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0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7]
07—08(下)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07—08(下)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21分,第Ⅱ卷99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1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罪愆(qiān)       提(tí)防         荒阡古陌(mò)        亢(kàng)旱三年 
   B.金钏(chuàn)      病症(zhèng)    独出机杼(zhù)       乍暖还(huán)寒 
   C.砚(yān)台        饿殍(piǎo)       脍(kuài)炙人口      前合后偃(yǎn)
   D.樵(qiáo)夫       禁(jìn)受      羽扇纶(guān)巾    越俎(zǔ)代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财政资金的投向要瞄准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不是先去锦上添花,而是要优先解决由于某些政策失误,由政府部门自己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B.争论得沸沸扬扬的江苏省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方案几经波折后终于尘埃    落定,新方案更加突出了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C.北京奥运村是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在硬件上和以往的奥运村平    分秋色。奥运村将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居住区、国际区和运行区。
    D.由于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中国观众对NBA的忠实程度已经超越其他一切体育比赛。因为爱屋及乌,所以和NBA有关的体育用品和品牌都得到了球迷的高度认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今年的“两会”上,物价和民生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代表们关于这两个问
      题的提案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我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人数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据统计,截至2007年12
      月底,宽带上网网民总数达1.2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达20%。
    C.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日本人对此极为关注,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的门票,以    方便日本民众前往北京为奥运健儿加油。
    D.2007年汉语盘点活动日前结束,网民选出国内、国际最热字词分别为“涨”、“民
       生”、“油”,其中“涨”字成为国内热字,是因为物价全面上涨的结果。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二个楔子。 
B、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与曲牌不同。元杂剧中每折戏只准用一个宫调,置于第一支曲子前;同一宫调下可有多支曲子。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杂剧的演出包括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唱词一般由一个角色唱。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  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申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  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
世之沦落不偶⑤,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⑤不偶:命运不好。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偶泛洞庭,风涛大作              泛:泛舟
  B. 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        殆:危险   
  C.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鬻:卖
  D.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      曩:从前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但为了赡养母亲,他不得不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    面,以致他不忍再操旧艺,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载着他的母亲一同到了桃源,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文末作者交代了其“投身黄河之岸”的结局。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叙事状物,抒情色彩浓厚。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第 Ⅱ 卷  (共99分)
题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三、(22分)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5分)
  
(2)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3分)
  
9.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雨 霖 铃》 柳永)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江山如画,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3)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凭谁问:                               ?


