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0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4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2)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自居易《琵琶行》)
(3)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苟子《劝学》)
(4)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马
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日:“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
用,帝笑日:“矍铄哉是翁!”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
杜惜日:“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
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马援军至临乡,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初,援尝有疾,虎贲中郎将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日:
“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日:“我乃松父
友也,虽责,何得失其序乎!”松由是恨援。
及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嶝,从充则涂夷而运远。
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槛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
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
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畸侯奔书日:“前
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竞不得进,大众怫
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l注1类西域贾胡,
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奔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
因代监军。
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选自《资治通鉴》,略有删改)
【注】伏波:马援因功累官伏波将军,故称其为伏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克 克:战胜
B.臣尚能被甲上马 被:通“披”,穿
浏览完整试题
c.军次下隽 次:到达
D.大众怫郁行死 行:将要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马援“武陵平叛,尽心尽责”的一组是( )(3分)
①马援请行
②矍铄哉是翁!
③虽贵,何得失其序乎!
④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
⑤军人数万,争欲先奋 ”
⑥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
A.①②④ 8.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3分)
译:
(3)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①
叶 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
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答: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佗日:“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
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
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
B.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正与琴处
于热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
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家》)
c.赵伯韬表面上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表示“和解”,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完成吞
并吴荪甫的计划。但吴毫不屈服,决定孤注一掷,做最后的决斗。吴在公债市场上彻底失
败了,面对已去的大势,携妻离开上海。(《子夜》)
D.堂吉诃德说:“在征险方面你还是外行。他们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边站,
我去同他们展开殊死的搏斗。”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郊野里的三四十架风车当做一群巨
人。他不顾桑丘的劝阻,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想砍断风车的翅翼。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
那风车将他连人带马都摔了出去。(《堂吉诃德》)
E.巴黎的乞丐王国区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
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
偷。爱斯梅拉达就住在这个区域。(《巴黎圣母院》)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情节。(《红楼梦》)
(2)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
任何一方身故后,不得举办遗产登记,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致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
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篷风。这是特•篷风在签订婚书
的时候写的条款,特•篷风的目的何在?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欧也妮•
葛朗台》)
第( )题答:
100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邹与鲁讧①。穆公∞问日:“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
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
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日:‘戒之戒之!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
害。⑥尤:责备、归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
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
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
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
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
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ll题。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邓实在《国学讲习记》
中指出,我国国学的内容包括经学、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研究它,不是为
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
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与认同。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日趋同质化
和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个特殊群体渴望认同自身的过程。正是随着全球化过程
的进行,这些群体产生了要在全球——人类环境的关系中认同自身的愿望。每一个群体都
必须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又保持其认同感。现代性并未给予人类以明确的方向,它充其量
提供无方向的方向——追逐眼前利益。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
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
国学就是我们古人对他们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其中有的只有历史价值,但
也有的有永恒的价值,具有相当的现代相关性。人类今天生活在现代性危机之中,美国学
者贾雷德•戴蒙德说:“我们第一次面临全球崩溃的危机。”这并不仅仅因为现代科学技术
