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9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第八次联考语文试卷
  全国大联考
2OO8届高三第八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2008年《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闷热(mēn)     蚌埠(bàng)    慰藉(jiè)    置之度外(dù)
    B.抓阄(jiū)     洁癖(pǐ)      跬步(kuǐ)    呶呶不休(nú)
    C.中肯(zhòng)   懵懂(měng)    采撷(xié)    切磋琢磨(zhuó)
    D.胭脂(yān)     脚癣(xuǎn)    处暑(chù)    滂沱大雨(pā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财政资金的投向要瞄准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不是先去锦上添花,而是要优先解决    由于某些政策失误,由政府部门自己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B.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江苏备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方案几经波折后终于尘埃    落定,新方案更加突出了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C.北京奥运村是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在硬件上和以往的奥运村平    分秋色。奥运村将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
    D.由于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中国观众对NBA的忠实程度已经超越其他一切体育比    赛。因为爱屋及乌,所以和NBA有关的体育用品和品牌都得到了球迷的高度认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今年的“两会”上,物价和民生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代表们关于这两个问
      题的提案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我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人数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据统计,截至2007年12
      月底,宽带上网网民总数达1.2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达20%。
    C.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日本人对此极为关注,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的门票,以    方便日本民众前往北京为奥运健儿加油。
    D.2007年汉语盘点活动日前结束,网民选出国内、国际最热字词分别为“涨”、“民
       生”、“油”,其中“涨”字成为国内热字,是因为物价全面上涨的结果。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根植于人们生活的土壤,反过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如一股清清流淌的甘泉,滋润人的生命。
    ①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通的
    ②似乎只是和作家、学者相连
    ③乍听起来往往给人一种遥远而陌生的感觉 
    ④文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浏览完整试题    ⑤但当真正接触起来才发现 
    ⑥而拒普通人于门外
    A.①⑥②⑤④③     B.②③⑤①      C①④③②⑥⑤     D.③②⑥⑤④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向美善寻找理由
    一段时期,文学以展示负面的事项为能事,而某些批评家却把这种负面写作命名为“挖掘人性的深度”。
    文学是人学,研究人,挖掘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进入20世纪以来,作家对人由外部研究转入内部研究,不断触及人性的深层次矛盾。人性是一个多元构成体,各种品质相互缠绕,既有向上之力,也有向下之力。但值得肯定的是,向上之力是人性当中最顽强的诉求,人在与向下之力交恶的同时,始终抱有一颗向善向美之心,人要完善发展自身,并在完善发展的途中,执意淘汰掉附着在身上的恶劣的人性部分,这是人的希望,也是文学的光亮。它唤醒了文学的精神使命——是帮助人性完成它不断蜕变更新的过程。文学不能漠视人的这一根本诉求,而一味地向人的现实人性俯就。作家要自觉地站在一个高处,从平衡作品的内环境的角度,打量作品中善与恶、美与丑的布局,看看整体建筑是否最终向善和美倾斜。  
    当今的现实主义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的洗礼,已经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的面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富于现代感,显示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的迹象。然而,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个优势,不应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对善和美的高度的艺术提炼。面对倾向于自然主义写作的纷乱琐碎的事项,作家如何整合它们,提取潜伏在具体事项下面的事理本质,这是考查一个作家心灵强度和质量的契机。
    现代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最大区别在于,现代主义是现象化的美学实践,表象的书写是它全部的重心及终点。现代主义不相信世界除了现象之外,还有什么本质的存在。而传统现实主义是理性化的美学实践。它相信,现象背后有一个理性的支点。这一理性的支点,植根于它对人心的认识,即人对真善美的终极渴望。出于这一信念,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总是谨慎地打量作品的内环境,担心失衡的布局,影响读者对人心的本质判断。传统现实主义作品有一个显要标志是,它一向承担起塑造美好人物形象的自觉。回顾19世纪、20世纪的文学,那些光彩耀眼的理想人物形象,差不多都是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提供的。
  向美善寻找理由,不应当只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专利,而是一切文学实践的专利。一部作品中,善和美在场与否,其作品的境界立判高下。善和美这一对终极理性的执行官,
执掌着肯定和否定的权杖。一部文学作品,如果通篇没有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人物的德行均在读者的境界之下,那么,在读者心中造成什么直接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必然是审美愉悦的反面——情绪上的阻塞感。由于没有善和美的在场提示,作家想不起动用肯定的权杖,收拾作品委靡不振的局面。从平衡作品内环境的意义上说,这样的创作是残缺的未完成品。
    向美善寻找理由,不是不能直面黑暗的题材。向美善寻找理由,作家必须率先完成自我境界的提升,只有作家个体的精神问题解决了,才能避免将更大的精神困惑转嫁给读者。  
                                       (《辽宁日报》2008年3月4日,有删节)
5.下列对“传统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富于现代感,把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进行融合。塑造理    想的人物形象。
    B.对善和美的高度的艺术提炼。面对纷乱琐碎的生活表象,注重整合,提取生活的事理的本质。   
    C.美学实践是理性化的,所以作家才认为人对真善美有着终极渴望,现象背后总有一个理性的支点。
    D.一向自觉地塑造美好的人物形象,古今中外文学中的真善美人物全都是由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提供的。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要有对真善美的弘扬和肯定,善和美是否存在作品中是判断作    品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志。 
    B.一些文学作品极力地展示生活的阴暗面和人性中的丑恶,而某些人也认为这是表现生活的本质,挖掘人性的深度。
    C.当今的现实主义受到上个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的影响,它不相信世界除了现象
    之外,还有什么本质的存在。
    D.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总是对作品的内环境谨慎地处理,担心善与恶、美与丑的布失衡,从而影响读者对人心的本质判断。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八传统现实主义作家在作爵中表现善和美这一对终极理性.,所以他才有了对人心的
    认识、对真善美追求的信念。
    B.既要表现人性的美善,也可以直面黑暗的题材。这不应当只是传统现实主义创作
    .  的追求,也应是一切文学实践的追求。    .
