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试卷

阅读:107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竞赛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高一高二语文竞赛试题
  祁阳县高中语文竞赛试题(一二年级)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1卷(选择题  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白莽作《孩儿塔》序〔1〕   鲁迅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2〕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足有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3〕,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四月《文学丛报》月刊第一期,发表时题为《白莽遗诗序》。
  〔2〕白莽(1909—1931)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殷夫、徐白,浙江象山人,共产党员,诗人。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孩儿塔》是他的诗集。
  〔3〕徐培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署署长。一九三四年间因航空署焚毁,曾被捕入狱。
1、文章首段,鲁迅先生说“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依据文意,不属于先生惆怅的原因的一项是:
A、怀念白莽,音容还在,“却早已不知埋在哪里的地下了”。
B、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要将他们忘却。
C、“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D、时局动荡,中国仍然处在白色恐怖中。
2、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对白莽的诗作了激情昂扬的高度评价。下面对有关比喻的含义的分析不妥当的一项是:
A、“东方的微光”:给千万民众带来了冲破黑暗的黎明前的光亮。
B、“冬末的萌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如同严冬一样,白莽的诗歌向人们报道了春的消息,蕴涵着勃勃生机。
C、“进军的第一步”:白莽的战斗诗篇是向反动派发动的重要进攻,它本身也是战斗,标志着革命正进入高潮。  


浏览完整试题D、“憎的丰碑”:白莽的诗记录了敌人的罪恶,记录了人民对反动派的憎恨,好象铭刻的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8题
《人间词话》(节选)王国维
①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晏欧,指晏殊,欧阳修〕。诸公所不许也。
②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④“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⑤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⑥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⑦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⑧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3.下面诗句与作者连接不一致的一项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B、“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李清照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4.对第一则内容的分析、诗句的解说及比喻意义的阐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面要走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第一阶段。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中秋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辉煌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D、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他强调的是一种献身精神,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话中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5、依据第②则有关内容,判断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一项是: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6、对下面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句:贬滴之后,逢春寒,感孤独,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凄厉之景上。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有我之境)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移在碧玉,丝绦这美好的意象之中。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我之境)故国沦亡,“花溅泪”“鸟惊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迁移的结果。 
7、对下面诗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拟人的手法,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B、“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用通感的手法,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春色阑珊的惋惜。 
C、“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接连六句都用了叠字,让人觉得“复而不厌”,读起来音节琅琅,看起来形象优美。
D、“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一个“独”字,写出老将军虽然英武,却难以支撑危局的无可奈何。
8、下面对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③④则中,王国维认为要使诗词出境界必须做到: 写真景、真情;需要情景交融; 除了这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B、在第 ⑤则中王国维认为诗词的境界有大小优劣之分。
C、第⑥则是说思想、修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光从形式上去仿照,达不到美的境界,还可能带来丑的效果。 
D、第⑦⑧则中王国维认为,诗人对自然人生要做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统一。 重视外物与轻视外物的统一。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节选) 韩 愈 


展开余下试题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9.对下面加点的两组虚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    ② 我则行之
③穷居而野处                ④足将进而趑趄
A.①与②的“则”相同,③与④的“而”不同。 
B.①与②的“则”不相同,③与④的“而”相同。 
C.①与②的“则”相同,③与④的“而”也相同。 
D.①与②的“则”不相同,③与④的“而”也不同。 
10.文中下列四句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是指在朝庭做官,掌管人事大权,直接辅助皇帝的人。 
B.“才峻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意为团结人才,效法古人,德行高尚,能接受批评意见而不烦恼。 
C.“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当面受到称赞,还不如背后无人毁谤。 
D.“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想进去而又迟疑不前,想要说话而又不敢讲。 
11.对文中的“大丈夫”“我”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丈夫”是指那种“奔走于形势之途”为求一官半职而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人。 
B.“大丈夫”是指那种“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且美女如云的达官贵人。 
C.“我”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 
D.“我”是“处污秽而不羞”“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 
12.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写的是达官贵人,他们深得皇帝宠幸,在朝可发号施令,出外则前呼后拥,居家有美女投怀。 
B. 第二段写的是山林隐士,他们没有生活规律,自由自在,不闻世事。 
C. 第三段写的是为求发达而攀附权贵,不知廉耻的势利小人。 
D. 李愿通过对三种人的比较,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退而归隐的心情。
第2卷(共64分)
四、(3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3题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13.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⑴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⑵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有人说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的“来------去”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2)这首曲子勾画了一幅山中行乐图,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15、默写:(10分)
(1)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越陌度阡,             。             ,心念旧恩。
(3)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             。
(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                 ,可以无悔矣……
16、简答题:(任选1题,100字左右,8分。)
(1)简述《三国演义》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故事。
(2)简述《聊斋志异》中“劳山道士”的故事。
(3)简述堂吉诃德滑稽冒险“把风车当成巨人”的故事。
(4)伽西莫多为什么会在刑场冒死解救爱斯美拉达?他是如何成功解救爱斯美拉达的?
