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36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金陵中学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金陵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13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面四个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札(zhá)记         琐(suǒ)屑(xùe)   衍(yǎn)生   龟(jūn)裂
B.萌蘖(niè)         鹰隼(sǔn)          青睐(lài)    颓(tuí)败
C.蛊(gǔ)惑          缂(kè)丝          作(zuò)坊   气氛(fèn)
D.渗(shèn)漉(lù)  金钏(chuān)        筵(yàn)席   蓓(péi)蕾
2.下面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坯胎  泛滥  谐同  宫阙
B.狼籍  谛造  磨砺  晕眩
C.瑕疵  脚踝  渲染  修葺
D.樵夫  怂恿  矜持  墙桓
3.下面四个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世界千变万化,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
B.修改病句时首先要对病句的病因进行正确的诊断,然后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C.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儿上,紧握上着明晃晃的剌刀的枪支,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D.老太太日薄西山,命在旦夕,却仍一心在等爱子回来。
4.下面四个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B.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
C.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
D.记述荔枝的古籍包括蔡襄这一本在内,以记载福建产的为最多,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后五年,吾妻来归。
B.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D.其次毁肌肤。
6.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D.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8.下列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某所,而母立于兹。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9.下列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浏览完整试题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著有《震川文集》。
B. 《长亭送别》出自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
D. 三国时的李密,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4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践更:服徭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恃,凭仗
   B.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稍稍、稍微
 C.不可得,各厌其意    厌:满足
   D.既已振人之命        振:挽救
12.下列都能表现郭解高贵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②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③ 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④   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⑤  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⑥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④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解姐姐的儿子被人杀死,仇家未获,当郭解从仇家口中得知外甥是强迫他人喝酒而自招杀身之祸后,便不怪罪仇人而放走了仇人。
B.有人对郭解不敬,“箕踞视之”,他的门客要杀掉此人,郭解不但不责怪,反而嘱咐尉吏免掉此人的徭役。
C.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不听贤人豪士的调解,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等郭解离去后,洛阳的豪士再从中调解,才肯听从。
D.文中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如“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的情节,衬托出郭解声望很高。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3分)
答:                                                                       
(2)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3分)
答:                                                                       
(3)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3分)
答:                                                                       
15.根据课文填空。(6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2)臣具以表闻,                。
