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4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1]
上海交大附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终试卷(教师版,有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终试卷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8分):
1.(1)(1分)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班门弄斧    刚愎自用    东施效颦    耳濡目染
B.墨守成规    相形见绌    曲高和寡    循序渐进
C.真知灼见    良莠不齐    偃旗息鼓    原形必露
D.动辄得咎    生死攸关    寒暄客套    尾大不掉
(2)(1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诗,它与           合称为“乐府双璧”。
(3)(1分)杜甫字               ,其诗被誉为           。
(4)(1分)从题材看,《从军行》属于         诗,《过华清宫》属于         诗。
(5)(4分,每题1分)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① 锦江春色来天地,               。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②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③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 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2—4题(7分):
为奥运福娃寻根
流沙河
①奥运福娃脱胎于惠山泥人阿福吧?从阿福的憨厚,到福娃的活泼,能看出时代的变迁。艺术造型虽然大不相同,在审美的文化心理方面(说白了就是爱娃娃),二者之间却显现出一脉相承。所谓传统,这就是了。所谓推陈出新,这就是了。
②福娃而有五个,何也?妙哉,正好扣着五福。哪五福?一是寿福,能享高龄;二是富福,能享宽裕;三是康宁福,能享平安;四是攸好德福,能享善报;五是考终命福,能享天年。以上五福,古今中外圆颅方趾之人,除极少数咬姜喝醋的矫情者而外,莫不歆羡。
③同时五个福娃还对应着奥运五环,又语言化为“北京欢迎你”这五个字,就更妙了。较之落选的张牙舞爪的龙,实属胜远,值得捧场。我更看重奥运福娃所表征的五福观念,正是华夏先民对和平和幸福的憧憬。今日国人应该大声宣告,我们歆羡并追求这五福。
④想起五十年前,读杨朔写朝鲜战争的一部小说《三千里江山》。那上面有个细节深深感动我。团长武震在北朝鲜山间一座老宅院内,仰脸发现屋梁写有汉文对联一副:“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武团长悟到朝鲜的先辈也追求和平与幸福。我想五福观念能够远播朝鲜,或许与商朝贤人箕子封于朝鲜有关系吧。五福观念传三千年而不衰绝,远播邻国,深沁民间,真是文化奇迹。


浏览完整试题       ⑤不过福娃以及惠山泥人阿福的历史却要短得多,恐怕溯其源也只有千年。虽然古今人情不远,我们祖先同样喜爱娃娃,但是他们最忌制作逗人爱的芭比娃娃,因为他们迷信,害怕娃娃偶像摆在家中,会摄取自家小孩的魂气,使之夭殇。我国到宋代才出现第一个吉祥的芭比娃娃,名叫摩睺罗,是个“洋娃娃”,佛教传来的。佛教被称为像教,因为它造像。造像改变了我们祖先对偶像的禁忌,所以北宋时人家过七夕,新兴起买供摩睺罗孩儿的民俗。事见《东京梦华录》一书的七夕条文内。每年七月初七那天,汴京城的繁华街市叫卖摩睺罗泥孩儿。有制作精致者,以木雕嵌象牙,小巧逗人喜爱,穿彩衣,缀珠翠,值千金。
⑥后世民俗改易,佛寺菩萨有新添的“送子观音”,殿上一年四季发卖泥孩儿给求子妇人,带回家中摆供。《阅微草堂笔记》载怪事一则。作者少时询问其母:“记得童年一群小孩天天陪我游玩,他们是哪家的?怎么后来都不见了?”母答:“生你以前,庙里请回泥孩儿十几个。怀了你后,都深埋后院了。”作者想暗示自己“前生”是泥孩儿之一,才这样“创作”吧?大文豪总是有来头。求子泥孩儿制作粗糙,谈不上审美。但它是从摩睺罗演变而来,其后又演变为惠山泥人阿福,殆无疑义。
⑦到我小时候,洋风取代了土俗,已流行“洋娃娃”,距今日的芭比娃娃已很近了。如今一跃而为奥运福娃,综合泥人阿福与“洋娃娃”的因素,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所以值得捧场。
2. (1分) 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学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七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晚上相会。
  B.北宋都城汴京是现今河南省开封市的旧称。
  C.《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清代的龚自珍,他主持编撰了《四库全书》。
  D.“请回泥孩儿十几个”中的“请”是“买”的意思,说“请”是表示虔诚和敬畏。
3.(2分)本文的标题是“为奥运福娃寻根”,从民族文化心理的角度看,奥运福娃的“根”是:
   (1)                                                                     
   (2)                                                                   
4.(4分)奥运福娃综合了泥人阿福与“洋娃娃”的因素,是“洋风”和“土俗”巧妙结合的范例。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请另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二)、阅读语段,回答5—8题(10分):
美意朦胧
  ①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②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离在层峦叠嶂中的最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感。杜甫写“绝” 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 “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 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③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④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感,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⑤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展开余下试题  ⑥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的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5.(2分)文中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是                                 。
6.(4分)“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从上下文看,其原因是:
(1)                                                    。 
(2)                                                    。
7.(2分)唐诗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⑤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
(1)                          (2)                          
