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24
标签:
北师大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4]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跟踪训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跟踪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提 提炼 提防 提心吊胆
B. 分 过分 分析 分外妖娆
C. 塞 堵塞 边塞 敷衍塞责
D. 横 纵横 横竖 横行霸道
2.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中的谐音仿词。请指出故意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1)衣衣不舍 (某洗衣粉广告) ( )
2)闲妻良母 (某洗衣机广告) ( )
3)鸡不可失 (某烤鸡店广告) ( )
4)万室俱备 (某房地产公司广告) ( )
3.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有很多:秋风萧萧、秋风瑟瑟、金风送爽、春花秋月、秋月寒江、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寒蝉凄切、霜天红叶、枫林尽染、一叶知秋、霜叶知秋、丹枫迎秋、秋风红叶、天高气清、秋高气肃、秋高马肥、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无边落木萧萧下、春华秋实、北雁南飞……由于人们心情的不同,秋色又呈现为明、暗两种色彩,请你在下面分别写出四个描写秋色的词语。
颂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元曲中的“绝唱”。从曲子的格式上看,“秋思”是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曲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按朗读停顿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心弦
(台湾)绿蒂
夕阳,在风中缓缓地冷却
落叶,萧萧地点缀出
浏览完整试题
喧哗中的孤寂
夜是冷冷的手
轻轻拨动起回忆的弦
乡愁是飘忽的风
密密的窗也挡不住
人信手翻开
哪一页,都是梦牵魂系
哪一页,俱是年少情怀
不必推窗去找月色
到室外就是他乡
不妨守住这盏小灯
让微亮的光
温暖了缓缓流过我心的清泪
8.诗中“夜是冷冷的手,轻轻拨动起回忆的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风中缓缓地冷却”,“ 乡愁是飘忽的风”,诗中的这两种“风”字含义一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概括第二节诗句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夜间的“小灯”有何作用?结合上下文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嘉兴市中考题)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2.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按要求回答问题。(2006年温州市中考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4.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试分析“时时”、“恰恰”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点拨】
【跟踪训练】答案
一. 1.D。 2.衣衣——依依 闲——贤 鸡——机 室——事 3.暖色调的:金风送爽、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 冷色调的:秋风萧瑟、寒蝉凄切、北雁南飞、秋月寒江。 4.题目 曲牌名
【拓展阅读】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7.断肠人在天涯。 8.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静夜中不可抑制的思乡之情。
9.不一样。前者指自然界的风。后者比喻乡愁。 10.深切的思乡之情是无法抑制的。 11.室内的“小灯”给诗人以温暖,抚慰了他愁苦的心。
【中考链接】12.吟余小立阑干外。 13.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14.满 压 15.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鸟语花香景色的喜爱之情,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16.“时时”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景,“恰恰”还写出了娇莺悦耳的叫声。 (122.6.184.122)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考查卷
下一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跟踪训练】
标签:
北师大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北师大版/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