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9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2008年5月济南二模语文试题
  2008年5月济南二模语文试题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毗(bǐ)邻     裨(pí)将      博闻强识(zhì)    乳臭(xiù)未干
B.龟(jūn)裂    吞噬(niè)     相形见绌(chù)    怙恶不悛(quān)
C.恪(kè)守     关卡(qiǎ)     长吁(xū)短叹     虚与委蛇(yí)
D.角(jué)色    着(zháo)落    一曝(pù)十寒     对簿(bù)公堂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度假   副刊   曲意逢迎   换然冰释     B.沧桑   脉搏   各行其是   委曲求全
C.喝彩   家燕   人才辈出   拾人牙惠     D.荫庇   频律   秣马厉兵   共商国是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只要用一个音符就可以让现场上万的歌迷尖叫狂吼、血脉贲张,她可以只用一个手势就让现场变得寂静无声、时间          。
②虽久疏国际赛场,但我国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在2008年5月10日的国际田径大阪大奖赛上拼劲           ,以13秒19的成绩赢得冠军。
③只有6种股票出现降价,6种股价持平,余下的股票都出现猛增,几乎所有股票的价格都以平均3.4%的增长率          上涨。
A.停滞   十足   一齐        B.停止   十足   一起
C.停滞   实足   一齐        D.停止   实足   一起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旅进旅退,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B.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C.辽宁队不甘心被横扫,昨晚该队孤注一掷,绝地反击,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回击了对手。“赛前辽宁队并不被人看好,不过我们兑现了赛前的诺言。”赛后主教练如是说。
D.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风生的人。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日报》今年5月9日讯:几十年前旧邻有难,她慷慨万元相赠,71岁的退休护士王兴国女士的行动告诉你什么是人间真情。
B.今年全面开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对京沪铁路运力长期严重紧张局面、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改进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既是中日两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盼。
D.根据5月8日公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但是,可以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岗位工作。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7.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和雅”、“清淡”的原因,作者主要引用有关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①,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展开余下试题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方技》)
【注】① 壮,针灸术语。艾灸时,灼一次为一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差:病愈
B.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许:一会儿
C.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      难:质疑
D.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华佗医术造诣高深的一组是(    )
①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②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③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④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⑥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即可,他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华佗在实施腹部外科手术时使用“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这样就开刀取出病人腹内的结积物。他在针灸的用穴、进针、灸壮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兒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病痛的症状相同。华佗却认为兒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两人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
D.华佗所处的社会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但是华佗却能够以医术养活自己并以服务人民群众而自豪,最终因不愿意成为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医官,被曹操杀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4分)
(2)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3分)
(3)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两小题。(8分)
水槛①遣心二首(其一)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②。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 水槛:指成都草堂水停之槛。② 赊:远。
(1)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颂该诗第三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赏析这两句诗。(6分)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题竹石》)
五、(12分)
16.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4分)
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外交官饶有兴趣地参与了由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提议的,旨在增加对中非关系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提升对非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推动非洲知识的普及的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竞赛活动。
17.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 先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观点;② 然后至少写出两条理由;③ 不超过50字。(4分)
有报道说,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近日对媒体表示,我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要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方言类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对此,你怎么看?                              。
18.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4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
山峰,(1)                     。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
(2)          ,                      。
所以,哲人说(3)                    ,确实如此。


展开余下试题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雅   舍     梁实秋
①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②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③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蓖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④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濛濛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⑤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具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⑥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选自《雅舍小品》,台湾正中书局一九四九年初版。有删节)
19.作者将自己所住的房子命名为“雅舍”,请问“雅舍”的“雅”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文章题目为“雅舍”,为什么文中却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许多诸如“粪坑”、“鼠子”、“蚊子”之类的“不雅”之物?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4分)
21.文章末尾“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一句如何理解?(4分)
22.本文的语言特色十分鲜明,请从文章第②③两段中各举一个例句,赏析本文语言有哪些特色,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①胡适在文化史上,是个有趣的现象。
②他出名很早,二十几岁,便成为教授,且领导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但他一生的经历,起点似乎就成了终点。三十岁以后,学术上已未见飞跃性的变化,好像一直重复着二十几岁的思路,出山早而衰落亦早。与胡适不同,他同代的一些学人,大多都是大器晚成的。鲁迅进入学术研究与创作高潮,是在中年以后,王国维、陈寅恪,晚年亦有不凡之举。胡适一生,文章最妙者,在三十岁前,此后无论文体上,还是思想上,均在原地踏步。什么缘故呢?
③我想,过于“信”,而缺少“疑”,是个原因吧。
④其实胡适也是主张“怀疑”精神的。但也只是学理上的,对人的本体,对科学本身,便温情脉脉,不能义无反顾地反诘其价值,思想便停在学者的雅意中。没有自我的放逐,没有非理性的体验,将自我委身于实验主义的大厦里。风也躲得,雨也避得,内心便少了自我超越的冲动。没有冲动,创造欲便被平淡化,秩序化。新与奇,便与之擦肩而过。研究他的思想,是不该忽略此点的。
⑤在胡适那里,未来的路,好似已面目清晰了,不过唤起人们,一同走就是了。而鲁迅那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人既没有现成的路,也没有归宿,除了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胡适的书不会救人于死海,当一个人丧失勇气时,胡适也不会将人引向光明。读胡适的书,你的心会很平静,感觉像在老朋友的引领下,在高楼上一步步攀登,崇高也有,平淡也有,似乎世界被裹在一个笼子里。而鲁迅的文章,却打开了精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年5月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