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试卷
阅读:107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3]
广东省茂名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茂名市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一、听力侧试(20 分)
1、听读词语,读音有昔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柑橘 疮庚 绫罗绸缎 B、阴霾 糟粕 融融泄泄
C、涸辙 熟稔 毋庸赘言 D、骤然 紧俏 袖手旁观
2、听读一则通知,向家份转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l ( 3 分)
A、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
B、这次家长会的时间是5 月30 日晚上7 点30 分。
C、这次家长会的地点在学校礼堂。
D、家长如果果无法参加这次家长会,要用电话访谈等形式跟学校说明缺席的原因。
3、听读一则新闻,回答(1 )一(3 )题。
( 1 )根据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依法享有了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
B、人民依法享受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因此,中国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通过这次地震灾害,可认看到中匡政府“以人为本”进行抗灾救灾。
D、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社会各界,举全国之力投入到救灾行动中。
( 2)根据新闻内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西藏“3 • 14 事件”是一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B、中方有关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依法处置暴力犯罪事件,是维护法律尊严.
C、中国政府是维护了包括西藏同胞在内的各族人民的人权。
D、“国际上有关人员”已经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人权状况,尊重事实,放弃偏见。
( 3)听记填空:针对外国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旗帜鲜明地表明中方的立场是:
。我外交部发言人用了三个俗语对所谓“国际社会”的无端指责进行反驳,这三个俗语是: 、
、 。(4 分)
4、听读两段话,分别回答(1)——(2 )题。
( 1 )厨师的言外之意是: . ( 2 分)
( 2 )我这样对同桌说:“
浏览完整试题
。” ( 2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基础整合和语言运用(13 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我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的公民,应当文明观赛事,理智看输赢,不要看到主队输球就大惊失色。
B、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倍功半,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C、尽管外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非议不断,但在当地,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D、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 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 分)
A、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鲁迅先生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不仅会给每个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铭记在作者的心里。
C、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某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我们造出的大飞机,只有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7、请记住:这个美丽的女孩叫袁文婷,2008年5 月12 日下午2 点28 分,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袁文婷,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美丽女老师,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25 岁。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为了最大眼度的减少孩子们的伤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当她最后一次冲进去后,楼房完全垮了……… …
结合这则消息和图片,从下面选用三个词语写一段赞美词。要求:感情真挚,句意衔接,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 5 分)
微笑 呵护 仰慕
袁文婷老师 柔弱 坚强 安息
8、根据下面的清节,完成填空.( 2 分)
肃乃引A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A 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己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A 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为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 A曰:“此某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答:这部作品是《 》,文中的A 是 (人物名)。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23 分)
9、古诗文默写(8 分)
( 1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 黄鹤楼》 )
( 2 ) , ,此事古难全。(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 游山西村》 )
( 4 )予独爱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周敦颐《 爱葺兑》 )
( 5)《 论语六则》 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10、指出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3 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B、更若役,复若赋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C.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 惟吾德馨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12 分)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 分)
( l )春和景明: (2 )长烟一空:
( 3 )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句2 分)
( l)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
( 2 )是进亦.比,退亦忧。 译:
展开余下试题
( 3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火星“黑洞”之谜(7 分)
美国NASA (航空和航天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自2006 年3 月到达火星后,不断发回了大量的数据及图片。在这些图片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火星表面那个直径差不多150 米的圆形“黑洞” ,那个“黑洞”究竟是什么?在其中的一张照片中,已经发现的直径为70 米的火星上的“暗物质”,我们能够判别它内部的地形特征。与此相反,这改发现的这个黑洞却不能确认其内部的一切地形特征。这就是说,两者的成因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还有专家认为这个150 米的“黑洞”可能是一个圆形的湖。可是,在火星那样的环境下,水是不可能以液态在地表存在的。因为那里的冰能够直接升华成气体。可是,如果看了日本北海道俱多乐瑚的卫星照片你会发现,湖面是漆黑的。它与火星“黑洞”的特征是相以的。如前所述,美国发射的这个火星探测飞船上安装了检测水的雷达及光谱仪,所以如果那是湖,NASA 应该已经知道真相。
美国亚利桑纳大学的学者们认为,火星“黑洞”可能是火星表面的一个巨大洞穴。这个“黑洞”所在的亚西亚山,位于火星最大的火山塔尔希斯山脉的最南端。由于那里地下有庞大的岩浆海,岩浆海枯竭后就形成宽大的地下空间.因此,当火星地表薄的地方发生陷落,就可能形成巨大的洞穴。
实际上,这样巨大的洞穴,在地球上也存在。例如,圭亚那高地的萨里萨里尼马山洞穴,其直径、深度都有300 米,它就是由于地下水枯竭而产生的。
日本学者深泽久夫(本文作者)利用计算机对火星“黑洞”进行了仔细分析,他认为火山能带来水、空气及热。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火星“黑洞”可能就是适合生命产生和进化的空间。“黑洞”里如果存在生命,是能够进化的。当然这只是推测。
(选自《 奥秘》2008 年第6 期,作者:【 日】 深泽久夫)
1 4、本文围绕火星“黑洞”之谜,介绍了哪四种推测?( 4 分)
答:( 1 )
( 2 )
( 3 )
( 4 )
15、文中多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试概括其中一处,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3 分)答:
得分 评卷人
(二)适应(9分)
爱因斯坦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此语道出了适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一种丑陋,松树生长在平原草地,正直挺拔,是一种美;长在悬崖绝璧,旁逸斜出也是绝妙的风景。
不要以为所有的适应都是世故与圆骨。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节操,有骨气,仅看他与谁为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怎样为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曲求直,以邪扶正,有策略地、有步骤地随机应变是一种智慧,更能改造不合情理的周边环境。
达尔文说:“适者生存。”相信执著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无为,不是闲抛岁月。生存下来,为的是向前,为的是攀登,为的是不断进取。所以,我想补充:“适者发展。” 我们惋借恐龙,在世界发生变化之后,它仍然要固守那一分庞大、那一州伟岸,结果,只能以化石的形式存在;我们感激远古那场熊熊山火,把我们的祖先逼下树枝,逼出森林,让我们在乡村,直到现在的城市享受愈来愈文明、愈来愈和谐的生活。
展开余下试题
木匠调木,智者调心,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与岁月相随,与时代同行。不要轻言拒绝适应,一只手握别老伙伴,一张笑脸面对新朋友。固步自封,坐井观夭,在个人的小天地地里,激不起多少浪花,反而因为知音甚少,与环境与社会格格不入而落落寡欢,而沉沦丧志,而怪僻成性,因而一事无成。
打开心灵的窗户,张开人生的翅膀吧,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停留太久,不能在自己的过去久久地沉湎徘徊。山那边有人家,海那边有天地,进入新的境界,就会有全新的感觉。
(选自《 思维与智慧》2008 年第11 期,作者何华,有删改)
16、本文思路清晰,层层深入论证。试从文章内容入手,概括其论证结构。(3 分)
答:
17、请就本文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 分)
答:
&nb
上一篇:
2008年时文阅读训练
下一篇:
高一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茂名”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