展开余下试题(《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四、(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自卑像谦恭一样美丽
张宝童
2006年10月,我来到长沙去赴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约会,而我心中的“恋人”就是那座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正当我随着人流,脚步匆匆地扑向它怀抱中的时候,道边一座孤零零的小亭静静地走进了我的视线。它掩映在书院前的一片绿阴丛中,前面湘江碧波滚滚,浩荡北去,后面岳麓群峰巍然屹立,红叶似火。小亭孤独地守望着几株苍老的古柏,岁月的风雨雕刻出它的斑驳,历史的烟云也暗淡了它昔日的异彩流光。那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亭,却有一个令我惊异的名字——自卑亭。在这个崇尚自信,张扬个性的时代,一座小小的“自卑亭”留住了我匆匆的脚步,也留住了我浮躁的心。于是,在层林尽染的岳麓山下,我也用谦逊的砖和真诚的瓦在我轻狂的心中搭建了一个“自卑亭”。
自卑亭的亭名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迩”,近也,“卑”,低矣。其意在说人的道德修养方法,好比长途跋涉,须从近处开始;好比攀登高峰,须从低处开始。从自卑亭再向上走二百多米就看到了山脚下岳麓书院那古朴的院门,就见到那副家喻户晓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从中透出的自信,从中洋溢的豪情,让人油然而生追求与超越的力量。从书院走出,伫立在自卑亭内,远离了尘世的诱惑,挣脱了物欲的羁绊,耳边回响的只有先贤的谆谆告诫:自卑是修养,自卑是进取,自卑是境界。湘水汤汤,翻滚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波澜;岳麓巍巍,高耸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峰峦。从自卑亭到院门这二百多米的路,走过的是从自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又何尝不是一条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呢?我似乎明白了这座书香醉人的院子中为什么走出那么多思想巨人的原因了。伫立在自卑亭内,仿佛行走在历史的画卷之中:昔日芸芸学子身处自卑亭内,俯首自问,孜孜以求;向隅苦读在书院之中,昂首向天,志存高远。
  在金庸的小说中,独孤求败是我的偶像。他一生之中,三把宝剑演绎出武术的精深和生命的玄妙。青年时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中年时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老年时木剑“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追求者的执著和大师的谦恭与自省。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谦逊的品格、勤勉的作风往往被看作是守旧与过时,见到更多的情景是自己站在高高的峰顶,仰天长啸:我为什么这么高,我为什么这么壮,我为什么这样美!其实他不知道高大的不是自己而是脚下的山峰。常常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瑞典前首相,他虽出身泥水匠,但他做泥水匠时是一个出色的泥水匠,当首相时是一个伟大的首相。曾经有记者采访他:“你当泥水匠和当首相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他的回答出乎人们的意料:“感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站在高处而不头晕。”我敬佩他的幽默,更敬佩他的品格,如果人的一生都不头晕,那么就能避免从高处跌落的危险。站在高处不头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
我曾经登上空旷荒凉的幽州台,陈子昂孤独的泪水夹带着唐风宋雨吹进我的生命里来;我也在月落乌啼的寒山寺中侧耳凝听,张继深沉的叹息伴着悠远的钟声,穿越浩瀚的历史,回荡在我心中。的确,生活有时需要我们放低自己的高度,这样我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生命有时需要我们去掉一些浮华的色彩,这样生命的底色才会更纯粹、更迷人,而当狂妄的迷雾遮住我们视线的时候,愚昧的陷阱就会在脚下张开血盆大口。
人的生命很短,人的生命又很长。但我相信灵魂的永存,灿烂的灵魂可以照亮世界上最卑微的生命。而每一个高贵灵魂升华的轨迹也许都有这样的曲线:自卑、谦逊地出发,勇敢地奔向自信,最终超越可怕的平庸。就像伟大的牛顿说的那样:“我只是一个在河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检到了一个贝壳。”然而他怀着谦卑的心,捡到的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贝壳。
(摘自《青年文摘(绿版)》2008年第1期)
11.文中进入“我”的视线的“自卑亭”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6分)
12.文章说“我似乎明白了这座书香醉人的院子中为什么走出那么多思想巨人的原因了”,结合全文,请分条概括此地产生思想巨人的原因。(4分)
13.“人的生命很短,人的生命又很长”这句话矛盾吗?为什么?(4分)
14.文章结尾为什么引用牛顿的“我只是一个在河边玩耍的孩子,偶尔检到了一个贝壳” 这句话?你认同牛顿的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五、(8分)
15.请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内容相吻合。(4分)
  生活是一本书,它饱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以特有的文字告诉了我很多很多……
  它说:生活中,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哦,我明白了:生活中,困扰我们的常常是那些琐细之事。
  它说: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了踩了它的那个人的脚踝上,哦,我明白了:           
                               
它说:对公鸡来说,麦粒胜过钻石;对狗来说,肉骨头便是真理。哦,我明白了:        
                      
    朋友,请珍惜生活这部书吧!只要你不拒绝生活对你的虔诚,用心去领会,生活会告诉你更多更多……?    
16.目前,北京奥运火炬正在全球传递,请你以“奥运火炬”为开头写一段话,阐明火炬传递的意义或作用,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4分)
答:                                                                           
                                                                                 
