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65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5]
2008年中考语文仿真测试卷(五)
2008年中考语文仿真测试卷(五)
说明:本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他的原话是:子曰:“ , 。”
(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沙漠雄奇壮美景色的两句诗是: “ , 。”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之情的句子:“ , 。”(写出连续的两句)
2.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其中加横线的四句话有语病或者说话不是很得体,请你加以改正。(4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5岁生日晚会。①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②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胖墩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④我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_ ____;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 _____;我曾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 _____;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
①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
②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
③为了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展翅高飞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4.用一句话提炼出下面这则新闻所透露出来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2分)
中新社香港2007年10月12日电 (记者 梁今)参加二零零七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的中国香港代表队,十二日带着历来最辉煌的成绩凯旋返港,近一百七十人的代表团下午约四时步出香港国际机场时,受到在场市民的热烈祝贺。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也发表声明说,他和全港市民一样深受鼓舞。曾荫权在声明中说,参与这次比赛的一百零六名香港运动员,在竞技场内外都付出了莫大的努力,他对于他们坚毅不挠的精神,感到无比的自豪。
5.漫画大多都具有讽刺性,请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的图形和有关文字信息,然后回答问题。(4分)
(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漫画内容。(2分)
(2)请用成语概括漫画寓意。(不少于两个)(2分)
浏览完整试题
6.为了提高学生们得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准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8分)
(1)请你为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你就“环保知识”展开问卷调查,从不同角度设计两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你的调查目的。(4分)
问题1: ?
目的: 。
问题2: ?
目的: 。
(3)调查过程中,你看见有同学随手捡起了别人扔在地上的烂香蕉皮,旁边有位同学说:“真傻,那东西都发臭味了,何况又不是他丢的。”听了之后,你会说:“ 。”(2分)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3分)
丫 口
周家鸿
两座山对折的地方,就是丫口。
村里人荷锄而出,冲着丫口响起渐渐远行的脚步,那其中,必定有苍老的牛,送行的狗。翻过丫口,这一切却又在金色晨光中迷蒙。丫口是繁复世界,精彩、诱人,却遥远。
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一锄锄翻开潮湿泥土,播上种子,绿油油的禾苗便成了庄稼的漫第而艰巨的守候。再没有什么事有这样林的诱惑力,成年累月地让庄稼人苦盼。就算外面喧响而闹腾,什么危机、占事,对于村子,只能是摆搁在茶余饭后的闲聊,天气,才是农民们辛酸或甜蜜的陪伴者。劳累了,他们就着同岩找一处避阳的处所——那曾是花蛇或野兔栖歇之所,他安静地燃完一支旱烟,美美地睡上半个时辰,鼾声也许振落岩土,又惊飞草中虫子。有的虫就爬上农民的足或手,但他不理会,悠然处于一种恬静的快乐中。只要仓里有粮,银行里有没有存钱,都不必心慌,清淡的粮食能把农民们喂得强壮,这种没有贪欲的境界,也许正是农民高尚的缘由。
虫子一般不会咬这些粗糙的皮肤,就算咬了,他随处折几芽蒿枝尖,揉上痛处,仍旧干活。咬破农民的脚,有何意义?他不会像城里的贵妇,惊呼四起,并作诗赋文,或者上电视里去留下记忆。
黄昏后,村人们踏着虫鸣集向丫口,又分散向各自的蜗居。这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热烈。而这种境界,白天却显得那样静谧,就算有人踏破小村古道,惹来狂吠声音,爱惜们并不知晓。
丫口有一株巨榕,枝繁叶茂,晚饭毕,一村人就集在这里侃天谈地,声音分好几片。小孩子喜欢伏在故事多的老人的膝头,听一阵稀奇古怪的魔鬼精怪,然后在恐惧中,伏于母亲敝开的怀里睡去。最俗的是壮年那一堆,总爱讲着一媳妇女人,然后吼着“猫的房梁,狗的坝子边”,然后散去。
丫口外的空气,也许不如村里净洁,可是上学的少年都渴望村子有雨,父母们回来得早,也不会领到丫口去,而是在家里陪自己写完作业,再商量怎样筹备下学期的纸和笔。为了这份欣喜,孩子们宁愿踏着泥泞,披一块发黄的塑料布,去丫口外的学校。
可是村庄依旧没能避开丫口外的干扰。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庄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随后买回电视的人家,开始在屋顶绑长长的竹竿,电视天线指向丫口。
很多年来丫口把丫内的小村锢锁得超常地质朴,村里人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当乡上来人,强迫性地叫村子压低丫口,修筑公路时,丫口人有一大半想不明白。然后,当鸣叫的汽车带回财富、信息和电视“锅盖”,又运走了村里的土特产和上大学的青年,村里人想:这才是丫口村真正的生活哩。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一百篇》)
7.“对于村庄,最亲近的只有庄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庄稼人对庄稼的这种“亲近”?这种“亲近”行为表出了庄稼人怎样的特点?(4分)
8.文中写了晚饭后丫口一村人聚集在巨榕下侃天谈地的情景。其中小孩子与壮年人的特写镜头的描写说明了什么?(2分)
9.“当鸡蛋由八分涨到五角,村里的闲聊已经很不重要。”这种“丫口外的干扰”为什么能使丫口的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4分)
10.本文以“丫口”为题象征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中由贫困逐渐走向富裕的社会现实。请简要说明作者是怎样来揭示这个象征意义的。(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
“诗仙”李白咋成了古惑仔?