    c非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必然造成读者情绪上的阻骞和作品委靡不振的局
    面。这样的创作也是残缺的未完成品。
    D.要表豌人性的美善,作家要率先提升自我境界。只要作家个体的精神问题解决
    .了,读者就不会有更大的精神困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展开余下试题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  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申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  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  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
世之沦落不偶⑤,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⑤不偶:命运不好。。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偶泛洞庭,风涛大作              泛:泛舟
  B. 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        殆:危险   
  C.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鬻:卖
  D.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      曩:从前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八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但为了赡养母亲,他不得不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    面,以致他不忍再操旧艺,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载着他的母亲一同到了桃源,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文末作者交代了其“投身黄河之岸”的结局。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叙事状物,抒情色彩浓厚。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成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
  (2)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
  (3)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1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古人讲究炼字。一个平常的“空”字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在李白的《将进酒》
中,“             ,             ,”用一“空”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在杜甫的《蜀相》中,“             ,             ”用一“空”字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             ”用一“空”字写出了此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如世外桃源之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天上和人间的电
    陈世旭  
    那是一个阴天,参观完费城的造币厂,因为还有同行的人没有出来,我走下造币厂大门台阶,信步横穿过旁边的小马路,对面,有一个老旧的小教堂。小教堂被树林掩映着,周边围着黑色的铁栅。走到跟前才知道,教堂前的树林下面原来是一个墓地。所有的墓都方方正正地平躺着,略高于地面,盖着墓穴的整块石板便是墓碑。那条小马路与教堂正面的大马路呈丁字形,与这个丁字形的一个拐角平行的是墓地的拐角。我忽然发现,就在我的鼻子底下,顶着拐角的那方墓,上面的名字居然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这是我从小就已熟知的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以当时的家境,我随时有辍学的可能,家里的大人就时不时给我讲起这个名字。我于是知道了他的父亲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由于家里人丁太多,父亲的收入有限,他8岁入学,10岁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12岁开始当了1O年的印刷工。他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还不到30岁,通过刻苦自修,便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他领导的“共读社”后来发展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他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展开余下试题    最令儿时的我神往的是,富兰克林和儿子威廉一道在暴风雨中的那次放风筝。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完全像孩子一样惊喜地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
    他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天上和人间的电的一致,他并非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而是让世界从此有了避雷针的人。 
    长大后我又更多地听说了他的幻方理论,“富兰克林炉”,双焦距眼镜,蒸发致冷的理论,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的无数辉煌研究成果。同时他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特别重视教育,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他参加《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以70高龄远涉重洋,赢得欧洲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积极参加制定美国宪法,组织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美国独立,尽管深孚众望,但是他提名华盛顿将军当总统。他罄尽他所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用于建造美国的社会能力。他溘然逝去的时候,两万人参加了出殡,费城人民服丧一个月以示哀悼。走完了人生84度春秋,他静静地躺在路边这个教堂,院子不易被发现的拐角的墓穴中,墓碑上只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这样一个伟人,以这样平凡质朴的方式长眠,我当时的惊讶真是无以复加。但继而就释然。因为对美元的极度陌生,我刚刚在造币厂确认,印在100美元纸钞正面的头像,就是作为美国财富和智慧象征的他的头像。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他创造了美国人的个性,同时也是人    类进取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200多年的岁月无法磨灭其智慧的光辉,这位智者的思想一直被所有希望拥有美德并过上富足生活的人们所遵循和实践,以至于直到今天依然给我们带来独特的共鸣。
    走完了人生84个春秋,他静静地躺在路边这个教堂院子里不易被发现的拐角的墓穴中,墓碑上只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
14.这篇文章为什么以“天上和人间的电为题?试联系全文内容加以分析。(4分)
15.阅读全文,回答问题。(8分)
  (1)本杰明·富兰克林死后被埋葬在路边一个教堂院子不易被发现的拐角的墓穴中,  “我”为什么感到惊讶?(4分)
  (2)作者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精神最完美的代表”。根据文意,说说美国精神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分)
16.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读了本文,你认为本杰明·富兰克林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6分)
六、(15分)  
18.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
  又语言简明。(6分)
    4月30日,首都大学生代表与奥运会举重场馆建筑工地的建设者在当日揭幕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利用校内奥运会举重场馆施工场地周边的围挡板建成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奥运”主题墙上按下手印。
①                                                                        
②                                                                        
③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全国大联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