                                                                                 
六、(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700字。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B (A.提dīC.砚yàn D.禁jīn)
2.C(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用于此不合语境) 
3.C(A“了很高的评价”缺主语;B“与去年同期相比”和“同比”重复;D”是因为……结果”句式杂糅)
4、C(王实甫应为郑光祖) 
5.B(这几个词教材中都出现过,B项的“殆”从词性上可以推断为副词,“几乎、将要”之意)   
6.C(①是说汤应曾从小对音乐有深厚兴趣,⑥是说在墓地旁弹奏琵琶深情地祭奠已亡的妻子,均不能说明“高超的技艺”。含①⑥项的应该排除。其他几项或描述,或衬托,或点染,用多种手法写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
7.C(“桃源人”见到而同情他,然后才“载着他的母亲一同到了桃源”。“投身黄河之岸”也非汤应曾的结局)
8.(1)都来学习他的这些技艺,但没有学得好的,周王为此深感遗憾。汤应曾前往学习,不到一年就学成了(“咸”、“罔”、“以为”、“恨”、“期年”, 译出大意)
(2)我很凄凉地答应汤应曾,给他写传记。五年之后(过了五年),我才能够写好(完成)这篇传。(“越”、“乃”、“克”,译出大意)
参考译文:
     汤应曾是邳州人,擅长弹奏琵琶,所以人们称他为“汤琵琶”。他自幼爱好音乐,听见歌声就哭。后来学习唱歌,唱完又哭。崇祯年间,当时李东垣擅长弹奏琵琶,江对峰继承了他的技艺,名声传播京师。江对峰去世以后,唯有陈州蒋山人继承了他的技艺的妙处。当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队,都学习蒋山人的技巧,但没有学得很好的,周藩王对此感到十分遗憾。汤应曾前往学习,不到一年就学成了。这件事被周藩王知道了,就召见他,把碧镂牙嵌琵琶赏赐给他,让他穿上宫中锦衣,在宫殿上弹奏《胡笳十八拍》,声音高亢凄清,十分动人。周藩王深为赞赏,每年供给米万斛,以供养他的母亲。汤应曾因此在大梁一带非常著名。
    后来,征西王将军招募他到幕府之中,跟随经历嘉峪、张掖、酒泉各地,每逢打猎和阅兵,都让他弹奏塞上的乐曲。有个叫颜骨打的部下,善于作战布阵,他临战的时候.,下令汤应曾弹奏壮士的音乐,然后他才上马杀敌。有一天下雪,(汤应曾)到榆关时,在马上听见觱篥的声音,忽然想念母亲而失声痛哭,于是辞别将军回家去了。
    襄王听说汤应曾的名声,派人聘请他。他在楚地住了三年。有一次在洞庭湖上泛舟,当时风声大作,波浪涛天,摇船的人惊惶失措,汤应曾端坐于船中弹奏《洞庭秋思》,风涛才稍安定下来。船靠岸时?只见一只老孝猿,眉毛胡须都很白了,从水草丛中跳入船窗中,哀声号叫直至半夜。天亮时,(老猿)突然抱琵琶跳入水中,不知到哪儿去了。汤应曾从此失去了心爱之物,就惆怅不再弹琵琶了。
    后来,汤应曾回家探望母亲,母亲还健在,但是妻子已经去世。母亲告诉他说:“媳妇去世的那天晚上,有猿在窗外啼叫,打开窗户又见不到。媳妇对我说:‘我等待郎君不见来到,只听见猿叫,是什么原因呢?我将要不在人世了’只是很久没有听过郎君的琵琶声,如果郎君回来,请他为我在石楠树下弹奏一曲。’”汤应曾听了毋亲的话,心情沉痛哀伤到不能承受。晚上他摆设了酒水,在妻子坟墓旁边弹奏琵琶来祭奠她。从此以后,他变得癫狂放纵,每天沉迷于酒色。正值战乱,他背着母亲在军队里卖食品(给士兵)。
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有桃源人见到而同情他,载着他的母亲一同到了桃源。后来不知道他的下落。
轸石王子说:戊子年秋天,我讨食的时候在路上遇见过汤应曾,已不见他往日穿着锦衣的风光了。第二年,又拜访汤应曾,他用土锅做饭,拿勺子和筷子侍奉母亲。人们都看不起他,我却对他更肃然起敬。汤应曾仰天长叹:“世上很少知音了,等我母亲去世后,我将到黄河一带去!”我凄凉地答应他给他写传。五年之后,我才能写好(传),唉!世道沦落,命运不好,叹息知音太少的人,难道只有汤应曾吗?
9.(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墨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肚子的才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
  (2)“闲”字。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
10.(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2)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3)一片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孤零零,小,斑驳暗淡,朴实无华;(2分)先写自卑亭外观的一般,再写自己的深刻感悟,欲扬先抑,在内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07—08(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