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47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7]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 .默写。
A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可以 ,阅金经, , 。(5分)
B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分)
C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4分)
D《望岳》中有着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 。(2分)
E ,恨别鸟惊心。(1分)
F存者且偷生, 。(1分)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他是 人。出自这篇课文的成语有 和 (2分)
3、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4分)
①具答之,便要( )还家。 ②可爱者甚蕃。( )
③各隐卷底衣褶( )中。 ④选贤与(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横卧一楫( )。
⑦不可亵( )玩焉。 ⑧黄发垂髫。( )
4、辨别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寻向所志 ( ) 芳草鲜美( )
浏览完整试题
①寻 ②鲜
寻病终 ( ) 陶后鲜有闻(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佛印绝类弥勒( )
③属 ④绝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东坡右手执卷端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端 ⑥足
其人视端容寂( ) 东坡现右足( )
5、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2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6.仿照例句写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7. 写出含有加点字意义的成语各一个。(4分)
①香远益清 ②豁然开朗
③犹得备晨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诗词赏析。(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是一首七言 ,作者写出了他登上飞来峰后的 心情。(2分)
②这首诗能让你联想到杜甫的《望岳》中的哪两句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与理解(28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④遂与外人间隔( )
10.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D.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1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1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2分)
——访问桃花源——
13.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3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1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16.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17.文中写“菊”和“牡丹”是为了 (1分)
18.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1分)
19.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 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 句。(2分)
20.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1分)
三.写作。(30分)
21、改写《核舟记》,要求利用原文中的资料,重新组织全文结构。字数500左右。题目自拟。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1. A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分)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分)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4分)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分)E感时花溅泪(1分)F死者长已矣(1分)2.陶渊明,江西九江,世外桃源,无人问津(2分)3. ①yāo ②fán ③zhě ④jǔ ⑤fèn ⑥jí ⑦xiè ⑧tiáo(4分)4①寻找 不久 ②鲜艳 很少 ③之类 类似 ④极 隔绝⑤一端 正⑥值得 脚(6分). 5. 村中人 渔人 渔人 村中人(2分)6.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答案不唯一)(2分)7. ①精益求精②怡然自乐③有备无患④绝处逢生(4分)8.①绝句,欢愉(2分)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略(3分)二、 9.①交错相通 ②更不用说 ③妻子儿子 ④隔绝(4分) 10.D(2分)11.C(2分)12. 发现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2分) 13.桃花源美,美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桃花源美,美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屋舍。桃花源美,美在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桃花源美,美在静谧祥的气氛(3分)
14. ①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6分)15.D(2分)16、C(2分)17. 衬托莲的高贵形象(1分) 1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分)19、.排比 骈(2分) 20. 不慕荣利、洁身自好 (1分)21、略(30分) (123.14.72.237)
上一篇:
2009年1月济宁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
下一篇:
湖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四)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八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