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136  
标签:浙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2008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2008年宁波市重点中学保送生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2分)
一阵汹涌的雪过后,接           (zhǒng)而来的是芦絮(      )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虽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        (fù)盖了一丛白            (t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她想起母亲生前常说:“我是不会给孩子们添任何麻烦的,人不能在死亡面前好强,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B.由于父母离异,我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朝气,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旷课去网吧,借虚拟世界来麻痹自己。
C.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想通过投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办法来求得别人的尊重,无疑是缘木求鱼,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块钱外,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
D.26日晚香港艺人莫文蔚在首都剧场举办演唱会,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冻雨,但基本爆满的上座率还是给足了莫文蔚面子。
4、古诗文填空(4分)
(1)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就有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话:             ,             。
(2)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的词句“                              ,                                 ”来概括。
5.用“我们”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增删个别字词),不能改变原意。(2分)
书籍将人类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局限揭示给我们,而且毫不保留地将人的痛苦、幸福、愉悦、悲伤、烦恼、绝望、矛盾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启示给我们。
我们                                                                                                              。 


浏览完整试题6、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于5月1日通车,位于南岸桥址东侧27平方公里的“桥头堡”,集现代物流、教育研发、商业服务、居住办公等四大功能为一体,将发挥“依托大桥、引领余慈、联动宁波、服务大上海“的作用。该区块既是慈溪把握大桥机遇,做大做强大桥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宁波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进而与国际接轨的门户,为长三角国际贸易及先进制造业提供支撑与服务平台。
为了欢迎海内外客商来此投资,请为“桥头堡”所在的慈溪经济开发区政府拟写一条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公益广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1分)
丑  石(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了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的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7.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哪几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请阐释文中天文学家说这块石头“以丑为美”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本文在写法上最主要有两个特点,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并分析说明其好处。(4分)
   (1)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_


展开余下试题10.本言语作者通过写自己家乡门前的一块丑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12分)
美 意 朦 胧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1.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2分)
(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_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18题。(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执策而临之。 


展开余下试题16.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于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             之情。 (2分)
18.文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一句强调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                 (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9—18题。(9分)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     春往冬反(         )   
20.“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2分)(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其意义为:                 。(3分)
四、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父亲和儿子雪地里走,他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跑到那棵树,但不是比谁先达到,而是看比谁在雪地上跑出来的线最直。”
儿子听了非常高兴。因为比速度,父亲一定赢,所以他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走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很吃惊。
原来,人要走成一条线,最有效的方法是不要看着自己的脚,要让眼睛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轻松地走出一条直线。
同学们,生命中也有同样的情形。有时候你必须小心地注视着自己的脚,但多数时候,你应该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接  踵 (zhǒng)         芦絮(xù)            覆  (fù)盖            白    毯   (tǎn)(2分)
2.( B)(3分)  3.( C)(
标签:浙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年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