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92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9]
高二第三册第五单元试题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铿然(kēng)   殆尽(dài)    石穴罅(xià)  泣下沾襟(jīng)
  B.仇雠(chóu)  贿赂(lù)  请其矢(shǐ)     桴止响腾(fú)
  C.寺僧(sēng)  窈然(yǎo)    为国者(wèi)    日削月割(xiāo)
  D.庐冢(zhǒng) 钟磬(qìng)  暴霜露(bào)    盛以锦囊(ch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颠覆   抱薪救火   仓皇东出   金壁辉煌
 B.荆棘   深思慎取   惮精竭虑   涵淡澎湃
 C.锦囊   忧劳兴国   大放厥词   胜券在握
 D.绝壁   声如洪钟   相儒以沫   凤毛麟角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随着岁月的     ,他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了,古铜色的面庞,犹如深秋里沟壑纵横的山谷。
②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      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③今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同等    。
④他是个直性子的人,说话总是快人快语,      明白,从不拐弯抹角。
A、流失   法治   学历   简洁       B、流逝   法制   学历   简截
C、流逝   法治   学力   简捷       D、流失   法制   学力   简捷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陈泰康农科小组”的同志们为改造黄河故道盐碱池,筚路蓝缕,舍家忘我,一干就是5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B、季岚峰违规操作是要批评的,但他自尊心特别强,又是初犯,批评时不要太尖锐,隔靴搔痒点到为止就行了。
C、王毅和焦大平是“紫云英”男篮的两个主力队员,他俩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世界杯前表示,“这是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辩出来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她恪守心灵的宁静,饱含深厚的激情,用笔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心田,同时耕耘着人类将要荒芜的心田。
B.去年1月英国珀斯发生大水灾,持续不断的一天大雨后,一个遇难者正在电话间打电话求救。


浏览完整试题C. 他两人一个刻苦用功,一个贪玩成癖,成绩自然相差悬殊很大,要缩小这一差距,非下苦功夫不可。
D.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有关组织对他们的双休日是该好好关心一下了。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就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八月己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恐老生不出战,乃将数骑先诣其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者,以激怒之。老生果怒,开门出兵,背城而阵。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7.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引师趣霍邑                  趣:开往 
B.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            仗:兵器 
  C.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            发:拿出 
  D.及将旋,谓左右曰                旋:凯旋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率兵略徇西河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①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遇小敌即班师                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①收群盗以图京师              ②作《师说》以贻之 
9. 下列各项都表明李世民“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 
①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②折节下士,推财养客 
③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④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⑤冲断其军,引兵奋击                  ⑥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 
⑦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⑧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A.①⑤⑦        B.①②④         C.②⑥⑧        D.③⑦⑧ 
10.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李世民善于收买人心,十八岁时就领导了李氏集团推翻隋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卓越的才能。 
B.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 
C.选文赞美了李世民青年时期的英雄事迹;曾巩的评论强调了唐太宗是唐朝所有的皇帝中最突出的,其治国状况也是最隆盛清明的。 
D.曾巩在评论中对李世民极为推崇,认为古代的帝王是圣明的,而唐太宗的功绩与他们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翻译(共10分)
  1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1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3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4.以地事秦,      ,    ,火不灭。
 15.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1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
 17.夫夷以近,     ;险以远,      。
18.忧劳可以兴国,         。
 19.祸患常积于忽微,         。
五.诗歌鉴赏
2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中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分)
        答:                                                        
                                               。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4分)
      答: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A  7.C(应为“放下”。悬门是城门外层的闸门,平时悬起,敌人攻城时放下,以加强防御) 8.A(A乃:①副词,就;②判断动词,是;B何:疑问代词“什么”;C即:副词,就;D以:连词表目的,“来”) 9.B (③从侧面表现李世民善于收买人心;其他都是表现其军事才能) 10.D(不合原意,应为“唐太宗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三.略  四.略
20.(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1分);“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1分)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1分)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3分)
【译文】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高祖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起义。经常纡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起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大军又向西进发到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来抵抗起义的军队。恰逢雨下了很久,起义军的粮食已经用尽,高祖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再来谋划以后的起义。太宗说:“本来我们举兵起义,是要来拯救苍生的,应当先进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小的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我们起义的人很快将解体。回去守住太原区区一个城,这也只是当强盗而已,又凭什么能自我保全?” 高祖不采纳他的意见,急忙命令军队撤退。太宗于是在帐外哭泣,哭泣的声音在帐内也能听到。太祖召见他,问他原因,太宗回答说:“现在我们凭正义的名义起兵,前进作战就一定能胜利,后退回去就一定解体。我们的军队解体了,又有敌人在后追击,死亡很快就到了,因此悲伤。”太祖这才领悟,不再要求退兵。、八月已卯,雨停了,高祖率领军队向霍邑进发。太宗从南园率领两骑兵从险峻的山坡上冲下来,从中间冲击斩断隋朝的军队,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随军放下悬门,老生拉着绳子想把悬门拉上去,被太宗军队斩死,于是平定了霍邑。 
义军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争相奔来归顺义军。太宗请求让起义军入关,攻下永丰仓,发粮食来赈济穷困贫乏的人,收服关内各路盗贼来谋求进军京师。高祖认为他的计策很好。不就平定了京城,高祖辅佐政务,被授予唐国内史的官职,改封为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又被封为右元帅,统领十万军队,占领了东都。等到要凯旋的时候,太宗对手下的人说:“贼军见我们回去,一定会追赶我们,我们要多处伏击来等待他们。”不久隋朝将领段达率领一万多人从后面赶来,经过三王陵的时候,伏击着的唐军出来攻打他们,段达大败。高祖称帝,任命太宗为尚书令,进而封他为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开始他在唐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战攻打仁杲……仁杲请求投降。不久各将领来贺喜太宗,趁机问他:“当初大王在郊野大战打败了敌军,可是敌军的主帅还占据着城池,大王您没有攻下城池的战具,只是带领骑兵追逐,也不依靠步兵,就一直迫近城下,大家都怀疑您不能攻破,可是竟然攻下了那城池,是为什么呢?”太宗说:“这是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逼迫他,使他的计策来不及展开,因此攻克它。如果不赶快追赶敌军继续攻打,那么城池就不能攻占了。这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谋划,各位都看不到(这一点)吗?”各大将说:“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取代隋朝的是唐,唐朝更换了十八位君主,统治将近三百年,治理最清明的没有比得上太宗做皇帝那个时候。(他)屈折自己,听从劝谏,心地仁厚,爱惜百姓。有统治天下的志向,有治理天下的才干,又有将天下治理得清明的效果,但是又因为他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所以还不能和古代贤能的帝王并称,不能称为统治最好的时候。 (60.222.234.15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高二第三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