四川 大丫山
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这样的古惑仔形象能和“诗仙”李白画上等号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认为,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并且他专门著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据《重庆晨报》7月29日报道)。
“诗仙”李白是古惑仔?作为一名多年酷爱李白诗作之人,不得不“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历史上的李白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伟大诗人还是古惑仔,想必人们通过李白之诗作早已心知肚明。并且,在中国数千年文坛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个“古惑仔”能像李白这样“斗酒诗百篇”,更没有哪个“古惑仔”能像李白这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并“文章千古事”。
在笔者看来,把“诗仙”李白篡改成古惑仔,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离谱,而是对“诗仙”李白身份、名誉的一种糟蹋、毁谤。有关著名诗人包括李白的身世、经历、喜好、才能等等,不是不可以拿来作为小说题材,也不是不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加工、润色,但这必须尊重历史客观事实,必须尊重诗人在那时那代的社会特定角色,而把我国“诗仙”李白写成是古惑仔,这种做法实在不厚道,更是一种良知的泯灭。
我们知道,目前李白的无数诗篇都家喻户晓,许多诗歌还选入了中小学课本中,供学生学习、品位。当这些孩子学习李白诗作之后,竟发现历史上的李白是个古惑仔,我不知道这些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孩子对此将作何感想?他们是该唾骂“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的古惑仔呢,还是该敬佩伟大的诗人李白?
展开余下试题
善于审时度势的创作者们,请不要被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将那种无端揣测、瞎想甚至捕风捉影的东西,以一种恶搞的形式堂而皇之地包装成“精品”,呈现在年幼的孩子面前。
任何一个有着良知的创作者,要出名,都是通过自己的优秀作品,而不是通过“恶搞”名人哗众取宠,更不是拿历史名人不着边际地胡乱炒作,故作惊人之语。
(选自《南国早报 》 2007年07月30日)
1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3分)
①阐述 ②篡改 ③毁谤 ④唾骂 ⑤赤裸裸 ⑥揣测
12.解释下列词语以及加点的字。(5分。每个词语1分,每个字0.5分)
①家喻户晓 ②审时度势 ③捕风捉影 ④堂而皇之
13.作者反对“李白是古惑仔”这一错误观点的依据是什么?(2分)
14.为什么说“把‘诗仙’李白篡改成古惑仔,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离谱,而是对“诗仙”李白身份、名誉的一种糟蹋、毁谤”? (2分)
15.概括文章第四段的中心内容。(2分)
16.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7.有人说在娱乐化盛行的今天, 檀作文撰写《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一种戏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大动肝火。你认为呢?(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8分)
暖冬带来怎样的危机
曹红涛
①今年的全球变暖让黑龙江出现56年来最暖冬季。上升的气温让哈尔滨市的街头冰景变得面目全非,有关部门不得不提前拆除融化的冰景。这些冰雕至少比往年早谢幕20天!
