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职高试题
阅读:194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职高试题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42]
职高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职高语文第四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填空(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廓清(guō) 豁然(huò) 渺茫(miǎo) 省悟(xǐng)
B、开卷有益(juàn) 曲解(qǔ) 开拓(tà) 挑剔(tì)
C、木直中绳(zhòng) 暴霜露(pù) 深慎(shèn) 荆棘(jí)
D、锲而不舍(qí) 参省乎己(xǐng) 呆滞(zhì) 玄虚(xuá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孑然一身(孤单) 荟集(草木繁盛)
固若金汤(金属) 漫无边际(到处都是)
B、广袤无垠(边界) 可歌可泣(哭泣,流泪)
巾帼(指代妇女) 不啻(但,仅)
C、遐思迩想(近) 恸哭(极度悲哀地哭)
戎装(军事) 虔诚(恭敬)
D、屏藩(比喻城、关)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
訇然(大声) 蕴含(包含)
3、下面几个片段,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阅后选出顺序正确的一组( )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
古往今来的大量史实证明:那所谓“固若金汤”的雄关,是从来就不存在的;而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就是信念。
当她披挂停当从箭楼里走出来时,我简直不认得她了。那个一身天蓝西装衫裙的时髦姑娘,一刹那间变成了一位威风凛凛的古代武士。
啊!雄关!这固若金汤的雄关!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A、议论 记叙 抒情 抒情 B、议论 议论 记叙 抒情
C、记叙 记叙 议论 抒情 C、抒情 议论 记叙 议论
4、下列对联所描写的作家依次是( )
(1)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3)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4) 择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司马迁 李白 杜甫 鲁迅 B、司马光 李白 杜甫 郁达夫
C、司马迁 白居易 杜牧 鲁迅 D、曹雪芹 杜甫 李白 茅盾
5、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 )
A、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浏览完整试题
B、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C、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D、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我的课上得不好,让各位行家前辈贻笑大方了。
C、我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态度是很值得提倡的。
D、这篇文章把那些观点批驳得淋漓尽致。
7、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这……是束缚青年的“紧箍咒”。
B、先前信“ 他”,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家作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荣耀……
D、而那削平的口实之一,就是“骄傲”。
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限。 B、振之以威怒。 C、輮使之然也。
D、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官之职役哉!
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刺客不行。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0、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君)居域中之大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简能而任之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振之以威怒
二、填空(根据原文或有关文学知识填空)(6分)
1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中国人现是当代著名女作家 的作品,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热 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存环境的呼唤。
12、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3、魏征字 , 朝初年人,以 著称。
三、阅读理解:(共39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4-17题。(13分)
①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②“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③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催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3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⑤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自欺力”是运用 手法新造的词。(2分)
15、请具体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的含义。
脂粉: (2分)
状元宰相: (2分)
16、文中第④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一部分人”指代:
(2分)
17、请指出这一部分作者主张的观点和所运用的论据。
论点: (2分)
论据:
(3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8-21题(11分)
①有一类人,象古井。
② 表面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波澜不起。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一眼。
③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 a ,深不可测;掏上来的,竟是那么 b ,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的让你魂儿出窍。
展开余下试题
④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⑤ 世人都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上看。肚里有一分的,说他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己有三分;余此类推。
⑥“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惹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⑦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 c 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为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知无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
⑧ 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的伫立,看你变化,看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诸于外。
⑨古井,可 d 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18、将文中a、b、c、d各处填上一词,
a b c d (4分)
19、从文中找出一个言简意赅的词语,作为②③两段含义的概括。
(2分)
20、“ ‘ 有麝自然香’ 已变成了惹人发噱的‘ 天方夜谭’ ”一句最确切的理解是(2分)
A、人们如同喜欢“ 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喜爱 “ 有麝自然香 ”这句至理名言。
B、“ 有麝自然香 ”的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C、有才美就有魅力的信奉,竟是平常上当受骗的根源。
D、 有麝自然香 ”的信念未必是平常鉴识才美的可靠标准。
21、这是一则趣谈人生的小品,对其思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多项选择)(3分)
A、借古井的深邃,井水的甜美,赞貌似平庸,然智慧藏而不露的真君子。
B、不显山,不露水,是君子的特征,作者旨在提醒世人莫要错过与其交往的机遇。
C、通过这篇小品,作者旨在宣扬“ 沉默是金”的做人方式。
D、“ 才美不外露”是做人最具魅力的秘诀,作者希望更多的人学到这一手。
E、“ 无麝放假香”的例子太多了,才美深隐不露愈显得无比珍贵。
F、现象与本质有时是不能统一的,对人才的鉴别尤需甚之。
(三)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22-25题。(15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2、这段文字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请根据内容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 、 。 (3分)
23、指出下列三个“之”的不同用法。(6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24、下列句中加点的数词表示实数的是( )(2分)
A、蟹六跪而二鏊 B、驽马十驾
C、不能十步 D、无以至千里
2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口语交际(共5分)
26、根据以下情境,设计对话:在开运动会时,你要参加投掷比赛,把自己的手表交给在跳高场地看比赛的好友小王保管。比赛完了找小王要手表时,小王掏了好久口袋,找不到手表了。请写两段话,一段对小王说,另一段交给运动会的播音员,请他帮你广播一下,目的都是希望找到手表。
对小王说: (2分)
给播音员的纸条上写:
(3分)
五、作文:(30分)
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姿多彩的美景……
请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侧面,以“美景”为话题,写
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1、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可自拟题目。
2、字迹工整,不少于700字。
第四册答案:
一、
1-5:BABAD 6-10:ACDBA
二、
11、毕淑敏
1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3、玄成,唐,直言敢谏
三、
(一)
14、仿词
15、比喻美化伪装;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16、暗指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于国联和一味求神拜佛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及其帮凶。
17、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有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他们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二)
18、深;清;掘;遇。
19、才美不外露
20、D 21、CD
(三)
22、积累、恒心、专一
23、(1)代词,代雕刻(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助词,的
24、A
25雕刻却中途放弃了,连霉烂的木头也刻不断,雕刻并且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把它镂空。
四、
26、略
五、作文略 (218.75.55.147)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下一篇:
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职高试题
相关:
关于“职高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