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32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2]
宿迁市泗洪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大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宿迁市泗洪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大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1. 答题前,靠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2.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交回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陌上花开缓缓归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信步城外,看阡陌之上杨柳依依,野花绚烂,身心不由得清爽而浪漫。“三月风情陌上花”,古远的诗句似乎随风从天边飘来,从历史的深处飘来,拂过阡陌,袭上心头。诗是属于清乾嘉诗人赵翼的,可昂首远望,眼前的陌上风情却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由眼帘入心扉。
漫步陌上,心情是诗意的那种,优雅而散淡,不惹匆促,只因陌上花开;花是自然的那种,朴素而恬淡,不落尘俗。“三月风情陌上花”,是花在其中生命得以璀璨,人在其中心情得以畅然的一种意境。三月陌上花,让人爱让人痴,恍惚人的骨子里头都沉淀了花的影子,花的风韵。
陌上花开,如果没有了从俗累的生活中走出来,悄然伫立阡陌并为陌上风情所陶的人,那么花开也寂寞,风情也苍白。于是,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知被多少人吟诵了多少遍。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陌上风情也被撩拨得浓郁而热烈。
那是春天里一幅最美妙的图画;在粉黛佳丽簇拥下,一位美若天仙、仪态雍容的贵夫人款摆腰肢走在一千多年前的江南临安的阡陌上,其时陌上花团锦簇,杨柳轻摇,蝶飞蜂舞,三月风情旖旎之至。这时,一骑快马打陌头杨柳的绿荫中飘然而来,驿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中把一封书信递给夫人。夫人展开一看,不禁满面春色。原来,吴越王钱鏐身在王宫大殿却惦记着远在临安陌上的爱妃,嘱她只管怜花惜柳,消受春色,不必急着回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鏐,这位在五代十国的夹缝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吴越国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只是这一番对爱妃得体贴、对春色的倾心之情就足以让后人击掌了。缓缓归,缓缓归。多么柔情的一句话,游移在古籍史册中,艳称千古。
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也难以使国家逃脱倾覆的厄运。怜美惜春的柔情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从此,陌上花开依旧,只是钱鏐烟逝,爱妃云去,只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一句话化作一个美丽的故事,游荡在临安的陌上,等待后人的凭吊。终于在吴越国“国除”的百十来年后的一个秋天,诗人东坡来到了临安。历史似乎特意安排东坡在秋天踏上临安的陌上。陌上春天花开,秋天亦花开,只是春天的骨子里透出的是柔情,而秋天的骨子里透出的却是萧瑟。于是在秋天的陌上花开中,东坡怅对古人,一番凭吊,三首《陌上花》于胸中郁结,一吐为快。“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诗人一唱三叹中,浸染着人事盛衰得感慨。陌上花,就这样开在历史得车辙中,栉风沐雨,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
漫步陌上,尽管不能如吴越王妃那样一路招摇地走在陌上花丛中,也不能像苏东坡那样怀一颗忧伤之心吟出千古不泯得诗句,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钱鏐与王妃的“缓缓归”当做人类面对大自然所共有的心境去感怀,当然,东坡透过陌上花开而生发的历史感悟更以一种强劲的力量震撼着我的心灵。
浏览完整试题
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我突然觉得这一束束、一丛丛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陌上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与文化而开而落。我不敢说我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但我可以深情地抚摸陌上这些矫嫩而又顽强的花朵。陌上花开缓缓归,这不仅仅意味着悠闲、诗意,而更大的意义又在于,让我们的心灵在恬静的陌上花开中,回归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缓缓归,缓缓归。披一袭“三月风情”,再来一束“陌上花”,缓缓归。
缓缓归矣,我心已是陌上花开。
1.第五段,作者说:“陌上花……浸透艳丽与沧桑,令人唏嘘不已。”请根据文意,写出“艳丽”与“沧桑”的含义。(6分)
⑴“艳丽”的含义是
⑵“沧桑”的含义是
2.文章倒数第三段写道:“我几乎要拜倒在陌上花的面前了。”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答:
3.文章开头的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只是再柔情、再体贴的话……敌不了剑戟弓弩的无情”,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兵火战乱摧残柔情蜜意的叹惋,对吴越王钱鏐重色轻国的讽刺和揭露。
B.“人归缓缓,那花便有灵性,便开得执著”,作者用移情的手法赋予花以生命和感情,更显出陌上花开、赏花游春的情趣和意境。
C.第五段写苏东坡发思古之幽情,作者由陌上风景所引发的情感,已从对风景的叹赏,过渡到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赞美。
D.“缓缓归”在文末多次重复,不仅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感悟,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E.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中穿插的历史典故和古诗佳句,加深了文章的内涵,给文章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感伤色彩。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5—7题,每小题3分;第8题9分)
