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3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8]
漳州八中09届高三第二次质检
  09届高三年第二次质检
语文试题2008。10
【注意】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考题按要求作答。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风优孟           属:嘱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  ②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
B.①王甚任之                    ②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C.①赐,而志不远也              ②王惊而问其故
D.①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        ②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浏览完整试题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二)(8分)
4.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
【注释】①施:旧读shì,动词。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3分)
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分)
(2)孔子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如何才能做到“仁”?(2分)
二、(共23分)
5.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答:                                                                          
                                                                          
                                                                       
6、默写:(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4)高余冠之岌岌兮,                       。《离骚》
(5)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氓》
(6)仕而优则学,                 。《论语》
文学名著阅读(9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
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三国演义》)
B.贾政的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她回家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场大典,修建了极其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生世家、遁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国府。(《红楼梦》)
C.傍晚时分,愚人节狂欢高潮已经过去,人们逐渐散去,艾丝美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节日广场。当她行至广场旁的小巷时,受命于克洛德的卡西莫多劫持了她,把她带到了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D.回国途中,苏文纨有意要和方鸿渐接近,不料被同船的鲍小姐抢了先。鲍小姐已有未婚夫,在香港就被接走。方鸿渐若有所失,正在凭栏发呆之际,却见苏文纨立在身后,二人终于言归于好。(《围城》)
E.法院开庭审判喀秋莎玛斯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在审讯过程中,聂赫留朵夫认出了玛斯洛娃。这使他非常震惊。他回想起勾引玛斯洛娃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 觉民曾因自己与冯乐山侄孙女的婚事说谁“好个无抵抗主义!好个作揖主义”?请另举一个能表现此人这一性格特征的情节。


展开余下试题(2)“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请你简述一个《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情节。
三、必考题:文学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6分)
河声如梦来    
 匡立文
从小习惯了身边伴着这样一条河流,习惯每天出门都看得见它,每个晚上枕边都听得见它。太习惯的事务常常会熟视无睹,对于这条河,你却不会。黄河这条河,自来有一种冲击心神的力量,不管你是不是在意它那些历史性的内容,你都不可能面对黄河而无动于衷。
在我们那个城市,黄河的走势并不峭拔,河面也不宽阔,没有危岩裂石惊涛拍岸,也没有细腻的沙滩和柔媚的垂柳。一览无余的河床上,波涛是浑黄湍急的,有些热切和率性,又有些心不在焉,仿佛不想成为一道完整成熟的风景,只是由着内心蓬勃的冲动,由着无需理由的情绪,倾泻出毫无城府又让你把握不定的什么。对于黄河,“母亲”是一个最为普通的说法,但我熟悉的那段黄河,令人无论如何联想不起“母亲”,它太散漫自在也太生涩骄矜了些,怎么看都完全是阳刚气质、少年心性的。
你远远听到的涛声不同。尤其在静夜,那涛声在什么地方若有若无喧响着,不停地喧响着,渐渐地越来越强烈和宏大,也越来越沉着和专心致志。你在梦里听着,不能不深深惊奇并激动起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最沛然的诗意和哲理对黄河而言,都显得自作聪明了。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问得笨拙幼稚,答得不着边际。
“河五百年一清,圣人作”。你不会知道,古人这个庄严的宣言,是有根有梢的经验之谈,是自有玄机的预测,还是一个天真而夸张的期盼?河清与圣人出世,又是谁感应着谁?专注着人世的风声雨声,“圣人作”会让我们心跳;俯仰厚地高天,却还是“河清”更让我们不能不心跳。送水人拉着一辆板车,夏天“吱吱呀呀”碾过黄土飞扬的街道,冬天“吱吱呀呀”碾过冰雪覆盖的街道。夏天和冬天,板车永远如期而至,停在每个院落的门前,送水人抽掉大水桶的木塞,浑黄的河水便注入小水桶,这水担进院子,倒进一只只水缸,这里的人们吃的用的便全是它了。
那是一个大有深意,值得人遐想不尽的场景。送水人的车辙,牵着活生生的黄河,直接湿润了黄土高原上每个干燥的日子。车辙这一端,持家的女人把叫作“明矾”的东西投进水缸,搅动几下,就眼看着泥汤似的水一点点透明,到完全清澈了,缸底便沉淀下厚厚的泥沙。你要是愿意,可以相信这简直就是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而微,盘古假如没有一把明矾,他又是拿什么分离开了混沌?车辙另一端,啊,可就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旷古黄河了。黄水奔流向东方,几千年一如既往。千年的木制水车如同巨大的轮盘,半浸在水半悬在空,地老天荒慢吞吞转动,水车的背景上,千年的羊皮筏子让千年的筏子客绷紧肌肉深躬腰背,一步步走过卵石遍布的河滩。
童年的黄河,只有梦里的河声永远真切,永远动情如故。也许在黄河的梦里,昨天的水车和筏子注定消逝,正如今天,烟囱之上的火炬注定在“退还一片蓝天”的新世风中悄然引退。一切都是瞬息,黄河和它的水声,穿越海升陆沉的思虑,也穿越人间有对有错的历史,只是奔流而去,后面是清清浊浊的亘古记忆,前面是永不止息的时间与希望。
9、在第一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黄河的魅力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0、作者认为,他所在的“那个城市”,黄河具有什么样的“个性”?(4分) 
1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最沛然的诗意和哲理对黄河而言,都显得自作聪明了。 
(2)河清与圣人出世,又是谁感应着谁? 
12、作者认为送水的场景具有什么样的“深意”?又是经过怎样的“遐想”来阐述这一“深意”的?(4分) 
四、选考题(12分)
以下甲乙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中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能免俗。以居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例,它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了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比如,秦始皇巡幸江东时,项羽夹在人群中观看,傲然评论道:“彼可取而代也!”英豪之气溢于言表。陈胜贫困时,对同伴说:“苟富贵,毋相忘。”气概相差一筹,只念念于个人能否翻身转运。而刘邦在咸阳看见秦宫殿的壮丽时竟失声大叫:“大丈夫生世,当如是也!”一脸的贪婪与鄙俗,气质更低下了。关于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在失意时各言其志的这些传闻,前人往往视为司马迁个人的文学性笔法,把它解作一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描写。其实差矣,司马迁在这里肯定依据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否则哪能描写得这样栩栩如生。
②《史记》中那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史学家司马迁一手“创作”的。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像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司马迁曾以“网罗天下放失(佚)旧闻”作为自己治史活动的座右铭。他公开宣布,自己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再如《鸿门宴》这样的场景,当事人早已死尽,又无官方的详细记载予以披露,司马迁的想像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活现出如此生动的个性冲突的戏剧性场面。其中“项庄舞剑”一段,与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十分接近,与其说是后来的民间说书艺人受了《史记》这部巨著的影响,还不如说二者同受汉代及以后的民间传说形式的影响。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二十四史”均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从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总量将在被视为“宝库”的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
③中国三千年以上文字记载的历史,产生了庞大的文献记录。从春秋时代,中国历史著作就一直没有断绝过,形成了传统。从汉朝始,每代统治者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官方的修史活动。民间的历史著述也很繁多。即使在社会动荡、文明解体的南北朝时代,这一传统也未从根本动摇。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时间跨度上看,都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
13、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因为采用民间传说撰写历史,所以形成了我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
B.司马迁对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的描写并不属于文学性笔法,只不过是采纳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而已。
C.离开了民间传说,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就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
D.多样化的想像是司马迁能在《史记》中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二十四史”中大多数历史著作吸收了民间传说,所以据此编写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是完全可以的。
B.《史记》是“二十四史”中首部借鉴民间传说来撰写历史的史学著作。
C.把“二十四史”中的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事。
D.官方修的所谓“正史”和民间的历史著作构成了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些,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
15、第②段画线句子“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中的“这种态度”具体指什么?简要概括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3分)


