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36
标签:
鲁人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山东省潍坊市光华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10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光华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时量:120分钟 命题人:彭临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2、所有答案均须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难 nàn 责难 问难 非难 排难解纷
B.和 hè 附和 掺和 唱和 曲高和寡
C.哄 hōng 哄动 哄传 哄抬 一哄而散
D.劲 jìng 干劲 刚劲 强劲 疾风劲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装潢 厮杀 绊脚石 事必恭亲 悬梁刺股
B.杠鼎 陷阱 乐陶陶 戛然而止 无尚光荣
C.渔利 经典 势利眼 身体力行 出人头地
D.记帐 卑膝 大杂烩 招之即来 乐不可知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B.巴尔扎克在卷帙浩繁的《人间喜剧》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葛朗台、高老头等还是世界级的典型形象。
C.我市理科状元李志强和文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在讨论问题时,既要有自己的看法,又要注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自命不凡,那是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的。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不知道记者们这样卖力地宣传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确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还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以扩大报纸的发行量呢?
B.必须强调,传染病要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寓言故事《中山狼传》描写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迂腐、软弱,杖藜老人的机智、沉着;而且都描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在一般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喜欢、推崇的东西一定是好的,性能、质量一定是过硬的。这就是崇拜名人的心理。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浏览完整试题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格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迅渐被雅化。
文化的根本性功能足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走“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现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走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6.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
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
渐变成俗文化。
7.对画线句子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
而成的。
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
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
俗。
8.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
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
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2008年天津卷)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展开余下试题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何以易之 易:改变
D.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11.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
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
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 。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 。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琏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答: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3)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4)古之学者必有师。 , 。
五、(12分)
16.给下面一则新闻材料拟标题。(要求用上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 (4分)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广告”在济南市公交车的车体上频频露面,引起市民不满。如今,此类广告已“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宣传,如“为幼儿让座您会得到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它们已经成为公交车车身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三种情景中,或新闻标题,或橱窗标题,或公共场合提示语等都有表述不当的毛病,请任选两种进行修改。(三个都修改了的,只评阅前两个)(4分)
(1)根据我国专家分析,黄河流量近年来正以惊人速度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导致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冰川退缩,冻土层消失,地表水向地下渗透过多。某报对此发表了一篇新闻评述,标题是:《黄河流量锐减 全球变暖主因》。
答:这个新闻标题应该改为
(2)某火车站为了满足广大旅客在春运期间购票的需要,除火车站固定售票窗口外,还增设了临时售票窗口、邮政售票窗口以及网上订票等30个售票点。除此之外,春运期间火车站没有在任何饭店设立售票点。为了提醒旅客不要受骗,火车站在“春运服务台”的橱窗中作了特别提示,标题是:《代售票点 不设任何饭店》。
答:这个橱窗标题应该改为
(3)某商场电动扶梯口提示牌上有这样一则温馨提示:“老人与小孩上下电梯,请由大人陪同,小心行走,注意安全!”