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也。祖父寔,父纪,叔父谌,皆有盛名。群为儿时,寔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举茂才,除柘令,不行,随父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掾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者,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灭,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青龙四年薨,谥曰靖侯。 (选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模、逵皆坐宄诛,太祖以谢群 谢:道歉
B.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 失:失败
C.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 劝:勉励
D.讲武劝农,有以待之 待:防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不同凡俗。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他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能审时度势,很有远见,刘备因为未听他的良言相劝,以至失败,深为悔恨。
C.陈群因为知人,受到太祖的敬重。他所举荐的人,太祖任用,后成为忠臣名臣。
D.陈群知人善任,力荐贤才,力谏庸君,力阻无德者,力辩蒙冤者,这些都出于公心。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①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3分)
▲
②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3分)
▲
展开余下试题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分)
▲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窅(读“咬”音)然:深远的样子。
(1)古人在赏鉴这首诗时说,诗中的一个“笑”字很值得玩味,请你说说“笑”字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诗中说,当有人“问余何意栖碧山”时,余(即诗人)“笑而不答”。你认为诗人到底有没有答?请结合诗句具体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 ,不指南方不肯休。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6)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9)江畔何人处见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蹒跚(pán) 自刭(jìng) 夙愿 (sù) 天高地迥 (jiǒng)
B:驰骋(chěng) 骐骥(jì) 旌旗(jīng) 吮吸(shǔn)
C:造诣(zhǐ) 窒息(zhì) 涟漪(yī) 投缳(huán)
D:羁縻(mí) 巡徼(jiǎo) 户牖(yǒu) 干瘪 (biē)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 )
A.付出 入不敷出 桃园 世外桃源
B.淹没 湮没无闻 委屈 委曲求全
C.利害 晓以厉害 义气 意气风发
D.涣然 焕然一新 事故 圆滑世故
1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
A: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但只要仔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道理。
B: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下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D:导演对新的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消息,大失所望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C: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幸运的吉姆》不失为二战后杰出的英国文学中一部反高雅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5.在“橡皮”、“圆规”、“直尺”中任选两种,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例句]粉笔:身躯缩短了,生命的轨迹却延长了。 答: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书画大师门下,他带了整整花了一年时间才画成的自以为完美无缺的瀑布画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请你在原画上画出瀑布的声音,好吗?”
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如何用衬托手法再原画上画出瀑布的声音?请用简明语言表述。(40字以内)
四、名著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 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 宝玉道:“我就来。”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 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展开余下试题
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 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 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曹雪芹《红楼梦》节选
17、《葬花吟》是历来被认为最能体现林黛玉性格的一首诗,你从这首诗中能看出她什么性格?(4分)
18、试分析造成她这种性格的原因?(4分)
19、列举“金陵十二钗”? (6分)
四、作文(70分)
以“我就是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宿迁市泗洪县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大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1、⑴“艳丽”的含义是
(3分)
⑵“沧桑”的含义是
(3分)
2、
 
上一篇:
九年级月考
下一篇:
2008无锡市中考模拟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宿迁市泗洪”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