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73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3]
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集贤县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腈纶      粳米      菁华      泾渭分明      数茎华发
    B.跂望      契合      修葺      迄今为止      锲而不舍
    C.拎包      窗棂      聆听      高屋建瓴      棱角分明
    D.囹圄      佝偻      揶揄      向隅而泣      生杀予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_______高的作品来的。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_______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王夫之在《董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A、品位  以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品位  以至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C、品味  以致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品味  以至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C.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日”。
    D. 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浏览完整试题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题。)
    (一)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旅游
    B.鲍叔遂进管仲                    进:推荐,进献
    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既:已经;……以后
    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没有才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②将免者以告,公与之母
    B.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②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D.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②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③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⑤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⑥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二)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以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2,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阡陌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3,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4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   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释:1历召:一一召请。 2学言:学校。 3不殊:没死。 4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A.  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  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  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  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第Ⅱ卷(120分)
    三、(25分)。
    11.翻译下列文言文句。(每小题3分,共12分)
    (1)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3)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4分,共8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论语》)
    (2)谨痒序之教,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
    (3)吾尝跛而望矣,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6)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8)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四、(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4.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16.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6分)
    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8分)
五。(13分)18.在下面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
    信念是石,敲击点点星火;信念是火,_______________;信念是灯,_______________;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19.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改为_______;(2)将_______改为_______;
    (3)将_______改为 _______;(4)将_______改为  _______.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师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_______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六、作文(60分)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展开余下试题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A「全解详析」A读音均读jīng; B 锲qiè,其余均读qì;
    C 分别读līn   ling  líng líng  léng;D分别读yǔ  gōu  yǔ  yú  yǔ
    2.B(“①品味”就是品尝滋味,多做动词。也指物品的品质风味:“品位”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句中提到“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较高的语言修养”都与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关,所以用“品位”较恰当,②中应选“以至”。“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而“以致”是“因而导致”的意思,后面接的往往是不好的结果。③“落花时节”是哀景,“细柳新蒲”是乐景。)
    3.B(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C项“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D项“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4.D(A中“再现”缺少了宾语“场景”等; B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
    C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
    “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
    5A (游:游玩,游览。)
    6C (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
    7C  (③④句表现管仲的功绩,⑥句表现管仲的志向,这些都是表现他的“贤”。
    ①②⑤都是管仲在未得志之前的表现。)
    8.A「解析」背弃
    9.B「解析」B都是“如果没有”的意思。A前一个所,助词,后面加动词构成名词性所
    字短 语;后一个所,与为搭配表被动。C,互相,偏指一方。D连词,于是;介词,趁机。
    10.D「解析」“善于审案”无此信息。
    11.文言文翻译
    (1)等到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
    (2)颍川的官吏和百姓把这当成习惯,百姓之间结下很多仇恨。
    (3)一个人因为尊敬自己的父亲却被处罚,恐怕有损(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吧!
    (4)我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
    12.诗歌鉴赏「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13.「默写参考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羁鸟恋旧林     (5)凭轩涕泗流       (6)犹抱琵琶半遮面       (7)善假于物也     (8)两情若是久长时
    14. (4分)第一问(2分):①春雨象征着人生的童年;②夏雨象征着人生的青年;③秋雨象征的人生的壮年;④冬雨(雪)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每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一点不给分,依此类推。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2分):秋天的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15.(4分)(1)(2分)“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是指在雨中回眸人生,用“雨”打开记忆之门,同时也为记忆染上“雨”的色彩。(2)(2分)“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中梦幻之中”是指小男孩虽然在雨天出游,但是并没有感受到雨中的乐趣。意思答对即可。
    16.(6分)第一问:(3分)老人喜欢和娃儿打着伞赏雨,娃儿却喜欢和狗在雨中赛跑,把自己融入雨中。第二问:(3分)老人先是受到了“我”的启发,又看到孩子在雨中奔跑后“开心地笑”,终于被感染,也笑了起来。意思答对即可。
    17.(8分)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4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集”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