(3)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5)夕阳古道无人语,                       。
(6)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
如何对待紧急状态下出现的混乱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行为的学科。所以,下面从社会行为的角度作一分析。“SARS”流行时期,民众中一度出现过流言、抢购现象等混乱行为。社会学认为,在“SARS”这样的突发事件下,人群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恐慌等),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大体可以看做是出于自卫的一种生物本能反应。社会学对于瘟疫、灾难等突发事件后人们的无组织反应行为,称作“集合行为”,对于此种行为的研究也有半个多世纪了。


展开余下试题群体恐慌这类“集合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传染性。“SARS”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恐慌等“集合行为”甚至具有更强的传染性。有时候,一些惊恐的信息造成了群体中的一种气氛或情绪,在此种情景中,人们很容易被感染。在恐慌中,人们很容易产生被动接受和模仿行为,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是不假思索就趋同于其他人的行为。对于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非理性”解释,认为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理性程度降低了,于是产生很多“非理性”。另一种是理性解释,认为作为行为者个人并非没有理性,他们的逃离是源于“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只不过行为个体理性行为的相互碰撞,有时会酿成整个群体的灾难。
对于恐慌心理以及恐慌行为,社会学常常用“无规范”和“紧急规范”理论来分析。灾难事件发生以后,人群中出现恐慌,与灾难发生以前的最大不同就是短时间出现了“无规范”。在常态下,群体是有行为规矩的,这是秩序的基础。突发事件后,恐慌行为导致原有的规范暂时失效,所以,恐慌行为的核心是失去规范。而阻止恐慌行为的关键,就是从失去规范到建立规范。研究证明,即使在混乱的“集合行为”中,也会有一种东西发挥作用,这就是“紧急规范”,即在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形成紧急规范呢?最先的行动者的带头作用,往往形成了“紧急规范”。所以,管理者要尽快表态。在“SARS”流疫时期,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迅速表态,这是恢复规范的最重要因素。
恐慌、恐惧是人类对于突发事件、压力的一种自然反应,从这个角度看,出现了也并不就是绝对的坏事情。恐慌、恐惧可以使群体涣散,也可以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研究表明,恐惧可以使群体成员的联系更为密切。所以,我们可以将坏事变为好事,通过抗瘟疫,增强我们民族的内聚力凝聚力,共渡国难。
16.下列对“集合行为”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集合行为”是紧急状态下人群出于自卫本能而形成的混乱的社会行为。
B.“集合行为”是瘟疫、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后某些人的无组织反应行为。
C.“集合行为”是在“SARS”这样的突发事件下一部分人的非理性行为。
D.“集合行为”是有些人对于突发事件,压力的理性的“趋利避害”行为。
17.下列对“而阻止恐慌行为的关键,就是从失去规范到建立规范”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恐慌行为的核心是失去规范,要阻止恐慌行为,就是要立即立法,依法对付、制裁恐慌行为。
B.在常态下,群体是有行为规范的,要阻止恐慌行为,就是恢复并充实在恐慌行为发生时失去的行为规范。
C.要充分发挥国家颁布的“紧急规范”的作用,按照紧急状态下人们的行事规则办事。
D.政府要成为紧急状态下最先的行动者,从而形成“紧急规范”,使人们明确紧急状态下的行事规则。
18.文章是如何对“集合行为”进行客观评价的? (6分)
答:
19.根据原文所提供信息,下面的这个推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6分)
推断:“集合行为”中人们往往产生被动接受和模仿行为,失去自我,因此,必须强化个人意识,避免趋同。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好 梦
冰 心
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经将明月忘了!
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对岸远处一两星灯人闪烁着。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她说着十年前,怎样的每天在朝露还零的时候,抱着一大堆花儿从野地上回家里去。——又怎样的赤着脚儿,一大群孩子拉着手,在草地上,和着最柔媚的琴声跳舞。到了酣畅处,自己觉得是个羽衣仙子。——又怎样的喜欢作活计。夏日晚风之中,在廊下拈着针儿,心里想着刚看过的书中的言语……这些满含着诗意的话,沁入心脾,只有微笑。
  渐渐的深谈了:谈到西方女孩子的活泼,和东方女孩子的温柔;谈到哲学,谈到朋友,引起了很长的讨论,“淡交如水”,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收束。结果圆满,兴味愈深,更爽畅的谈到将来的世界,渐渐侵入现在的国际问题。我看着她,忽然没有了勇气。她也不住的弄着衣缘,言语很吞吐。——然而我们竟将许多伤心旧事,半明半晦的说过。“最缺憾的是一时的国际问题的私意!理想的和爱的天国,离我们竟还遥远,然而建立这天国的责任,正在我们……”她低头说着,我轻轻地接了下去,“正在我们最能相互了解的女孩儿身上。”
自此便无声响。刚才的思想太沉重了,这云淡风轻的景物,似乎不能负载。我们都想挣脱出来,却一时再不知说什么好。数十年相关的历史,几万万人相对的感情,今夜竟都推在我们两个身上——惆怅到不可言说!
百步外一片灯光里,欢乐的歌声悠然而起,穿林渡水而来——我们都如梦醒,“是西方人欢愉活泼的精神呵!”她含笑的说着,我长吁了一口气!
思想又扩大了,经过了第二度的沉默——只听得湖水微微激荡,风过处橡叶坠地的声音。我不能再说什么话,也不肯再说什么话——她忽然温柔的抚着我的臂说:“最乐的时间,就是和最知心的朋友,同在最美的环境之中,却是彼此静默着没有一句话说!”
月儿愈高,风儿愈凉。衣裳已受了露湿,我们都觉得支持不住。——很疲缓的站起,转过湖岸,上了层阶,迎面灿然地立着一座灯火楼台。她邀我到她楼上层里去,捧过纪念本子来,要我留字。题过姓名,在“快乐思想”的标目之下,我略一沉吟,便提起笔写下去,是:“月光的底下,湖的旁边,和你一同坐着!”