展开余下试题答:                                                                        
                                                                                                                                                        
16、当前“戏说历史”已渐成一种电视时尚,《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等等,真是层出不穷。对这一文化现象,专家看法不一。参考本文的有关观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3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心灵的震撼
“亲爱的朋友们,我有一双和你们一样大大的眼睛,但是,我所看到的一切只是黑暗。当我是孩子的时候,妈妈经常对我说:‘我的儿子,如果你喜欢唱,你就唱吧、大声地唱吧。当你唱的时候,你就会忘记对黑暗的恐惧’……”
6月19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历时一个月的欧洲五国巡演《我的梦》,最后一站在德国首都柏林中国大使馆落下帷幕。
杨海涛,这位年轻的盲人歌唱家的上述开场白,让人动容。而随后的一曲旋律熟悉、高亢、优美的《天堂》,使人震撼。他把著名歌手腾格尔原唱的这首歌中的草原理解为一个美丽而神圣的地方、理想的“天堂”,唱出了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正是这种使人感觉在聆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呼唤以及真正从“天堂”飘出来的歌声,而且是出自盲人之口,赢得了在场全体数百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一位德国老太太在演出结束后对他说:“你不是在用嗓子歌唱,你是在用心灵歌唱;你不是在为你歌唱,你是在为心灵歌唱。”
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说,这是一场特殊的艺术晚会。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精湛技艺证明,残疾人在艺术方面同样能取得非凡成就。目前,在中国大约生活着8300万残疾人,占中国总人口的6.34%。一个名叫古而克的德国人对记者说,中国政府如此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让人惊叹。
《千手观音》是演出的压轴戏。在邰丽华的领舞下,流畅优美的舞姿,和谐生动的舞蹈语言,达到了与正常人媲美的水准。一位柏林人对记者说,她以前看过《千手观音》的图画,今天亲眼目睹,真是太美了,尤其是可以想象残疾人通过演出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更加让人敬佩。
从5月28日到6月20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在挪威、法国、瑞士、奥地利、德国巡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漳州八中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