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58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8]
天全县始阳中学2008/2009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天全县始阳中学2008/2009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2.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得 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h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颠沛(pèi)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āi )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选出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      ) (2分)
A.湖水明净如镜,毫不狼藉。                
B.他腿有点毛病,走路很踌躇。
C小红长得低眉顺眼、乖巧伶俐,很逗人喜欢。 
D.对面的老大爷蹒跚地走来。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域》——小说


浏览完整试题D.余秋雨——《信客》——小说
8.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9.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 根据解释写出成语。(2分)
   (1)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明白。(           )
   (2)表示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 (               )
(3)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               )
   (4)穷困愁苦而颓废、失意。   (               )
得 分 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与理解(25分)

(一)(12分每题各2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1.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2分)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2分)(   )
A、因为“我”不聪明  B、因为他有点“迂”C、因为他爱子情深   D、因为外人不可信
13.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2分)
(1)“迂”解释为:                                                      。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4.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5.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
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6.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3分    17、18题各2分,19、20、21题3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胡章平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展开余下试题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7.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1.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三、文言文(15分  22题3分,其余各题各2分)

  22、默写(任选三题来做,每题1分共3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
话是                            ,                            。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                                 。
(4)夜久语声绝,                            。
 
文言文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2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前行    不复出焉      
 B、寻向所志     眈眈相向
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
25.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①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8.“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还要写呢?请给合实际说说理由。(2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作文(40分)

作文材料: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         
题 目
























500字





600字<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天全县始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