五、(12分)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新疆的歌   王蒙
在遥远的伊犁,几乎每一个本地人都会唱《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几乎每一次喝酒的时候都要唱这一首歌。
喝酒和唱歌这二者,从声带医学的观点来看是互相排斥的;从情绪抒发的角度来看却是一致的。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1965年冬天,在大湟渠渠首——叫做龙口工程“会战”的“战场”。我与农民们一起住在地窝子里。那里临时开设了几个食堂。寒冬腊月,食堂的厚重无比的棉帘子外面挂满了冰雪,也许不是雪而是霜。掀开这沉重得惊人的门帘,简陋的食堂里热气弥漫、灯光昏暗、烟气弥漫、肉香弥漫。更重要的是歌声弥漫,歌声激荡得令人吃惊,歌声令人心热如焚,冬天的迹象被歌声扫荡光了。
在关内的时候,我们也听过一些新疆歌曲。但是伊犁民歌自有不同之处,它似乎更散漫,更缠绕。更辽阔,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抒不完的感情连结如环,让你一听就陷落在那里,痴醉在那里。
从此我爱上了伊犁民歌。在伊宁市家中,常常能有机会深夜听到《黑黑的眼睛》的歌声。是醉汉吗?是夜归的旅人?是星夜赶路的马车夫?他们都唱得那么深情。在寂寥而寒冷的深夜,他们用歌声传达着那个永远的长着“黑黑的眼睛”的美丽的姑娘的爱情,传达着他们的浪漫的梦。生活是沉重的,有时候是荒芜的,然而他们的歌是热烈的,是益发动情的。
后来我有几次与农民弟兄们一起喝酒唱歌的经验。我们当中有一位歌手,他是大队民兵连长,他叫哈里•艾迈德,他一唱,我们就跟,随着每一句的尾音,吐出了无限块垒,儍儍地跟着唱,跟着哼,却总觉得跟不上那火热的深沉与寥阔的寂寞。


展开余下试题也有时候我不跟着唱,只是听着、看着哈里和别的人们的那种披心沥胆地唱歌的样子,就觉得更加感动。
1973年我离开了伊犁,1979年我离开了新疆。
1981年中秋节前后我重访伊犁,诗人铁依甫江与我同行。为了将《蝴蝶》改编成电影的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导演不远万里跑到伊犁去找我,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出席伊宁市红星公社就是西公园附近的一次露天聚会。饮酒之际,请来了民间的盲艺人司马义尔,他弹着都塔尔,唱起了歌,当然,首先唱的仍然是《黑黑的眼睛》。
他的声音非常温柔。他的歌声不是那么强烈,却更富有一种渗透的、穿透的力量,那是一首万分依恋的歌。那是一种永远思念、却又永远得不到回答的爱情,那是一种遥远的、阻隔万千的呼唤,既凄然、又温暖。能够这样刻骨铭心地爱,刻骨铭心地思恋的人有福了,能唱这样的歌,也就不白活一世了!看不见光明的歌手啊,也许你的歌声里充满了对光亮的向往和想象?在伊犁辽阔的草原上踽踽独行的骑手啊,也许你唱这首歌的时候期待着人群的温暖?歌声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有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了屏障,立下了闸门,立下了堤坝。
一声“黑眼睛”,双泪落君前!他一唱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伟大的维吾尔诗人纳瓦依说过:“忧郁是歌曲的灵魂。”这又牵扯到一个民族的性格上来了。你为什么那么忧郁?由于干旱的戈壁沙漠吗?你的绿洲滋润着心田。由于道路遥远音信难传吗?你的好马和你的耐性使你们的交往并不困难。由于得不到心上人的呼应、得不到知音?你的歌、你的舞、你的饮酒又是那样地酣畅淋漓!而你的幽默更是超凡入胜!
