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63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新课标语文第1模块试卷(第一册)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必修模块1(第一册)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本试卷共5页,五道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本大题共14小题,完成1-14题,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2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剖(pōu) 浸渍(qìn) 遒劲(jìng) 横亘(èn)
B.嘈杂(cáo) 凌侮(wǔ) 菲薄(fěi) 吮吸(shǔn)
C.胆怯(què) 莅临(lì) 创伤(chuàng) 拜谒(yè)
D.忸怩(niè )屏息(bǐng) 叱咤(chà) 执拗(ni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作揖 寂寥 肆无忌惮 桀骜不逊
B.贿赂 废墟 通霄达旦 绿草如荫
C.谍血 掩映 涕泗交流 陨身不恤
D.呻吟 翌年 长歌当哭 色彩斑斓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顶是( )
(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 香港防务。
(3)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 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A.振动 接管 树立
B.震动 接管 竖立
C.振动 接替 竖立
D.震动 接替 树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顶是( )
A.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兰亭序》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出现的20个“之”字,笔法姿态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B.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他是有名的老中医,医术高明,药到病除,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简直是门可罗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全称为“四书”。
B.《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一部“说真话的书”-《随想录》。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著名小说。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作者是战国时郑国史官左丘明。《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时刘向组织编订的。
D.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作者可以对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夏衍的《包身工》就是一篇报告文学。
7.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三 代 人
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1942年
A.诗人扣住农民和泥土的关系,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B.“洗澡-流汗-葬埋”既是农民的生存方式,也是他们的悲惨命运。
C.诗人运用反复手法,强调了农民子孙“三代”就是这样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重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同样的生活。
D.短诗的语言质朴、简洁,诗人直接抒发了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8.高一1班布置教室,要张贴司马迁和孔子的画像,还要分别选一幅对联与画像相配,请你帮他们选出来( )
浏览完整试题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④集群圣之大成,振玉金声,道通中外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各项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日以尽矣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0.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C.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中间)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哪里)
D.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良曰:“长于臣。” 且贰于楚也
D.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13.句式与“何厌之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时不我待
C.是寡人之过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4.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C.箕踞以骂曰
D.常以身翼蔽沛公
二、阅读回答15-17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胡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5.第一段段末“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的“其”指的是( )
A.像煤的形成那样所必须经历的漫长的岁月
B.为推动人类进步而必须付出的那些大量的牺牲
C.像煤的形成那样所取得的成果
D.在历史进程中所常出现的那种无谓的牺牲
16.作者引用陶潜的诗句任意是( )
A.借以讽刺那些健忘的庸人
B.借以热情赞扬刘和珍等人的牺牲精神
C.借以表达对刽子手的愤恨,对死难者的哀悼
D.借以寄托愿死难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情感
17.这两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讽刺两种“闲人”,暗示烈士死难的意义和作用
B.徒手请愿不属人类为前行而进行的血战,不能推动历史前进,毫无积极的意义
C.指出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但刘和珍等人的精神值得人们永远缅怀
D.请愿对残暴的反动派和麻木的庸人,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烈士的鲜血白流了
三、断句、默写。(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5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9.请根据要求写出出自《鸿门宴》及《荆轲刺秦王》中的成语(4分)
(1)《鸿门宴》中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2)《鸿门宴》中表示“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的成语是
(3)《鸿门宴》中表示“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的成语是
(4)《荆轲刺秦王》中表示“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和本意就露出来了”的成语是
20.在横线上默写原句(本题共6小题,每句1分,共12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3)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5)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
(6)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21.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调整上联语序,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2分)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22.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3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消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自其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消。
五、写作:(40分)
23.按要求写片段。
生活中,一定会有一闪而过却又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的情景。请以“那一瞬间”为题,描述那最触动你心灵的让你过目不忘的一瞬间。
要求:写一个片段或一个场景,不少于400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必修模块1(第一册)考试试卷答案
一、 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1. B 2.D 3.B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A 12.B 13.B 14.A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5.B 16.D 17.C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
18.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5分)
19.(1)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2)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3)秋毫无犯 (4)图穷匕首见(4分)
20.默写(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每句1分)
(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2)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尤使我耳不忍闻 不在沉默中爆发
(5)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
(6)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21.上眹改为: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2分)
22.卫生部撤消全国牙防组(3分)
五、写作(40分) (221.221.21.111)
上一篇:
初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卷(Ⅱ)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新课标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