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过去的一百二十分钟,憧憬在我的心中,如同做了一场好梦。
20.文章第6节和第11节两次提及西方人的欢歌笑语,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21.请对文章最后一节“独自归来的路上,瘦影在地”的描写作简要赏析。(4分)
22.文章题为《好梦》,请结合文章,说说“好梦”的具体内涵? (4分)
23.文中两位女子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年轻人的心态,请结合全文,说说那时年轻人具有怎样的文化心态。(6分)
2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十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并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


展开余下试题                                                                              
25.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日前惠顾你台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想应聘。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采编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有关材料,如果满意,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4)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答案
1. B(A.琐屑xiè C作zuō坊,气氛fēn D金钏chuàn,筵yán席)
2. A(A:胚胎,偕同 B:缔造C正确 D:墙垣)
3. C(虎视眈眈为贬义词)
4. D(有歧义)
5.D  (A中“归”古义指女子出嫁,今指归来。B中“辛苦”古义指辛酸苦楚,今指身心劳苦。C中“下流”古义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指道德败坏。)
6.B (A中“闵”同“悯”;C中“却”同“恰”;D中“诎”同“屈”)
7.B(A、C、D中名词用作动词;B中名词用作状语。)
8.C(C均为助词,跟它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所”字结构;A第一句为介词,“由于”,第二句为连词,表目的;B第一句为代词“你”,第二句连词,表承接;D第一句介词,“在”,第二句介词,“跟”“和”。
9.B(第一句为判断句,第二句为一般陈述句;A为被动句,C为省略句,D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10.C(应为《奥塞罗》,没有《罗》)
11.B
12.D
13.C
14.(1)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加罪于他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去”1分,“罪”1分,“乃”1分)
  (2)在家乡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
(“见”1分,“是”及判断句式  1分,“彼何罪”1分)
  (3)(这个人)觉得奇怪(认为这件事很奇怪),问其中的原因,说是郭解让他解脱的。
(“怪”1分,“故”1分,“乃”1分)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后,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郭解的父亲因为任侠,在孝文帝时被杀死。郭解这个短小精悍,不饮酒。他小时候阴险狠毒,心中愤慨不高兴时,亲手杀死很多人。他不惜自身来助朋友报仇,藏匿亡命的人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自铸钱、盗掘坟墓,这种事原来就不可胜数。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危急中常常能摆脱出来,就像是犯法遇到了赦免。到郭解年纪大后,就改变操行,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施给别人,对别人怨恨很少。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更加强烈。已经救了别人性命,不炫夸自己的功劳,但他的内心仍然阴险狠毒,突然因为小的怨恨而行凶之事还和以前一样。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威势,和别人饮酒,让人家干杯。人家不胜酒量,他就强迫灌人家。别人生气,拔出刀来刺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生气地说:“凭着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却捉不到凶手。”把尸体扔在路上,不加以埋葬,想借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听到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己回来,把实情全部告诉郭解。郭解说:“你杀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没有道理。”于是放走那凶手,把罪责归于他的姐姐的儿子,就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说了这事,都称赞郭解的道义,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有一个人独自岔开双腿傲慢地坐着看郭解,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郭解的门客想杀了那人。郭解说:“在家乡居住,竟至不被人尊敬,这是我的德行不美好,他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暗中嘱咐尉史说:“这个人,是我很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求免除他。”以后每到服役时,多次轮到这个人,县吏都没有要求他去。这个人觉得奇怪,问其中的原因,说是郭解让他解脱的。这个傲慢的人就袒衣露体向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事,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城中几十个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他们始终不听。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连夜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委曲心意听从了郭解的劝告。郭解于是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很多尊者在这里从事调解,你们大都不肯听从。如今你幸而听从了我的话,我怎么能从别的县跑来夺取人家地方贤豪大夫的权利呢!”郭解于是连夜离去,不让别人知道,说:“暂且不要用我的话,等我离去后,让洛阳的豪士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谨守恭敬,不敢从车进入他们县衙门的办公地方。他到附近的郡和王国,替别人办事,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使各方满意,然后才敢吃人家酒饭。大家因此十分尊敬他,争着供他使用。城中少年和附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来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请求把郭解的门客带到自己的房舍去供养。
15.
16. A(“集合行为”是“群体”行为,不仅是“某些人”的问题,故B项错;“理性”与“非理性”是关于“集合行为”的两种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金陵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