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22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2]
2008-2009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苏州园林测试题
《苏州园林》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轩榭( )重峦( ) 叠嶂( ) 丘壑( )嶙峋( )( ) 池沼( )斟酌( )镂空( )蔷薇( )着眼( )称心( )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 自出新裁 B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治宜
C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 D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其自然
3.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B嶙峋:高大的样子。 C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小屋。 D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追求( )配合( )玲珑( )赞叹( )单调( )斟酌( )忽略( )自出心裁( )
5.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赏 观赏)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 艺术)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 )画,而不是( )画。(美术 图案)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赖 依靠 依傍)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忽略 忽视)
(6)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者注意( )美。(图画 图案)
(7)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闲适 舒适)
(8)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 )美。(图案 图画)
6.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 。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阅历: 。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斟酌: 。
(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
7.填空:
(1)《苏州园林》是现代作家 写的一篇 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用高度 的语言, 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 ,又用生动而具体的语言,从各个方面 出一幅幅画面。
(2)苏州园林源远流长,近的四五百年,远的上千年, 全国, 满世界,现存园林近二百处。苏州园林的 和匠师们将大 的景物,根据他们的艺术 和对美的追求,概括、提 ,创造出富有诗 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艺术品。
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常说, ;其实未必如此。我市第二皮革厂最近生产了一种仿皮轧花书包,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一只才卖12元呢!
A价廉很可能物也美 B价廉就不可能物也美 C价高必定物美 D价高未必物美
9.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浏览完整试题
10、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11、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 ,你也就选择了 。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化合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二.阅读下列段落,回答文后问题:
(一)(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阅读选文,联系全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是 ,属于 类型的说明文。
2.用“-”线画出(1)(2)段的中心句。
3.(1)段中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
4.(1)段中“()”处应填“鉴赏”还是“欣赏”,说明理由。
5.若将(1)段段末“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效果有什么不同?
6.(2)段结构特点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7.(2)段中“务必使浏览者……完美的图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从全文看,与下面说明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8.(2)段中“务必、无论、总是、一切、决不”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9.(2)段中画线词“败笔”原指写字、绘画中写的不好、画的不好的一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改为“有毛病的地方”?
10.(2)段最后一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图中”运用了引用和( )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州园林 的特点。
11.“自出心裁”的意思是 。
12.把“映衬、布局、配合、层次”这四个词分别填入本文的括号内。
13.“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这个句中的两个加点词的位置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
14.语段中“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的“他们”指 ;“愿望”指 。
15.语段采用了 这一说明方法。
16.本语段选自《 》,作者 。
17.写出第二段文字的大意。
18.这两段文字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中心。
19.“图画”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起总说的作用。 B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C“图画”两字贯穿全篇,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D起游园林的向导作用。
20.正面能表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采用的角度的一项是( )
A作者亲身的感受。 B设计者和匠师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的统一。
C、游览者亲自体验到的感受。 D、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感受。
22、引用游览者的话的作用是( )
A三提“图画”。 B进一步介绍园林。C证实作者的评价。D为了强调共同点。
23.这一语段的几个“讲究”与下页几段文字的分说是什么关系?
2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败笔: 实感:
25.第二段第三句中四个“讲究……”的短语是对苏州园林的 进行具体说明的。
26.文中表示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是第二段的第 句。
27.第二段第四句中的“一切”和“决不”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28.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是 、 。
(二)(1)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②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是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控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2)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都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展开余下试题
1. 两段选文的说明对象不同,两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2.(1)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 和 ,目的是突出 。
3.(2)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 。
4.设计假山的关键是 。假山的特点是 。
5.将“技术”和“艺术”填入②句中的括号内,说说为什么不能颠倒?
6.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1) ,(2)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8.“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是对什么特点的概括?
9.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
、 、 。
10.(2)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 线画出。
11.⑨句中加点的“那”指代 ,“这”指代 。
12.④句中“大多”含义: 。⑦句中“决不雷同”中“雷同”可否换成“相同”? 。⑨句中的“也”说明了 。
13.概括第(2)段内容的是哪一句?
14.语段中写完园林中的池沼,共展现了 画面。分别是 、 、
、 。
15.下面有四组句子,哪组中加点词词意相同?选出来( )
A 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B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你们要攀登到科学的顶峰 制台年纪愈高,阅历却很深
C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D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这个人有三十多岁模样 引用原话要用引号
16.假山的特征是( )
A艺术性很强 B样式各不相同 C有真山的情趣 D可以攀登
17.池沼的布置安排特点是( )
A因地制宜 B有景物相配 C任其自然 D具有画的效果
18.介绍与池沼有关景物的设计,说明顺序是( )
A由主要到次要部分 B由水上到四周再到水中
C由全局到局部 D由设计的艺术到作者的评价
19.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总,后分,再总 D前后照应,互为映衬。
20.文中一个“活”字起什么作用?
