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76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7]
兴凯湖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兴凯湖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卷纸内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璀灿 金刚钻 集腋成裘 苏打(dá) 切中肯綮(qìng)
B、撤销 家具店 真知灼见 哨卡(kǎ) 混(hùn)为一谈
C、演绎 势力眼 源远流长 肖(xiào)像 犯而不校(jiào)
D、贸然 订书机 蝉联冠军 欢谑(xuè) 涎(xián)皮赖脸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小平早就告戒人民,中国要发展,目前还必须实行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B、 他是个固执的主教练,当人们期待这位以构建进攻体系见长的主教练给火箭队带来实质性变化时,他却萧规曹随,完全沿用了前任主教练的打法。
C、北京奥运村是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在硬件上和以往的奥运村平分秋色。奥运村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
D、由于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中国观众对NBA的忠实程度已经超越其他一切体育比赛。因为爱屋及乌,所以和NBA有关的体育用品和品牌都得到了球迷的高度认同。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B、与其他华人导演相对只关注电影不同,张艺谋更多地从事了各种热门的、热闹的、引发公众极度关注的中外歌舞剧、实景山水剧。
C、北京奥运会拉开了帷幕,日本人对此极为关注,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的门票,以方便日本民众前往北京为奥运健儿加油。
D、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流坑那一条条铺着彩色鹅卵石的巷子走过,脚下发出的声响,像敲击编钟。微微闭上双眼,让人思接千载。 ……
① 应着千年古韵一路跌宕流向梦一般的前方
② 那一排排泥瓦覆盖着的屋
③ 不知是状元楼高,还是庶民的檐低
④ 站在至高点俯瞰全村
⑤ 恩江的悠悠波浪
⑥ 酷似麒麟的脊背
A.④③②⑥⑤①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③⑤④⑥① D.⑤⑥①④②③
二、(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 题。
藏书楼,是对我国古代官方机构、宗教寺院、民间团体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建筑物的统称,也是图书主人、学者和书生研读、辑录、考订、校订图书的处所。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其中有一定影响的达1000多座。藏书楼是中华学子的精神家园,它们哺育了一代代读书人,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承担着对古代典籍收藏、保护的重任。在古文献的研究、校勘、刊布发行等方面,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义而言,它是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前身,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严格说来,“楼”应是构架为二层或二层以上之建筑。藏书楼中,符合其制者不少,但多又不以“楼”名之。“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无论是早期用于藏书的山洞、石室、仓房、地窖,还是后来的厅室、平房、经堂、书院,只要是藏书之所,皆可统称为藏书楼。除以楼命名者外,斋、阁、堂、室、居、轩、馆、亭、房、洞等,皆可名之。
浏览完整试题
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时期,官方藏书便已很有规模,有商王室藏书、周王室藏书、诸侯藏书等。商代藏书最有力的实证,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殷墟甲骨。甲骨文献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我国最早的典籍史料。它的集中安放地,可以称之为我国藏书楼之雏形。时至周代,“图书”种类大增。除甲骨文献外,竹木简册、玉版和早期的丝绸类帛书等开始现身,并收藏于“图室”之中。春秋时期,诸侯各自藏书,鲁国收藏周室图书典籍甚丰,“周礼尽在鲁矣”。而私人藏书,作为藏书事业的一个新类型也初见端倪并很快形成规模。
汉代,藏书事业得到极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烽烟四起,给社会文化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宫府藏书,更是首当其冲,屡遭毁损。但各朝统治者都热心搜集图书。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隋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为印书和藏书事业兴旺提供了技术保障,民间藏书家的人数大幅增长。到唐代,万卷以上的藏书家超过以往历代之和。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兴盛,宗教经籍数量扩大,佛道寺观藏书数量亦大增。两宋的私人藏书在我国藏书史上也有过辉煌的一页,藏书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藏书数量之大,均超过宋以前历代总和。明王朝统治近300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迄今所存明代藏书楼虽数量不多,然极具代表性。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便是最好的例证。清代编辑《四库全书》,分七处贮之,官家藏书在我国古代藏书事业上达到了巅峰。
古代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的祖国文
化,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泽及后人。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第3期,有删改)
5.下列关于“藏书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藏书楼,是我国古代民间、寺院、官方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
B.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和功绩是其他国家比不上的。
C.藏书楼,是图书主人、学者和书生研读、辑录、考订、校订图书的楼阁。
D.藏书楼是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前身,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
6.下列不可作为“我国古代藏书的历史非常悠久”论据的一项是
A.商代藏书最有力的实证,是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甲骨。
B.春秋时期,诸侯各自藏书,鲁国收藏周王室的图书典籍非常丰富。
C.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浙江宁波天一阁便是最好的例证。
D.从先秦到清代,古代藏书楼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泽及后人。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取代了藏书楼,藏书楼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
B.两宋的私人藏书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
C.私人藏书作为我国藏书类型中的一种,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D.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兴盛,宗教经籍数量扩大,推动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三、(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年十七,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僚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过,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奉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元徽初,迁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及建平诛,迁左军将军。齐初,为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零陵太守,巳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九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尝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选白《梁书?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 宾:服从,归顺。
B.固辞不受 固:坚持,坚决。
C.常勤劝课农桑 劝:劝说,规劝。
D.行乞疾笃无所归 笃:(病)重。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谦“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和“廉洁”的一组是
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A. B.
