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6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 陶长华
考试时间:2008-4-28
全卷共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全部写在后面专备的答题卷上。
一、基础(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pán) 朱拓(tuò) 匍匐(pú) 帽盔(kuī)
B.玷辱(diàn) 凫水(fú) 形骸(hái) 搭讪(shàn)
C.炮烙(luò) 谬种(miào)吮吸(shǔn) 悚然(sǒng)
D.执拗(niù) 歆享(xīn) 肖像(xiāo) 滑稽(j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 藕断丝联 铜墙铁壁 心慌意乱 B.悚然 战战兢兢 没精打采 神往倾心
C.出格 唉声叹气 走投无路 宽宏大量 D.祈祷 百无聊赖 轻车熟路 兴高采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准确的一组是
①(祖父)且笑着:“翠翠,你人_____,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
②别里科夫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_____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_____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④突然响起一排枪,整个荷花淀全______起来。
A.乖戾 隔阂 淡泊 震荡 B.乖巧 隔绝 淡然 震荡
C.乖巧 隔绝 淡泊 震撼 D.乖戾 隔阂 淡然 震撼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B.别里科夫是一个害怕变革,安居乐业,甚至甘心充当沙皇鹰犬的知识分子形象。
C.他们大抵爱赊买东西,明明口袋里有钱,偏要赊,已经是寅吃卯粮了,还要赊。
D.然而历代农民最虔诚而又最高的政治理想,总是希望出一个好皇帝,轻徭薄赋,政简刑清,呼风唤雨,永庆升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鼓上蚤这个名字对我们现在的中学生还比较陌生。
B.“契诃夫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这话未免有点夸张,但却说明了契诃夫在语言上的高度的艺术造诣。
C. 两人吃饭时,祖父对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
D. 只要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6.对下列文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
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B.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是《祝福》中“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的肖像描写,表明在长期的打击与折磨下,祥林嫂已陷入极度的悲哀,精神几乎麻木了。
C.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眼镜碎了没有。——这是别里科夫被柯瓦连科推下楼后的一段神态描写。揭示出别里科夫的狼狈相。
浏览完整试题
D.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震动”是女人内心震惊的外在表现,“吮”的行为是想稳定一下自己的心情。
7.鲁四老爷书房“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么另一联内容是什么,属于哪一联?
A.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下联 B.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上联
C.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上联 D.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下联
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请科学家们不要见笑,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
②我将把我的臣民一起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③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我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或奴才相,连同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们。
④生活在奴才们中间,做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
⑤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
⑥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
A.①③④⑥⑤② B.⑥③①④②⑤ C.③④①⑤②⑥ D.③①④⑤②⑥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比喻中的暗喻,“粉色”的荷花箭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暗示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B.“会如何的被人们像捧着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会如何的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捧来捧去呀”——反复修辞,强调奴才之多,奴性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极具讽刺性。
C.“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对偶修辞,在这副对联中,太平天国的英雄以理发师自喻,表达了睥睨人世的豪情。
D.“忽然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只要有一勺水我就活命了,救救我吧!’庄周顺着声音看去,原来呼救的是躺在车辙里的一条小鱼。”——拟人修辞,将涸辙之鲋人格化,意在揭露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10.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的主旨是通过一个充满凄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湘西人民淳朴善良的心灵。
B.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C.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善于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蒙故(旧的)业,因遗(前人遗留下来的)策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计算)长絜大③举(举起)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④刑人如恐不胜(剩余)⑤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的旁边)⑥未尝不临(面对,引申为阅读)文嗟悼⑦聊乘(乘着)化以归尽⑧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行为)休
A.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⑦⑧
12.下列各组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②距关,毋内诸侯 ③张良出,要项伯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⑤将有事于西畴⑥令将军与臣有郤⑦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⑧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A.①③⑤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组是
①席卷天下 ②沛公军霸上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足以极视听之娱⑥或棹孤舟 ⑦常以身翼蔽沛公 ⑧范增数目项王 ⑨归生、伍举,班荆道旧⑩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A.②④⑥⑧⑨ B.①③⑤⑥⑨ C.①②③⑦⑩ D.②⑤⑥⑧⑩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组是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却宾客以业诸侯 ⑥故务民于农桑 ⑦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⑤⑥⑦ D.①②⑤⑥
15.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组是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②乐夫天命复奚疑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④引以为流觞曲水 ⑤大王来何操⑥忌不自信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⑥⑦
二、阅读(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拿来主义》第3~7段,回答16~19题。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6.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展开余下试题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17.第3段的中心是
A.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实质。
B.讽刺尼采自诩太阳,反对“送去主义”。
C.反对“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D.主张“拿来主义”,反对不给子孙留点礼品。
18.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19.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理由是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2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2~26题。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昭襄蒙故业 蒙:承蒙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惜
C.秦人开关延敌 延:引进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困乏
2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约从离衡”中“离”字用法不相同的是
A.会盟而谋弱秦 B.却匈奴七百余里
C.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D.以愚黔首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有宁越……为之谋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5.下列句子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意思不同的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26.对下列各组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A.(诸侯)以致天下之士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 (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于是(诸侯)从散约败 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 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7~30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节选自《苏武牧羊》,略有改动)
展开余下试题
2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在汉时素与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
B.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
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D.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空以身膏草野
A.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29.下列根据句子间的语意关系添加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时汉连伐胡,(所以)数通使相窥观 ②恐前语发,(所以)以状语武 ③(因为)副有罪,(所以)当相坐 ④君因我降,(所以)与君为兄弟
A.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资助虞常等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三、翻译及默写(12分,每小题6分)
31.翻译《苏武牧羊(节选)》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3分)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3分)
32.默写出下列省略的部分。(6分。任选一题)
①向之所欣……岂不痛哉!②园日涉以成趣……抚孤松而盘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3~35题(12分,每小题4分)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段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5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于此。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牟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只是一抔黄土。
33.请根据第二段,写出作者认为周作人和鲁迅不能同日而语的两条重要理由。(4分)
答:① ②
3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为什么这么说?(4分)
答:
35.根据文意,请概括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4分)
答:
五、语言表达
上一篇:
兴化市板桥初中、实验中学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下一篇:
高一下第二单元阶段测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十堰”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