8.(2分)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写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 作者对于打破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诗予以否定。
C. 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 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E. 本文构思精巧,语言优美,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三)、诗歌鉴赏,完成9——11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释】:①“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9. (1分)王维与              一起并称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10.(2分)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运用了        的手法,烘托了      的氛围。
11.(3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二字历来被誉为炼字典范,请对其中的一个字加以鉴赏。
(四)、回答12——18题(8分):
12.(2分)解释加点字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    )           渠会永无缘   (    ) 
13.(1分)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      B.列缺霹雳 
C.始适还家门      D.摧藏马悲哀
14.(1分)下列加点的“相”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枝枝相覆盖      D.嬉戏莫相忘
15.(1分)下列加点的“见”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A.府吏见丁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信而见疑        D.君既若见录
16.(1分)选出古今同义的一项(    ) 
A.可怜体无比             B.行人驻足听  
     C.处分适兄意             D.共事二三年
17.(1分)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逼迫兼弟兄            B.我有亲父母  
C.其日牛马嘶            D.叶叶相交通 
18.(1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乳二世                     B.蓬户瓮牖  
     C.栗深林兮惊层巅             D.不霁何虹
(五)、阅读语段,回答19——22题(12分):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19.(4分)解释加点的字
(1)未及进           (    )
(2)痤屏人言             (    )
(3)王即不听用鞅         (    )
(4)公叔痤召鞅谢曰   (    )
20.(2分)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恍惊起而长嗟
B.仙之人兮纷纷而来下
C.王许诺而去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1.(4分)翻译 
(1)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2)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22.(2分)画线句的写作用意是                                           。
(六)、阅读语段,回答23——26题(9分):
书柳子厚《牛赋》后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
予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贇,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
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注]:本文为苏轼62岁那年由惠州再远贬海南岛时作。


展开余下试题23.(2分)本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4.(2分)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渡海之牛到了海南以后,全被屠杀用于祭神治病。
B.柳子厚《牛赋》以牛自喻,谓牛有功于世却无益于己,苏轼此文取其本意。
C.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苏轼作此文的前一年应是辛未年。
D.苏轼目睹当地的陋俗,感到十分痛心,于是借《牛赋》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25.(3分)苏轼写这篇题跋的目的是                                           。
26.(2分)联系苏轼当时处境,从本文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                    的人。
三、作文(40分)
27. 作家王蒙在一篇散记里说,在美国遇见一些华裔富翁,他们忧心忡忡并满腹激情地问道,能为祖国做些什么?王蒙想了想回答:做好自己的事。这听起来似乎朴实,但是却耐人寻味。
要求:请以“做好自己的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终试卷答案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基础知识(8分):
1.(1)(1分)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班门弄斧    刚愎自用    东施效颦    耳濡目染
B.墨守成规    相形见绌    曲高和寡    循序渐进
C.真知灼见    良莠不齐    偃旗息鼓    原形必露
D.动辄得咎    生死攸关    寒暄客套    尾大不掉
(2)(1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叙事     诗,它与 《木兰辞》          合称为“乐府双璧”。
(3)(1分)杜甫字  子美     ,其诗被誉为   “诗史”        。
(4)(1分)从题材看,《从军行》属于  边塞    诗,《过华清宫》属于  咏史    诗。
(5)(4分,每题1分)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①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②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③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2—4题(7分):
为奥运福娃寻根
流沙河
①奥运福娃脱胎于惠山泥人阿福吧?从阿福的憨厚,到福娃的活泼,能看出时代的变迁。艺术造型虽然大不相同,在审美的文化心理方面(说白了就是爱娃娃),二者之间却显现出一脉相承。所谓传统,这就是了。所谓推陈出新,这就是了。
②福娃而有五个,何也?妙哉,正好扣着五福。哪五福?一是寿福,能享高龄;二是富福,能享宽裕;三是康宁福,能享平安;四是攸好德福,能享善报;五是考终命福,能享天年。以上五福,古今中外圆颅方趾之人,除极少数咬姜喝醋的矫情者而外,莫不歆羡。
③同时五个福娃还对应着奥运五环,又语言化为“北京欢迎你”这五个字,就更妙了。较之落选的张牙舞爪的龙,实属胜远,值得捧场。我更看重奥运福娃所表征的五福观念,正是华夏先民对和平和幸福的憧憬。今日国人应该大声宣告,我们歆羡并追求这五福。
④想起五十年前,读杨朔写朝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上海交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