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37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2008-2009年九年级语文试题
  2008-------2009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本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拟题人:李军民)
一、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 21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慰藉      拮据        汲取xī     媲美bì
B.莲漪      繁衍yán    叱咤zhà    窥探ɡuī
C.凌驾       萧索       栈桥jiàn   稽首jī    
D.玄虚        狩猎      呵责hē       琐屑xiè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4 分)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  ① (曲折   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别人的是拥有一张 ②(从容不迫   从容自如)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     
             ,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选自《 读者》 2008年第10 期,有删改)
(1)文中①② 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 分)
     ①                ②               
(2)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补写出第二节中的一句话。(1分)
                                                                         
(3)请修改文中画曲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4. 3.名著阅读(3 分)
《水浒传》中有个人物,他的身上,似乎有《三国》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如张飞,身手如赵云,一开始忍辱求全的性格象刘备,这个人是           ;(1分)请将下面与他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2分)


浏览完整试题⑤误闯白虎堂  ③刺配沧州道   ②棒打洪教头 ④大闹野猪林  ①雪夜上梁山
4、语文实践活动(4分)
紧张的考试即将结束,同学们都想假期放松一下,而旅游不乏是一种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假日旅游专线。请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话,向学生推荐一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吸引力,不少于40字,含标点。(4分)
5.默写古诗文名句。(8 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②            ,君子好述。(《诗经.关雌》)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⑥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 19分)
(一)(10分)
马说
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⑶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3)策之不以其道 (      )(4)执策而临之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二)(5分)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 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 身岂能常存 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6ng)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所亲或规之.(     ):⑵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上以无隐,益重之
11.这段话的论点是.                                    (1分)
(三)(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_____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 
13.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4 至18 题.( 12 分)
理解,是心灵的花朵
   ①谁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理解,就像在无助时别人伸给你的有力臂膀;被人理解,犹如在你心灵饥渴时为你注入的一缕清泉,当你渴望别人理解时,你可曾想过首先去理解别人?
    ②伫立山谷,你只有主动呼唤才能得到空旷而悠远的回声;身处闹市,你只有心装他人才能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避免磕碰。别人理解你,就像缕缕清风佛面,带给你的是一种惬意与清爽;你理解别人,好比花朵次第开放,给别人的是一派美丽和妖娆。
    ③有一位花匠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葡萄,夏末秋初,葡萄个个晶莹饱满令人垂涎欲滴,他便摘了一些给邻居品尝。当他送给一位商人时,商人一边尝一边说:“的确不错!多少钱一斤?我多买些。”花匠觉得自己的好意被亵渎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觉得自己的良好心愿被侮辱了,便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诚惶诚恐,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警惕……


展开余下试题    ④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误解?
    ⑤一番好心因为不被理解而使花匠失望、痛苦,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别人的眼里成了世俗的交换或别有企图,怎能不让人心有不爽?如果你是这个好心的花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我们一定要以推己及人的心胸;多给他人一些理解;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辩证地去分析问题。这样,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美好。
    ⑥被别人理解是一种幸福,理解别人是一种高尚,能够折射出你的道德素养;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一个善于理解学生的老师,总是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一个善于理解老师的学生,也总能够得到老师的器重。在这里,理解就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一种良方。在班级里,你对同学在某些情境下的言行多一些理解,同学就会对你多一份信任和感激。在这里,理解就是一把钥匙,在你向同学打开心门的同时,你也能够看到同学掩藏于心的风景。在家里,你理解父母的生活、经济乃至心理压力,父母就会感觉到一种温情盈溢在胸,从而更加关爱你,对你学习、交友、心理多一些理解。在这里,理解是让亲情更浓、使亲子关系更和谐的黏合剂。
⑦理解是慈悲者盛开在心灵的花朵,美丽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怡心之美。
    ⑧理解是睿智者紧握在手中的钥匙,打开了心门,也为自己减轻了碰壁之痛。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非常频繁,而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心与心之间横亘着看不见的墙,有许多人成了心灵世界里的孤独猎手,有一些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感觉到了窒息和挤压感,有许多人觉得心灵是一片沙漠,看不到生活的亮色……只有理解,才能消除隔阂与歧见;只有理解,才能让心灵的压抑感得到释只有理解,才能走向沟通和团结。
    ⑨不要光渴望别人理解你,你也要主动理解别人。主动给别人以理解,就像为心灵盛开美丽,纯净,热烈而馨香四益的花朵。这种馨香,不仅会感染别人,也能够陶醉自己。
14.全文层次清楚,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来阐述“理解,是心灵的花朵”的?(2分)
答:                                                                
15.作者说“理解是心灵的花朵”,想阐述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                                                                  
16.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他这种善意的行为”在文中具体指             
                                                           (2分)
17.作者第③段讲那个“花匠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8:在人生的道路上,你也一定有过被人误解或理解的经历,请你列举1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9 至23 题。(13 分)
棉花糖
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 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展开余下试题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6期)
19、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22、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其中含卷面分5分)
24、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已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请以“我藐视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填写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08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答案参考答案:
1、D
2、(1)( 2 分)① 挫折⑧ 从容不迫(每空1 分)  ( 2 ) ( 1 分)不是异常显赫的家世。或:不是那种目空一切的傲慢行为,(能够符合语境、文意,句式与上文保待一致,即可得分。)( 3 ) ( 1 分)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的人。或:真正高贵的人,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3、林冲(1分)  ⑤③②④①(1分)
4、 (4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①出现旅游景点名称得1分;②说明推荐理由得1分;③语言优美、得体得2分;④不足40字扣1分。)
5、①思而不学则殆②窈窕淑女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不畏浮云遮望眼⑤各领风骚数百年⑥黑云压城城欲摧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6、(1)有时(2)通“饲”,喂 (3)用鞭子打 (4)面对
7、①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②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8、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9、.①有时    ⑵愁,担忧
10、 皇上因为(鲁公)没有隐瞒,越发尊重他。 
11、.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
(三)、诗歌鉴赏 (共4分)
12.(2分)折戟(1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1分;语意相近即可)
13(2分)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