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52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2]
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与强化训练
人教版初中语文期七年级(上)
期中检测与强化训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共4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3分)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A.奢(shē)望 啜(chuò)泣 猝(cù)然 泯(mǐn)灭
B.禀(bǐng)告 慷慨(gài) 雏(chú)形 茁(zhuó)壮
C.诱(yiòu)惑 冉冉(rán) 玷(diàn)污 濯(zhuó)洗
D.伫(chù)立 厄(è)运 澄(dèng)清 邀(yāo)请
3.根据语境,在括号里给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紫色的pù( )布遮住了粗壮的盘qiú( )卧龙般的枝干……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花cāng( ),那里装满生命的酒niàng( ),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4.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绝处逢生 专心致志 玲珑剔透
B.回味无穷 坚忍不拨 问心无愧
C.理所当然 繁弦急管 抖数精神
D.多愁善感 温故知新 见贤思全
5.试将下列广告语还原为规范的成语。(4分)
A.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 )
B.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 )
C.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 )
D.万室俱备(某房地产公司广告)( )
6.对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B.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C.忍俊不禁:忍不住地禁止。
D.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校开展了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屋子里放着鲁迅曾使用过的东西和读过的书籍。
C.通过读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否认李老师的课在全校是出类拔萃的。
8.把下列诗句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4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笔枝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浏览完整试题
9.填空。(7分)
(1)孔子,名丘,字 ,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老舍原名 ,字 ,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话剧 等。
10.默写。(6分)
语文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精神无比丰富。聆听孔子的教诲:“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诵读曹孟德的诗句:“ ,志在千里; , ”,我领略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常建清晨进入古寺,我享受了“曲径通幽处, ”的清幽宁静;随白居易漫步西子湖畔,“ ,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致,让我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7题。(20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1.甲文出自 写的《 •闲情记趣》一书,作者字 ,是我国 (朝代)文学家;乙文选自《 》。(5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虫蚁为兽/仁以为己任
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人谋而不忠乎
C.故时有物外之趣/温故而知新
D.故时有物外之趣/择其善者而从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细察其纹理(细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话)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C.驱之别院(赶、驱逐)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此,这)
D.徐喷以烟(慢慢地) 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5.根据甲、乙选文意思,写出现在常用的四个成语。(2分)
、 、 、
16.选出对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明了新旧知识的关系。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应该有良好的修养和宽广的胸怀。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人不必虚心求教,博取众长。
17.当你看到天上的月亮时,会引发怎样的思绪?请给你的想象安上翅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想到的内容。(3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1题。(12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8.甲文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春风,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从
写春风的芳香;从 写春风的和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乙文写济南的冬天山上的小雪,则主要从 的角度描绘。(3分)
19.散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收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品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0.乙文中画线的“这样”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2分)
21.调动你的知识积累,分别写出含春风、春雨、冬雪意思的诗词名句。(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2~24题。(8分)
一次地震灾难,不仅没有扰乱国人的心绪,相反,他们凝聚得更紧结,偎依得更绵密,这是灾害这个魔障自身也没有料到的另一种效应。平常在安如泰山的平静生活中,我们似乎有了太多的怨尤:崇高缺失,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等等,可就在5月12日14时28分的一刹那,竟然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 ,绽放了那么多 ,引爆出那么多感动,以致让我们感到一生都没有流淌过如此多的泪水。我甚至觉得哪一幅图景都能进入人类不朽的雕塑,哪一个故事都能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撼动的遗产。当看到谭千秋老师为保护自己学生的生命壮行图时,我再也忍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我感到谭老师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荣誉、骄傲和自豪,面对谭千秋式的英雄,我们不能不对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更加巨大的希望和信念。
同样让人感动的是,在汶川以外的辽阔疆域,与英雄同等耀眼的各类善举,正在把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境界,提升到让我们自己都感到自己是活得越来越高贵了的境地。当一个穿着并不体面的农民工,把皱皱巴巴的十元钱,同一个知名人士的一捆钱,一同塞进募捐箱时,我们感到的是同样高尚与体面的灵魂。感动在天涯海角,感动更在邻里身边。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单位的一个女孩,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举行了婚礼,当场宣布,将收入的礼金捐献灾区。两万元也许在今天并不撼人心魄,但两万元却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质地、生命高度和人性深度,顷刻间,我感到这是我见到的最美丽的新娘。灾难是无情的,但灾难也能成为人类净化自己、校正自己、超越自己的衡器,“5•12”大地震,使我们对自己的祖国树立了信心,对自己的民族树立了信心,甚至对自身也树立了信心,这就是悲剧演进中的升华。
展开余下试题
22.这篇文章原题为《尊严与信念》,你以为节选部分的内容,可以用 作题目较合适。(2分)
23.请你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24.文中列举了好几件震撼人心的事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举一个你所知道的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4分)
 
上一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与强化训练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