提供了这种全体毁灭的手段,更是因为现代性已经将毁灭的价值因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现代性有其自身的逻辑,从它自身的逻辑是无法跳出它的毁灭进程的。好在我们
的古人(并不只是中国古人,而是所有人类的古人),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的逻辑,
提供了今天人们需要的思想和智慧。
任何传统,如果不能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的话,就会失去生命。宋儒在佛学的刺激下,
借鉴了佛学的某些因素更新了儒学。包容与开放垂垦学的品格,要恢复国学的活力,必须
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因此,今天的国学决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
(选自张汝伦《国学与当代世界》,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其内容包括经学、
史学、子学、理学、掌故学、文学等。
B.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渴望找到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摆脱现代性危机,是“国学”重
新得到关注的内在原因之一。
c.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现代性并未给予人类明确的发展方向,反而将毁灭的
价值因子渗透进人类韵生活。
D.人类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种种问题,古人对问题的思考逻辑,为当今的发展提
供了所需要的另一种智慧和思想。
E.本文探讨国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强调中国国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
要意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0.研究国学有哪些意义?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分)
答:
11.简要谈谈你对“包容与开放是国学的品格”这句话含意的理解。(4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l4题。
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邵孤城
安生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乎寻常的绘画天赋。他刷刷几笔,就能把正在讲台上滔
滔不绝的老师的光辉形象留到纸上。
可是,老师们不知道,安生的父亲,其实是一名真正的画家。
安生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却吃了画画的亏。十年浩劫,他被下放到农场,等他从遥远
的新疆回归故土的时候,看见的是妻子小小的坟茔。
所以,当我们的美术老师牵着安生的手来到安生父亲面前的时候,他的父亲冷冷地
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
美术老师局促不安又尴尬异常地坐了片刻后起身告辞,从此再不提教安生画画的事。
但是,安生偷偷的学,偷偷的画,到高中的时候,他的画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了。高三
那年。安生决定去报考美术学院,当然征求了父亲的意见。
“你知道什么是并底之蛙吗?”安生的父亲有些不屑,“你至少得拿几个奖回来证明给
我看吧!全国的不说,市里的总该有吧?”
安生开始频繁地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美术比赛,当然,结果都在他父亲的预料之中,
他不仅没拿到奖项,甚至连自信也在这期间被消磨殆尽。
安生问我:“你说,我能成为一名画家吗?”我坚定地点头:“安生,如果你也成不了
画家.没人会成为画家的。”安生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我准备再去参加一次比赛,最
后一次。”
安生给我看一张当天的报纸,有一则本地一家企业征集产品徽标的启事。
然而当结果公布出来后,安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安生彻底放弃了,高考时,他按照父亲的意思,以高分被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管理学
院录取。
然后,我们开始了各自的人生。我陆陆续续从他的老父亲处知道他的一些情况,毕业
后,他先是留在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然后跳槽到广东一家跨国公司,从基层的管理人员一
直做到了中国区助理总裁。他的父亲,非常满意安生的现状。
我们再见面时是在谈判桌上,我所在的啤酒厂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而安生的公司
愿意收购、我是用我们自己生产的“芦花”牌啤酒招待安生的,我说,“芦花”牌啤酒现
在是我们的,但很快就是你们的了.你该好好喝一杯!
酒端上桌的时候,安生没有说话一他很久都默默注视着那几瓶酒,然后,伏在桌子上
失声痛哭。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痛哭的其实应该是我啊。
安生指着“芦花”牌啤酒的商标图案说:你知道吗?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比赛,画的就
是这个徽标啊!
我帮安生找到了那次的评委会主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件事,他对安生说:“你是
安佑之老师的儿子吧,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可是,啤酒厂的人非常喜欢你的作
品,执意要拿它去做商标。”
啤酒厂并购成功后,安生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我父亲常说,‘有心栽花,花未必不
成;无心插柳,柳也未必成荫’。我现在明白了,我就是父亲有心栽下的那株未必不成的
花啊!”安生在电话里有些欲言又止,良久,他告诉我:“我辞职了,我又开始画画了。我
展开余下试题
想,我能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就一定能做成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你说,我这样
做,值得吗?”
我顿了很久,说:“也许值得吧!”
电话那头,很久不出声。然后,我听到轻轻的一声叹息。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儿子
重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头,
父亲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
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圆上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亲、
安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也有
同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干涉也是出于父爱。
13.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
指的是什么?(4分) t
答:
14.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4题。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胡同”,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胡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l880年,卒于l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
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厢房的
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胡同’,顺序名之为‘第一条胡同’、‘第二条胡同’……。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
(李希泌语)
原来“胡同”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胡同”,盖缘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胡同”,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砌”起了“胡同”;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胡同”,不过是附庸
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胡同”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心里要有“胡同”;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
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
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薛延陀传》里“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l924年lo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
上一篇:
鄂州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
下一篇:
八年级下学期课文配套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9年福建”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