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百姓)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
布恩惠之化,蛮僚怀之。 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C. D.
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 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谦年轻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干,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守丧。在客居历阳期间,孙谦亲自耕种来供养弟妹,兄弟和睦,他的为人不仅获得乡里人的称赞,他也因此被江夏王选用为“行参军”。
B.孙谦被提拔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拒绝了明帝要求他带兵进驻的圣旨,不依靠武力威压镇服郡中百姓,而是采取广施惠政、推行教化等一系列利民措施,“蛮僚”纷纷归服,郡境之内安然无事。
展开余下试题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老衰弱,但还是努力处理政事,使属吏百姓都感到安适,就连那内常伤害人畜的老虎也好像受孙谦德政的感化,在孙谦任职期间竟然绝迹,而孙谦离职的当晚,虎又出来伤人。
D.孙谦努力奉行仁义,他的堂兄曾因病寄住在孙谦家中,孙谦出外回家后都要去问候堂兄,当得知堂兄饮食起居状况不好时,就派自己的妻子去照料堂兄。孙谦还收留了行乞病重且无家可归的刘融,并在其死后殡葬了他。
第 Ⅱ卷(共 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5分)
译文:
(2)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厩居焉。(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1 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1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2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4分)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已什么样的情怀?
(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5 分)
(1)白露横江, 。 ,凌万顷之茫然。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2)不抚壮而弃秽兮, ?(屈原《离骚》)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 题。
前 方
曹文轩
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靠在路旁,不知它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类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改变。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新鲜刺激。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于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以来,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并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就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仍然行走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着,把一车人摇得东倒西歪,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他们的心情就一定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中国的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知道,他有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构筑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选自2006年第22期《读者》,有删改)
14.从文中看,“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述。(6分)
15.根据原文,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请解释“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的含义。
(2)请解释“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一句中“家”的
具体含义。
16.从第五段看,“前方”指什么?根据文意,概括回答“前方”有哪些特点?(每条不超过5个字)(4分)
“前方”指□□(每格一个字)
“前方”的特点:
17.从全文看,为什么说“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6分)
六、(15 分)
18.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神奇的“天路”正成为海内外媒体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的战场。“每天要求采访的电话络绎不绝,人手少的时候接都接不过来。”驻扎在拉萨西藏宾馆的铁道部工作人员说。新华社地青海格尔木和西藏分别设立了采编平台,抽调近120名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在一线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报道。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它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一场争夺观众、读者、网民眼球的新闻大战已经开始。
答:
19、(5分)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讨论谎言。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我读过!”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刚送到出版社。
请你为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即幽默,又能委婉地批评学生们是说谎的。(50字以内)
20.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两个句子。(以下三个句子,任选其二)(6分)
展开余下试题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百年期盼,风雨兼程。中国终于迎来梦想成真的时刻——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长卷”徐徐拉开,漫天焰火激情绽放,奥运圣火点燃13亿中华儿女的心。那一刻,中国腾飞,世界赞叹。
博尔特百米潇洒飞越,菲尔普斯泳池狂揽八金,刘春红举重力拔山兮……奥运会上不断刷新的纪录,书写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梦想。
“海外兵团”再次成为内地民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过,民众的观念已经变得开放而包容。11日,郎平率领的美国队以3:2战胜了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队,但是,郎平依然得到国人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33岁的中国运动员张宁,夺得羽毛球女子单打金牌; 38岁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托梅斯库?迪塔在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夺金; 41岁的美国运动员托雷斯连获三枚游泳银牌; 43岁的瑞典运动员佩尔森曾经和中国几代乒乓球国手对阵,今朝又出现在争夺铜牌的赛场……和那些年轻得轻舞飞扬的运动员相比,他们的脸上已经明显出令人心痛的沧桑,岁月无情地在生命上刻下痕迹。
竞赛场上,中国健儿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和崭新风貌令世界瞩目;赛场内外,百万志愿者以他们的亲切微笑和周到服务令世人称颂。
燃烧了16天的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放飞梦想的“鸟巢”,用不舍的温情点亮告别的夜晚,为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D(A璀灿——璀璨,B哨卡(qiǎ), C势力眼——势利眼)
2 .C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用于此不合语境;A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B萧规曹随:比喻后一辈的人完全依照前一辈的方式进行工作;D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3 .C(A “当务之急”与“现在“重复。B项中“从事”的宾语“创作”或“拍摄”缺失,成全残缺。D “是由于”跟“造成的’杂糅。)
4.A.