21.第(2)段第⑨句冒号的作用是 。
22.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
23.第(2)段中有两句话相互呼应,意在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性,把这两句话写出来。
24.这段说明的对象是 。
25.第(1)段中四句话的顺序是混乱的,请你重新排列(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26.第(1)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27.第(1)段文字中“自然之趣”的“趣”指的是( )
A趣味 B兴趣 C乐趣 D情趣
28.第(1)段文字是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 特点来写的。
(三)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a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b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c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段文字选自《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
2.“嶙峋”的意思是 。
3.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
4.下面是对上文的分析,请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各句后的括号里。
A描写,作正面描写 B举例,说明 C提出说明分析重点 D描写、议论,作反面说明。
5.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的“画意”是宾语。( )
(2)“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的主语是“盘曲嶙峋的枝干”。( )
6.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7.这段文字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作比较 B举例子、打比方 C打比方、作比较 D举例子、下定义
运用的说明方法共有 、 、 、 。
8.“俯仰生姿”的含义是( )
A高低相配,互相呼应,错落有致。 B高树低头,矮树抬头,各有风姿。
C高树低树,随风摇曳,姿态美丽。 D高的高,矮的矮,漂亮极了。
9.“珠光宝气”的含义是( )
A花朵十分华贵美丽 B花朵像珍珠宝石一样闪现美丽的光辉。
C花朵像贵妇的头饰 D珠子一样的光芒,宝石一样的灵气。
10.“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是( )
A议论,点出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 B说明,告诉这样设计的艺术目的
C叙述,表明这样设计的艺术感受 D描写,突出这样设计的艺术魅力
11.这段文章说明的顺序是( )
A总说-分说 B分说-总说 C总说-分说-总说
12.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13.本段说明的特征是什么? 。
14.给本段划分层次,选出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5.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①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②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
16.这段话的结构特点是 。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和 。
17.“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试谈谈你的看法。
18.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所说的“画意”?
A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B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
C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D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樵声(耦园城曲草堂)
E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天平山范公祠)
19、“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20本段说明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角度有所不同,②③句从 面说明栽种,而 ④句从 面说明修剪,④句说明方法是 和 。
展开余下试题
21、“这是不足取的”中“这”指代 。
22、⑤⑥句的说明方法有 、 、 。
(四)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的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怕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不隔”指的是 ,“界”指的是 ,“未界”指的是 。
2.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 、 ,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
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 这一特征(用本段语句回答)。
4.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作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 ,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 。
〖迁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奉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开长楼。循楼而去,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迭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是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秋册是个园假山艺术的顶峰,具有北方园林雄奇瑰丽的色彩,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堆迭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四排风洞,使不寒而觉寒。
1.扬州个园的特征是什么?
2.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与《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按顺序写出游扬州个园的动词。
步入→ → → → → →
4.介绍“秋山”时,着重写了它什么特点?用简单准确的词语概括出来。
5.“冬景”一段中,“冬景”由哪些部分组成?怎样总写“冬景”的特征?分别介绍时又怎样突出了“冬”的特点?
《苏州园林》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略 2、C 3、B 4、追寻、搭配、精致、称赞、单一、推敲、忽视、别出心裁 5、鉴赏 艺术、技术 图案、美术 依傍 忽略 图画 闲适 图案 6、(1)标本:样本,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的地位,价值。(2)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3)斟酌:考虑事情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4)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7、(1)叶圣陶 说明 概括 综合 特征 勾画 (2)远 长 闻名 誉 设计 自然 趣味 炼 情
二、1、苏州园林 整体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事物 2、中心句:第一段是“苏州园林是我国……标本”。第二段是“务必使游览者……完美的图画”。 3、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4、“鉴赏”是鉴别欣赏的意思,有比较之意。 5、原文强调的对象是苏州园林。 6、B 7、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给人以整体印象,是全文说明的中心。“四个讲究”概括下文分说的四点内容,和下文一一照应。 8、突出强调苏州园林是一幅完善的图画的特征 9、这里指建筑中不足之处,照应上文的“图画” 10、举例子、完美图画。 11、独自精心创造创造(或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12、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13、原句突出苏州的园林多,而自己到过的园林少,换后意思相反,不合作者原意,所以不能互换。 14、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 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5、列数字 16、《苏州园林》 叶圣陶 17、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并用四个“讲究”概括下文的分项说明。 18、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9、C 20、B 21、CD 22、C 23、总分 24、(1)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3)败笔:不的布局与景观。(4)实感:真实感受。 25、特征 26、② 27、表达意思严密、准确,说明园林每一处,每一点上都能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毫无例外。 28、排比 引用
(二)1、两段之间有联系,都是共同说明苏州园林“完美图画”的特征 2、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和我国古代宫殿到现代的一般住房相比 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称,讲究自然之趣 3、①‖②③④……○11 至于池沼 4、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具有艺术性(是一项艺术) 5、艺术 技术 强调是艺术,不仅是技术,递进关系 6、A 7、(1)大多引用活水(2)很少砌整齐的石岸 8、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9、分类别、摹状貌、举例子 10、“又是入画的一景”和“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1、指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12、指绝大部分,并非全部,留有余地,符合实际。“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换后不准确。“也”说明园林成为一幅画是各部分设计的总目标。 13、语段第一句。 14、四个画面。宽畅的池沼、河道模样的池沼、池沼的岸任其自然、池沼中的植物或鱼 15、B 16、C 17、A 18、B 19、A 20、突出池沼的特点 21、解释冒号前的内容。 22、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 23、“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
上一篇:
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下一篇:
2008-2009第一学期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九年级期中考试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2008-2009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