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47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卷
  七(上)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他皮肤yǒu(   )黑,饱经风霜,身穿黑天鹅绒的紧身衣裤,脚登过膝(   )长统靴(   )kuà(   )着深红色的绶(   )带,皮带上插满了手枪;身旁佩着血迹斑斑的短剑,阔软边呢帽上插着一起一伏的líng(   )子;他那面画着骷髅(   )(    )和交叉的枯骨的黑旗飞扬着,耳听得大家在qiè qiè(     )私语……
2、成语填空
     移    化       言耸听     摇摇欲          井然有         惊慌失               
相    并论             教导     烟波浩        走    无路     眼花    乱 
心旷神             雀无声       白    过隙     谈笑风        指手    脚  
不屈不         茅    顿开       无动于         咬文    字    出谋    策 
3、默写
(1)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
(2)潮平两岸阔,               。              ,江春入旧年。
(3)                  ,松间沙路净无泥,                 。
(4)舟已行矣,               ,求剑若此,                ?
(5)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
(6)海纳百川,               ;            ,无欲则刚。
(7)转朱阁,         ,照无眠。不   有恨,                          。


浏览完整试题4、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试为下面一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是: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是:                             
上联:脚下行程千里远,   
 下联:                            
5、“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均出自《韩非子》,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请写下来并告诉我它的出处!(至少两条)4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
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
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
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7、 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3分)

8、这是一幅题为“升级”的漫画,请仔细观察,并简要说说你的发现及给你的启示。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阅读《中秋赏月》回答9-12题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9、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
                                                                               
                                                                               
                                                                               
    10、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


展开余下试题                                                                             
                                                                             
11、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
                                                                                    
                                                                                   
    12、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4-19题
刘老师
刘老师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班主任,第一次见到她不是在学校,而是在我家里,开学前她一户户上门来接受学生的报名,顺便认识学生和学生家长,这样的老师在我的学生生涯中只遇到过这一次。 
  当时刘老师有五十岁左右,矮矮的个子,瘦瘦的,那双眼显得特别有神,她如果板着脸,更是让胆怯的不敢正视。刘老师的普通话很标准,着实替我们这些南方人矫正了许多普通话的不标准发音。 
  刘老师一身正气不信邪,在学校里敢说敢做敢管。那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许多老师还不敢理直气壮地教学生念书,更不敢大胆地管理学生。但是她不怕,全校开大会,有学生在下面说话,她当着全体师生的面训斥那个讲话的学生,所以大家都有点怕她。其实她并不是学校的领导,也不是什么干部,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刘老师上课很有特色。有一次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在查字典时,发现字典上对某个字解释的意思与课文上对不上号,所以就空着没有写。刘老师启发我们说:“字典上的意思与课文上对不上号,说明你们在查字典的时候还是动了脑筋的,但是这还很不够。当你们发现第一个解释对不上号的时候,为什么不继续查字典,直到把它搞清楚呢?在很多汉字后面,有许多种意思的解释,只要你们顺着一直查下去,就一定能找到与课文上相吻合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追根究底,要把问题彻底搞清楚才停止,不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刘老师的这番教诲,不但使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还使我后来从中领悟出了非常有效的日语和英语的自学方法。 
   刘老师的教学不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教材,更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为此她建议我们在课外要多阅读课外读物。当时还在文革中,许多书是禁书,图书馆也不开放,刘老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建议我们每位同学将自己家里的书,不管什么书,都拿到教室里来,建成一个班级图书室。这使我们阅读了大量当时被禁止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水平。 
  大概是在初二的时候吧,全校举行过一次作文比赛,我们班上有两位同学的文章入选。在对这两位同学的文章进行评讲时,她让我们先来说一说哪一篇更好。这两篇文章中,A篇内容比较简单,说一位同学去买盐,售货员将一斤装的当成半斤装的给了他,他回家后才发现错了,于是将多拿的盐退了回去。B篇内容比较丰富曲折,说一位同学捡到一枝钢笔,很喜欢,就悄悄地留下自己用了,结果越用越喜欢,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他忽然良心发现地想到,那个丢掉钢笔的人一定也非常喜欢吧,现在没有了,一定很痛苦。想到这就把钢笔交给老师,并找到了失主。我们听了之后都说B文章写得好。但是刘老师的结论与我们的相反,她说,“一篇文章的文采固然重要,但一篇文章的思想更加重要,B篇文章的作者,在捡到钢笔时不是首先想到失主,而是首先想到自己用,这在思想性上就无法与A篇比较。文贵曲,但并不是说越曲越好,尤其是你们目前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首先应该将文章写通顺,然后才谈得上进一步的提高。” 
   当时教育改革,小学只上五年,初中只上两年,所以两年后我就只好非常惋惜地离开了刘老师。但在心里,我是一直记得、并感激着刘老师的,尤其是她给我的许多学习上的启发,不但将伴随我一生,我还要传给我的孩子。
13、文章一共写了刘老师的几件往事?各用一句话简单概括。
                                                                               
                                                                             
                                                                             
                                                                              


展开余下试题14、你喜不喜欢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如喜欢,喜欢她什么;如不喜欢,不喜欢什么?说说你的具体感受。
                                                                           
                                                                            
                                                                  
15、体会刘老师指点学生查字典的一段话,谈谈刘老师的教学有什么特色。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