5.C(“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
6.D(说的是藏书楼的作用与影响)
7.A(至今藏书楼仍有其使用价值)
8.C(劝:勉励,鼓励)
9.B
10.D(“遣”古代指丈夫休弃妻子。该项错在“当得知堂兄饮食起居状况不好时,就派自己的妻子去照料堂兄”,原文是孙谦因妻子照料堂兄不周而把她休弃。)
11.(1)建平王将要举兵(反叛),担心孙谦刚强正直(进谏阻止),/假藉公事之名派孙谦赶赴京城,然后发动叛乱。 译出大意给2分(“/”所分各1分);“称兵”、“患”、“遣(之)”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每次离职,孙谦总是没有自己私有的房宅,/常常向官府借空马棚居住。
译出大意给2分(“/”所分各1分);“去官”“辄”“厩”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12.(1)上阕:春入平原,荠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一派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野春色。下阕:意态悠闲,生活井然,牛栏边角种桑麻,新妇趁闲走娘家——一幅闲适、古朴的村居图。(4分;上下阕各2分,其中“具体句子”1分,“景色”概括1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或“反衬”)的写作手法。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多么希望能为国家出力,但联想到自己罢官的现实,报国无门而年齿徒增的惆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4分;“艺术手法”2分,“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13 .(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2)何不改乎此度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4.①外面世界的诱惑。②出于无奈。③前方的召唤。
15.(1)指人们或由于物质方面的匮乏,或由于精神方面的厌倦,从而产生了心灵上的
焦躁不安。
(2)指人们在心中构建的温馨美好的精神家园。
16.答案:前方指的是目标、追求、理想等(答出其中的一点即可,1分)
特点:①不确定性 ②引领作用 ③激励作用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后两条照抄原文不给分)
17.答案:因为(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一生总在漂泊、流浪,但人又摆脱不了浓浓的乡愁,少不了对故土,对家园的思念,这永久的矛盾注定人生永恒的痛苦。
(2)人一生总在追寻物质家庭之外的心灵归宿、精神家园,但它们往往是不确定的,难以企及的,很多人终其一生精神无所归依,所以人生只能是一场苦旅。(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共6分。)
18.青藏铁路开通 采访记者云集/青藏铁路开通 引发新闻大战。(4分,答案必须包含:青藏铁路(开通)、新闻大战(记者云集),(每个要点1分,表达不能顺,扣1分)
19.例:看来大家对谎言的理解和运用比我高明得多,我真不该昨天才把书稿送到出版社。
[解析]要求既有批评之意,又不直接指错,而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意。
20.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比喻1分,内容1分,语言、书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孙谦十七岁时,豫州刺史选用孙谦为左军行参军,孙谦以处理公事的才干着称。因为父亲去世,孙谦离职守丧。他客居历阳,亲自耕种以供养弟妹,同乡人都称赞他们兄弟间的亲厚和睦。宋江夏王刘义恭听说孙谦的为人,选用孙谦为行参军。孙谦出京任句容令,他清廉谨慎,记忆力强,县中百姓称他明智如神。泰始初年,孙谦事奉建安王刘休仁,刘休仁命孙谦为司徒参军,并向明帝推荐他,孙谦被擢拔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二郡都处在三峡之中,以往常常依靠武力威压镇服郡中百姓。孙谦将要赴任,明帝下令要孙谦招募一千兵丁跟随。孙谦说:“蛮夷不肯归顺,是因为对待他们缺少一定的准则罢了,哪里用得着派兵打仗,耗费国家资财呢!”孙谦坚决拒绝,不肯接受兵丁。到郡之后,孙谦广施惠政,推行教化,蛮僚都纷纷归服,并争着向孙谦馈赠金银财宝,孙谦一一抚慰他们,晓之以理,然后把他们送回去,馈赠的金银财宝一点儿
上一篇:
密山一中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卷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兴凯湖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