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32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2]
江苏版语文必修一期中试卷
  宁波四明中学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卷(30分)
一、语言知识题(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字形、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发轫(rèn)   打夯(hāng)   悲怆(chuàng)     百舸(gé)争流
B、不啻(chì)   啮噬(shī)     戕(qiāng)害      引吭(háng)高歌
C、慰藉(jiè)    迷惘(wǎng)   犄(jī)角          翅膀甫(fǔ)健
D、恣(zì)意     赭(zhě)色    饿桴(piǎo)       安土重(zhòng)迁
2、选出填于空格处恰当的一组(    )
(1)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________特深
(2)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________,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
(3)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________和复苏。
(4)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________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A、铭刻  疲乏  召唤  入木三分           B、铭记  困乏  号召  举一反三
C、铭刻  疲乏  召唤  举一反三           D、铭记  困乏  号召  入木三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入世以后,消费者的选择权将会更加丰富,仅仅通过现有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更加捉摸不定。
 B、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刘红伟,潮阳区文化馆朱君兰等人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C、像这样大规模、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形式在全国中等学校里是凤毛麟角的。
D、郑州市城建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在市区段的107国道上再建三座大型立交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两边的墙壁上。
   D.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5、选出下列对叙述错误的一项(    )
A、《劝学》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代表作。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作者江河,北京人,中国当代诗人,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
C、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的赫尔曼•黑塞,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习了他的读书随笔《获得教养的途径》。


浏览完整试题D、《十八岁和其他》《想北平》《神的一滴》的作者分别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台湾作家杨子和美国作家梭罗。
6、选出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    )
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其中的“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词按长短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
B、《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
C、《赤壁赋》的“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记”表明了文体。“赋”是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记”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D、《江南的冬景》与《西地平线上》均是叙事抒情散文,体现了自然的纯美,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培养我们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7、选出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峥嵘:喻超越寻常,不平常           激扬:激浊扬清
B、摭拾:拾,捡                       啮噬:咬,喻折磨
C、商榷:商讨                         不啻:如同
D、静谧:安静                         桑梓:桑树
8、选出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1)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2)木直中绳  中:合乎
B、(1)是故圣益圣  益:更加                (2)圣人无常师  常:平常
C、(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快,洪亮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D、(1)作《师说》以贻之  贻: 赠送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及:比得上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目。
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达90多立方米,重30多吨。后来有了半导体,造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少了。但这种集成电路小型化已接近极限,要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储存量和运算速度也越来越难。 
由于计算机最基本构件是开关元件,于是专家们设想,假如有机物分子也具备“开”、“关”功能,岂不可以造出“有机物计算机”吗?后来,科学家发现,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及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都具备“开”、“关”这两种电态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讲,只要用半醌类有机化合物或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就能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的计算机。人们把它们称之为“生物计算机”或“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它的优点:一是密集度可达现在集成电路的10万倍;二是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件的1000万倍以上;三是这种由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也同一般生物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出了故障可以“自我修复”,所以它的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四是生物元件是用化学能工作,所需能量很少,不存在元件发热问题。 
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1983年11月召开了专门学术会议。对生物计算机的研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研讨。日本此项研究由“未来电子仪器科研协会”和通产省进行指导。英国也拨款3000万英镑用于此项研究。 
目前,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处于初始阶段。专家预计,21世纪初叶可望有突破性进展,并使数字计算机产生新的功能。无疑,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9、从上下文来看,文中第二段“从理论上说”的意思是(   )。 
A、设想合乎计算机和有机化合物的“开”、“关”功能原理。 
B、理论上已经解决了问题,现在正在研制。 
C、从理论上说可行,而实际却办不到。 
D、已经建立了相关理论,现在正在向实际运用发展。 
10、“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的原因是(   )。 
A、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B、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 
C、生物计算机具有一般生物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D、生物计算机所需能量很少,供一点能量就能长期运转。 
11、“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的意思是(   )。 
A、生物计算机的功能超过了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次革命性变化。 
B、生物计算机的出现将改变计算机的理论,是一次革命性变化。 
C、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将在计算机理论和研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D、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将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后计算机的一次飞跃。 
12、下列说法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发展前途了。 
B、生物计算机和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C、生物计算机出了故障可以“自我修复”,因此不会损坏。 
D、目前,生物计算机已成了科研热点,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三、(6分,每小题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展开余下试题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3、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拘于时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4、选出“乎”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5、选出对活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行进)
B、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朋友)
C、正襟危坐(正:使……端正)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西边、东边)
                第二卷(90分)
四、按要求做以下题目(27分)
16、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正襟危坐    (             )      ②虽一毫而莫取       (         )
③苟非吾之所有(             )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17、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
①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肴核既尽,杯盘狼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18、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名句(11分)
鹰击长空,______(1)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2)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师者,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
爱其子,_________(6)____________;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其声呜呜然,________(7)_______,_______(8)________。
露从今夜白,_______(9)________。
_______(10)________,游子身上衣。
_______(11)________,诲人不倦。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做题(6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段,按要求做题(12分)
前  方
曹文轩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子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1]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间)“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严(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展开余下试题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20、文章第9段写到“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这里的“家门”的“家”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家可归”的“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认真阅读文章2—8段,概括“人”为什么会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请分条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2、文章第10段结尾说“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文字表达不少于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应用(11分)
23、请将所提供的短语填入字母标注的空白处,要求前后内容协调一致。(只写短语序号)(4分)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成员企业。中建五局制订的管理方针是:规则无上,____A_____;追求无限,___B______;地球无双,___C______;生命无价,_____D____。
①圆健康人生  ②做守法企业  ③创精品工程  ④建绿色家园
24、请以“人生如登山”为第一句话,扩展成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要求:语言简练,包含哲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请找出下面语句中最应该删去的三个词。(3分)
由于在欺诈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的,所以各国法律都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可以建议撤销合同或可以提出合同无效。
应该删去的三个词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七、作文(40分)
26、材料:
人以万物之灵自诩,素来看不起其他动物。其实,人除了脑袋和手比动物灵光外,在很多方面都逊欲动物:论视力不如鹰;论嗅觉不如狗;论力气不如大象;论勇猛不如老虎;论敏捷不如羚羊;论耐力不如骆驼;论飞行不如鸟;论游泳不如鱼。这些与生俱来的本事固然没法学,但动物还有不少优良习性,则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要求:
     用“以动物为师”做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命题人:宋桂荣
                                                    校对人:史琦
                                                    考试时间:120分钟
宁波四明中学             高一语文期中答题卷
第一卷(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二卷(90分)
16、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正襟危坐    (             )      ②虽一毫而莫取       (         )
③苟非吾之所有(             )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17、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
①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肴核既尽,杯盘狼籍。____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版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