快乐的阿凡提的乡亲们,却又有唱不完的“黑眼睛”的苦恋。
我没有解开这个谜。虽然我自我标榜我对新疆、对维吾尔人民的生活、语言、文字颇有了解。我至今学不会这个歌。虽然我喜欢唱歌、粗通乐谱、会唱许多歌、自信学歌的能力不差。那么熟悉,那么想学,却仍然不会唱。也怪了。
就让我唱不好、唱不出这首“黑黑的眼睛”吧。唱不好,但是我知道她,我爱她,我向往她。小小的一声我就能从万千音响中辨识出她。她就是我的伊犁,她就是我的谜一样的忧郁。至少是因为告别了伊犁,至少是因为它是唯一的我又喜爱又熟悉又至今唱不成调的歌儿。
17、第3段写寒冬腊月冰雪、冰霜的环境,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18、把“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有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了屏障,立下了闸门,立下了堤坝”改写成两个明喻。(4分)
19、如何理解“她就是我的伊犁,她就是我的谜一样的忧郁”?(6分)
六、(20分)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化无形为具象——简析《新疆的歌》的歌声描写
(2)感情真挚浓郁——简析《新疆的歌》的情感抒发
(3)赏析《新疆的歌》的表现手法
竞赛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D  6C  7C  8B  9.D  10.B  11.B  12.D
13、翻译。(6分,每句3分)(1)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虽然说未曾(读书)学习,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4、(8分,每小题3分)①“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②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15、(10分,每空1分)(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2)枉用相存。契阔谈讌。(3)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5)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16、(8分,表达顺畅记4分,主要情节叙述清楚记4分)(1)刘备依附刘表之后,得到了一匹叫“的卢”马。但有人说这马会对主人不利。刘表的妻子猜疑刘备,与蔡瑁密谋要杀害刘备。伊籍探知蔡瑁要杀刘备,深夜告知了刘备。刘备乘夜逃回。蔡瑁又设计让刘表请刘备聚会。要在酒席间杀害刘备。又被伊籍得知,告诉了刘备。刘备找了个机会骑上“的卢”马逃命。蔡瑁带人追赶。刘备逃跑途中,遇上一条大溪,纵马下溪,马前蹄突陷,危急时刻,“的卢”马突然跃升,飞上岸去,救了刘备性命。
(2)《聊》王生上劳山向道士学仙。道士让他每天跟随众人去打柴。有一天傍晚,天色很暗了。看见师傅与人饮酒,又见师傅拿一张纸剪成圆月的样子,贴在墙上,顿时
如同有明月照亮一般。一壶酒七八个人也不见少。后来门人点烛送来,墙壁的月亮又成了纸。过了一段时间,王生要求下山,并要求师傅传给穿墙入室的仙法。师傅教给了他,但嘱咐他不能有坏念头,否则便不灵。回家后,他向妻子夸耀有仙法,试穿墙时,碰在了墙壁上。
(3)堂吉诃德与桑丘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邻居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桑丘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桑丘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
(4)伽西莫多被判强抢民女罪到广场上当众受鞭笞,跪在烈日下口渴难熬,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嘴边,心中充满感之情的伽西莫多饱含热泪。爱斯梅拉达被押到广场执行绞刑时,伽西莫多抓住绳子从钟楼上跳下来,迅速地跑到囚车那儿,用凶猛的力气打倒了三个刽子手。然后敏捷地夹起爱斯梅拉达,连跑带跳地跨进圣母院的门槛,并把爱斯梅哈尔达高举在头顶上,高喊:“圣地! 圣地!”卫队、狱卒和围观的人群都不敢行动。加西莫多搭救了爱斯梅拉达并将她安排在钟楼塔顶。
17、(2分)反衬唱歌场面的热烈。
18、(4分,每句2分。如分开写,像洪水遇到屏障;像洪水遇到闸门;只记一句的分。)
(1)歌声像泛滥的洪水。
(2)歌声的压抑、千曲百回就像泛滥的洪水遭遇到屏障、闸门、堤坝。
19、(6分)我热爱伊犁,而“黑黑的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竞赛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高二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