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403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3]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推敲
【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翻译】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练习】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 )
② 炼之未定 ( )
③观者讶之 ( )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 )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答案:
1、B
2、①想到②锻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 ④详细
3、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初中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 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加点的字。
(1)因谒公 ( )
(2)觉饥甚而不敢去 ( )
(3)旁置菜羹而已 ( )
(4)公取自食之 ( )
浏览完整试题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
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
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3、翻译句子。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1)拜见、拜访;(2)离开;(3)放、摆(4)吃。
2、D
3、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
4、节俭,不铺张浪费。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 王粲传》)
【注释】
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
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
⑥属(zhǚ)文:写文章。
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
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⑨加:超过。
【翻译】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县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的好。王粲擅长写丈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时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事先写好的;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过了。
【练习】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 )
②一坐尽惊 ( )
③其强记默识如此 ( )
3、翻译句子: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答案:
1、时/邕/才学显著
2、①着重(以……为奇) ②全(满) ③记
3、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
4、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
5、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
6、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初中文言文练习
■整 理:单培虎
王翦将兵
【原文】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释】
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少而好兵 ( )
(2)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 )
(3)于是引兵而西 ( )
(4)李信果辱秦军 ( )
2、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3、翻译句子。
(1)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2)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
4、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①好:喜爱,喜欢;②是:对(正确);③引:率领,带领;④辱:使……蒙受耻辱(羞辱)。
2、D
3、①王翦是频阳东乡人。②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
4、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王冕僧寺夜读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展开余下试题
【翻译】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练习】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 )
②辄默记 ( )
③儿痴如此 ( )
④恬若不见 ( )
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4、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①私下的意思②总是(常常)③入迷④安祥的样子
2、C
3、C
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王著教帝学书
【原文】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
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
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练习】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中的“其”意义相同的是( )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2、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C
2、更加;精益求精。
3、(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
4、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文】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④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
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
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
④伧:粗野,鄙陋。
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练习】
1、“燕”有以下几个义项,文中“值顾方集宾友酣燕”中“燕”字的意思是( )
A.燕子,一种鸟类
B.通“宴”,安逸,安闲
C.通“宴”,用酒饭招待客人
D.周代诸侯国国名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王游历既毕 吾与汝毕力平险
B.不足齿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C.然后令送箸门外 处士笑而然之
D.以贵骄人 以待来年
3、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
4、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和比较得体?
答案:
1、C
2、B
3、(王子敬)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指导麾好恶,傍若无人。(或: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要点一:想进入别人的私宅,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不可以“径往”;要点二:游赏时要尊重主人,平和有礼,不能旁若无人,随意指点评论。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为学
【原文】:
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练习】: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 ( )
②吾欲之南海 ( )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④是故聪与敏 ( )
⑤贫者语于富者曰 ( )
⑥犹未能也 ( )
⑦贫者自南海还 ( )
⑧西蜀之去南海 ( )
2、翻译句子:
子何恃而往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
4、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2)僧 富 者 不 能 至 而 贫 者 至 焉
5、富和尚两次问“子何恃而往”,但是语气不同,前者含有 的意味,后者含有 的意味。
6、上文通过 这件事,说明了 的道理。
答案:
1、①边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⑤告诉⑥尚且⑦回来⑧距离
展开余下试题
2、(1)您凭借什么到(南海)?
3、对比,立志。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5、怀疑 嘲笑
6、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能到达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①,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⑤?’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⑦。’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⑧。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
①季梁:魏国人。
②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同“伸”,伸展。
③大行:大路。
④方北面:朝北方。将其驾:用手持着缰绳,驾着车。
⑤奚为:为什么。
⑥吾用多:我的路费多。
⑦御者:马夫。
⑧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要取信于天下,使众望所归。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中道而反 ( )
(2)恃王国之大 ( )
(3)犹至楚而北行 ( )
(4)举欲信于天下 ( )
2、选出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 ( )
A.我欲之楚
B.此非楚之路也
C.小大之狱
D.王之动愈数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文言短文的内容。(不超过20字)
4、翻译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③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5、回答问题:
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者臣来: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往,去
D.吾用多:用处
答案:
1、通“返”,回来 (2)依仗 (3)好像 (4)取得信用
2、A
3、季梁通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劝阻魏王进攻邯郸。
4、①我想要去楚国 ②马虽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③他说的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离所需去的楚国就愈远啊!
5、①南辕北辙或 背道而驰
②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认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即使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功。
6、D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①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③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l—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适:到……去 ②罢:了结,③讲:和解
20.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 ②皆朝于魏 ( )
③二国皆怒而去 ( ) ④使乐羊伐中山 ( )
2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君将安之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上)阶段性检测
下一篇:
(苏)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初中课外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