答:这则提示应该改为
18.仿照下边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
例句:我向往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海面上翱翔的海燕,任风吹浪打。
展开余下试题
第(1)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归来的温馨
[智利]聂鲁达
我的住所幽深,院内树木繁茂。久别之后,房子的许多去处吸引我躲进去尽情享受归来的温馨。花园里长起神奇的灌木丛,发出我从未领受过的芬芳。我种在花园深处的杨树,原来是那么细弱,那么不起眼,现在竟长成了大树。它直插云天,表皮上有了智慧的皱纹,梢头不停地颤动着新叶。
最后认出我的是栗树。当我走近时,它们光裸干枯的、高耸纷繁的枝条,显出莫测高深和满怀敌意的神态,而在它们躯干周围正萌动着无孔不入的智利的春天。我每日都去看望它们,因为我心里明白,它们需要我去巡礼,在清晨的寒冷中我凝然伫立在没有叶子的枝条下,直到有一天,一个羞怯的绿芽从树梢高处远远地探出来看我,随后出来了更多的绿芽。我出现的消息就这样传遍了那棵大粟树所有躲藏着的满怀疑虑的树叶;现在,它们骄傲地向我致意,然而已经习惯了我的归来。
鸟儿在枝头重新开始往日的啼鸣,仿佛树叶下什么变化也未曾发生。
书房里等待我的是冬天和残冬的浓烈气息。在我的住所中,书房最深刻地反映了我离家的迹象。
封存的书籍有一股亡魂的气味,直冲鼻子和心灵深处,因为这是遗忘——业已湮灭的记忆——所产生的气味。
在那古老的窗子旁边,面对着安第斯山顶上白色和蓝色的天空,在我的背后,我感到了正在与这些书籍进行博斗的春天的芬芳。书籍不愿摆脱长期被人抛弃的状态,依然散发出一阵阵遗忘的气息。春天身披新装,带着忍冬的香气,正在进入各个房间。
在我离家期间,书籍给弄得散乱不堪。这不是说书籍短缺了,而是它们的位置给挪动了。在一卷17世纪古版的严肃的培根著作旁边,我看到萨尔加里的《尤卡坦旗舰》;尽管如此,它们倒还能够和睦相处。然而,一册拜伦诗集却散开了,我拿起来的时候,书皮像信天翁的黑翅膀那样掉落下来。我费力地把书脊和书皮缝上,事前我先饱览了那冷漠的浪漫主义。
海螺是我住所里最沉默的居民。从前海螺连年在大海里度过,养成了极深的沉默。如今,近几年的时光又给它增添了岁月和尘埃。可是,它那珍珠般冷冷的闪光,它那哥特式的同心椭圆形,或是它那张开的壳瓣,都使我记起远处的海岸和事件。这种闪着红光的珍贵海螺叫Rostellaria,是古巴的软体运动学家——深海的魔术师——卡洛斯•德拉托雷,有一次把它当做海底勋章赠给我的。这些加利福尼亚海里的“橄榄”,以及同一处来的带红刺的和带黑珍珠的牡蛎,都已经有点儿褪色,而且盖满尘埃了。从前,就在有那么多宝藏的加利福屁亚海上,我们险些遇难。 玫瑰花在匆匆开放。从前,我对玫瑰很反感,因为她没完没了地附丽于文学,因为她太高傲。可是,眼看她们赤身裸体顶着严冬冒出来,当她在坚韧多刺的枝条间露出雪白的胸脯,或是露出紫红色的火团的时候,我心中渐渐充满柔情,赞叹她们含着挑战意味发出的浪涛般神秘的芳香与光彩;而这是她们适时从黑色土地里尽情吸取之后,像是责任心创造奇迹,在露天地里表露的爱。而现在,玫瑰带着动人的严肃神情挺立在每个角落,这种严肃与我正相符,因为她们和我都摆脱了奢侈与轻浮,各自尽力发出自己的一份光。
可是,四面八方吹来的风使花朵轻微起伏、颤动,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青年时代的记忆涌来,令人陶醉:已经忘却的美好名字和美好时光,那轻轻抚摸过的纤手、高傲的琥珀色双眸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再梳理的发辫,一起涌上心头。
这是忍冬的芳香,这是春天的第一个吻。
(林光 译;选自新疆大学出版社《世界著名散文精选》,有删节)
19.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上文画线语句的意思。(4分)
20.散文前三段写作者住宅周围静谧的环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极力表达了什么?(4分)
21.作者归来时,最先看到的是什么变化?“我”的出现是谁最先看到?请举例解说。(4分)
22.作者从“玫瑰花在匆匆开放”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表述艺术。(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的效果的美感”。
美,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至上追求。2006年10月6日,他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正式开馆,90岁的他亲昵地称它为“我最亲爱的小女儿”。
他迄今设计了70多件作品,其中文化建筑占到绝大部分,这些作品往往从选址之初就开始引发争议,但最后,贝聿铭总能以建筑之美让批评者收声。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
与这些光荣纠缠在一起的,是业内外的争议,乃至抨击。在这方面,他是很有资本给年轻人上一课的
上一篇:
高中语文必修1试题
下一篇:
辽宁省光明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鲁人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山东省潍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