②暖冬,不只在东北。2月5日,北京最高气温达到16摄氏度,创下自1840年有温度记录史以来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南京及广州近日气温也先后创出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③暖冬,全球告急。美国新泽西州暖冬的天气,让街道上厚重的冬衣几乎绝迹。欧洲阿尔卑斯山一带的不少滑雪胜地,由于降雪少得可怜而被迫关闭。就连爱沙尼亚的熊和英国的刺猬都不肯冬眠……
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日前最新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而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在亚洲每年将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面临粮食不足窘境;如果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⑤伴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耗能企业对全球变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节能降耗不仅是企业的事,每位社会成员都负有一份责任。
⑥温水煮青蛙,青蛙在劫难逃。“可恼的是,机警的青蛙或可跳出热锅保全性命,而对全球气候变暖先知先觉、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并不能“独善其身”,他们正无可奈何地被拖入“温室效应”的“热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理念、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更具深远意义。
⑦其实,我们并非无可作为。据研究,房间供暖和制冷“吃”掉了世界上能源总量的36%。也就是说,人们为调节室温以求得舒适之感,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从建筑节能角度来看,建设部的数据表明,尽管全国迄今为止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6亿平方米,但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很多购房者对这种成本更高的房屋“想说爱你不容易”。
⑧再说家电。家用电器消耗了家庭所需能源的一大半,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第五。国际能源机构研究表明,环保家电能减少全球家庭耗能的43%,但是,这些价格偏高的环保家电常常是“叫好不叫座”。再退一步说,就是随手关掉带电状态的电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
⑨在社会生活中,其实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面临着与耗能企业同样的抉择。是加大投入提高自身成本,还是坐视不理提高社会成本?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道德问题。个人短视的结果,是社会遭殃,最终每个人都难逃自然的惩罚。
⑩什么时候,当节约成为习惯、环保成为时尚,当每一个电灯开关都像安在自家卧室、每一个自来水龙头都像安在自家厨房,当冬天还有雪、冰雕也不再早早消融……那时,我们共同栖息的地球家园才有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2007年02月14日)
18.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9.文章在开头列举“哈尔滨市的街头冰景遭遇暖冬”的事例后后,又列举了北京、南京及广州甚至美国新泽西州遭遇暖冬等事例,列举这些事例的作用何在?(2分)
20.“这些冰雕至少比往年早谢幕20天”、“创下自1840年有温度记录史以来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这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第④段中列举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22.第⑥段中所说的“温水煮青蛙,青蛙在劫难逃”,比喻什么现象?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3.第⑥段中所说的“有环保意识的人们”并不能“独善其身”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探究题。(4分)
材料一: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而气候变暖又是由于大气中聚集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按照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指标PPM计算,1万年以来,其指数始终保持在约270左右,40万年来其指数徘徊在200—280之间,可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个指数猛增,达到了现在的360,而且这个指数还会增加。木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我们越早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所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小。
材料二:一百年内,地球表面气温将急剧增加!发出这个警告的正是91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他说:全球变暖就是我们有着二氧化碳和别的温室气体总在放,使得地球成了个塑料大棚,温度当然增高。如果我们像现在这样下去,一点不节制自己的活动,估计到本世纪末,平均温度可能增加六七度。叶笃正,这位老人,在人们沉浸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喜悦时,却怀着一份深深忧虑,以自己急切的呼吁唤醒人们的环保良知,并带领年轻人不懈的进行环保课题研究。他也因此获得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
(1)《暖冬带来怎样的危机》中指出,“家用电器消耗了家庭所需能源的一大半,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第五。”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系吗?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作些分析。(2分)
(2)选文中提到“节能降耗不仅是企业的事,每位社会成员都负有一份责任”。就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请写给叶笃正爷爷。(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展开余下试题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②亦为之而已矣……徐行后长者谓之弟③,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 (甲、乙两文均取自《孟子•告子下》)
【注释】①曹交:人名,生平不详。②奚有于是:相当于“这有什么难的呢”。③弟:通“悌”,敬重比自己年长的同辈。
2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 )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扶苏以数谏故 B.征于色 秦王色挠
C.食粟而已 一箪食,一瓢饮 D.诵尧之言 肉食者谋之
2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
27.(甲)文中孟子的观点是“ , ”,(乙)文中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于“ ”。两文中都用了排比句,表现出孟子论辩 的特点。(前两空请摘用文中语句填写。第三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8.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会扣分;不得抄袭。
(二)
面对多彩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促,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会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草色遥看近却无
(2)千里共婵娟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漏字,加字,有错字、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2. (1) 看见桌上放着的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之物。(2) 我不禁回忆起了往事。(3) 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同学(伙伴)啊。(4) 我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3.B
4.香港特奥代表团凯旋归来,行政长官发表声明祝贺。
5. 示例:(1)在大会的主席台上,领导对着话筒向下面的群众激昂地高声讲到“公鸡能下蛋!”这时,坐在主席台第二排的其他领导马上站起,一起大声附和“我们亲眼见!”
(2)示例:阿谀逢迎、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惟命是从、指鹿为马。
6.(1)示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示例:问题1:在你的身边存在着哪些环境污染的状况?目的:调查同学们对身边环境污染的了解状况 。
问题2:你都知道有哪些方式的污染?目的:调查同学们的环境污染知识掌握情况
(3)示例:要是大家都像你这样聪明,我们大家都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
7.①播种后艰巨的守候,成年累月的苦盼、辛酸甜密的陪伴等描写表现了庄稼人对庄稼的亲近。②恬静、质朴、没有贪欲。
8.丫口一村人精神生活的单调、贫乏。
9.市场经济给丫口的人们带来了实惠,改革开放使丫口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0.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丫口过去物质生活的贫困和精神生活的贫乏与改革开放中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和精神世界的变化的对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深刻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二)
11.①Chǎn ②cuàn ③bang
上一篇:
2008年中考语文仿真测试卷(四)
下一篇:
2008年中考语文仿真测试卷(六)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8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