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 选择(12分)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号角 角色 勾心斗角 群雄角逐 B 强制 强迫 博闻强识 强辞夺理 C 辅弼 辟邪 筚路蓝缕 刚愎自用 D 跻身 侪辈 济济一堂 同舟共济 2 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①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② ③爱因斯坦文集④第一卷⑤第395页⑥一个没有很好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工具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肯定地说,达•芬奇的绘画艺术是世界美术史上不容置喙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他的演讲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语言优美,闪烁其词,全场听众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 C 他们一家三口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尽享天伦之乐,真让邻居们艳羡不已。 D 你还小,这事你现在还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了,以后等你长大了也不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魏晋风骨”这个词对于我们很陌生,读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会有很大的收获。 B 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的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C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所缺乏的,一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不足,二是在复杂的形势下采取的策略不当。 D 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二、 默写(14分) 5 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车辖》) 6 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7 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 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_________________ ,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0 想佳人,妆楼颙望,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11 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2 江流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13 一川烟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铸《横塘路》) 三、 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13分)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浏览完整试题(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俗以男女质钱 质:抵押 B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 书:记下 C 免而归者且千人 且:尚且 D 虽重得罪,死不恨 重:再次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 ①且万无母子俱往理/②且焉置土石 C ①无辞以白其大人/②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 D ①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②淡妆浓抹总相宜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表示被动的一项是()(3分) A 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 B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C 是岂不足为政耶 D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17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看出柳宗元身上的哪些品质?请结合其所处环境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17分) 范滂字孟博,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①,……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②,滂奏刺史﹑二千石③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④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⑤哉!间以会日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⑦,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地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⑧。滂外甥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后牢修诬言钩党⑨,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⑩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范晔《后汉书•范滂传》) 【注】①光禄四行:光禄举敦厚、质朴、逊让、节俭为四种美德。②举谣言:收集歌谣,提出对官吏的批评。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③二千石:汉代郡国守相、太守均为二千石的官。④自非:假若不是。⑤简札:指呈给皇帝的奏折。⑥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⑦功曹:汉代相当郡守的总务长,掌管人事,参与一郡政务。⑧显荐异节,抽拔幽陋:公开荐举有高尚品德的人,剔除坏人。⑨钩党:互相勾引,结为朋党。⑩李、杜:这里指李膺、杜密。二人都是当时贤士。 1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少厉清节 厉:严厉 B 吏不能诘 诘:责难 C 即自诣狱 诣:往,到 D 引与俱亡 引:拉 19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间以会日迫促 以:连词,因为 B 其未审者 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C 死亦何恨 何:疑问代词,什么 D 再拜而辞 而:连词,表承接 20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范滂揭发依仗权势欺压人民的官吏、豪强,疾恶如仇、大义凛然,却引起他人的猜疑和不满。 B 范滂为人清廉正直,在遭到诬陷时,督邮吴导和县令郭揖都对他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朝廷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C 劾奏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在职严整疾恶;公开荐举有高尚品德的人,剔除坏人等都是范滂为“王道以清”采取的措施。 D “范滂别母”一段既表现出了范滂的孝道,又使我们感受到范母勉儿就义之慷慨、博大的胸襟。 2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3分) 译文: (2)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2分) 译文: (3)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3分) 译文: 四、 实用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2~24题。(12分)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展开余下试题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以免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的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吴道子画壁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而舞蹈也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根基。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式,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例如“趟马”这个动作,可以使人看出有一匹马在跑,同时又能叫人觉得是人骑在马上,是在什么情境下骑着的。如果一个演员在趟马时“心中无马”,光在那里卖弄武艺,卖弄技巧,那他的动作就是程式主义的了。——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 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诗经》里《斯干》那首诗里赞美周宣王的宫室时就是拿舞的姿式来形容建筑,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22 对笪重光的话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虚空本来很难被画出,然而实在的景物精妙清晰,虚空处的景物也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 B “神无可绘”,因此若是影响“神”的内容需要大胆“不绘”,否则会成为多余的累赘。 C “无画处皆成妙境”,只要虚实结合,画面中的空白留得越多,绘画的境界就会越神妙。 D 作者引用这段话意在说明中国传统艺术空间处理的普遍原则,即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23 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人曾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句话和笪重光谈论画的本质相同,都强调“虚实相生”。 B 中国绘画、音乐、书法、戏剧以及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形成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C 中国的舞台动作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风格,它并不是照搬现实生活,而借助提炼和去粗取精,形成艺术的真实来反映生活的真实。 D 《诗经•斯干》中用舞的姿式来赞美周宣王的宫室,说明中国古典建筑中那种飞舞生动的气韵,是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的具体体现。 24 如何理解“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身上”?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发挥想象:在没有台词、唱段的情况下,戏曲演员应该如何表现以下的情景呢?(请从以下两种情境中任选一种加以分析)(6分) (1)山远近,路横斜,人去也。 (2)众里寻他千百度。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5~28题。(22分)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克兰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其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做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进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的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宗教很重视苦难的价值,认为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基督教),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佛教)。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25 请分条概述弗兰克对苦难在人生中意义的认识。(6分) 26 “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展开余下试题27 结合平时的阅读,举两个例子说明“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8分) 2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存在的挫折”指人欲寻求生命的意义却不可能实现时所产生的受挫感。 B 作者认为,寻求生命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创造和体验。 C 把苦难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D 经历过苦难的人,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更加深刻的底蕴。 五、 作文(70分) 29. 世上的事物往往有很奇妙的对应,“长”与“短”的关系几乎无处不在,耐人寻味。无论是在时间、空间范畴,还是评说人物与世事,或是反省自我,人们都不可避免地会从不同角度“说长道短”,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也会由这个“长与短”想起各种故事…… 要求: ①以“长与短”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