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89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3]
湖南省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湘潭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14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④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回头 B.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升: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察看 D.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写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B.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因为本其山川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B.文中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之意。
C.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援引史实,通过写景、议论、记叙,达到突出颂扬赵宋王朝统一天下的功德的写作目的。
D.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浏览完整试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14.有人说《醉翁亭记》让人跟着“醉”,他的《丰乐亭记》则让人跟着“乐”,两文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请简析欧阳修“乐”的理由。(3分)
9.D(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B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属于无中生有信息,文中没有说“蓝图”计划取得的成绩。) 10.A (顾,看)
11.B(A.“之于”的合音;“之乎”的合音。B.都表原因C.于是;依靠D.于是;竟然)
12.C (重点落在“丰乐”二字上,歌颂宋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3.(1)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2)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简少,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
(3)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一起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的浓荫下休息。
14.(1)处地之“乐”(滁州泉水甘甜,景色优美。在自然赐“乐”的基础上,又用人力去创造“乐”,去丰富“乐:“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2)处时之“乐”( 机遇与幸运。“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3)处人之“乐”(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得以“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每点1分,意近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打听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都看过,很爱这里的风景。于是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就同滁州人在那里游赏。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原来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啊。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都被铲平消灭,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询问当时的战争情况,而那些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简少,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大树的浓荫下休息,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湖南省雅礼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试)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3分)
别弟文(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湫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1],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2],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凶,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圣野菜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3],臣亦念堂阜之囚[4]。”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适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逮,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展开余下试题
(原文有删节)
注释:[1]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 [2]泉:钱。 [3]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4]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赢数百金 赢:背着。
B.岁又大凶 凶:谷物不收,年成坏
C.禄养既不逮 逮:及
D.适在体 适:舒适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母子乃得半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恐其开口假贷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C.以今日为过望则乐 慎勿为妇死
D.则左宜右有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主张弟弟“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来养活自己和妻儿,觉得这样比做剥削百姓的官员要强。
B.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他的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他们“好施与,勿为子孙计”。
C.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文末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父亲,想到父亲“未及食”、“未及衣”,没来得及孝顺父亲,便立志建立功名,光宗耀祖。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译: 。
②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译: 。
③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
译: 。
14.作者在文章中告劝弟弟要知足,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理由的?请分条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D(依据第一段中“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都要经历返回这一恐怖历程,返回是航天飞行中出现事故较多的阶段”这一句可以判断A错;依据第二段中“若不计阻力,到达地面的垂直速度可达每秒2.5公里以上”一句可以判断B错;依据第四段中“降到一定高度后,航天飞机可以靠机翼滑翔,而宇宙飞船则需要进一步减速下落,这时就需要降落伞了”一句可判断C错。)
10.A (“赢”意为“剩余”)
11.D(A才/却 B我们/他的 C视为/为了 D便,表假设)
12.B(B项是别人的议论闲话)
13.①我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的话),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痛、自奋、至每处1分)
②所以,你与别人比较,就真的不够富足;比较自身的今昔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校、先后每处1分,句子通顺1分)
③把今天的生活视为超过了期望,就会快快乐乐;如果还有过分的欲望,那么耻辱随后就要来了。(过望、犹、其后每处1分)
14.(1)今日已经拥有很多。(2)回忆过去的困苦生活。(3)应当靠自己发财致富,建功立业。
【《别弟文》参考译文】
光绪八年十月,我的弟弟从喀什噶尔回湖州,我招待他饮酒,告诉他说:
我们家原本寒微贫穷,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特别好了。大富户中道衰落,还剩下千两银子的产业,便忧愁得不能活下去;穷人得到十两银子作为资本,便处处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有异、生活方式不同。你这次远行,除了回家的盘缠之外,还剩余几百两银子,难道不是穷人的雄厚资本吗?用这些钱在市场上经营各种货物,贱买贵卖,追求经商的利润,一年的收获,足够养育妻子儿女。凭借个人的心力发财致富,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我记得道光二十九年,咱父亲去世,我十五岁,你九岁。家中没有一箱衣、一贯钱,租赁房屋居住,按月交纳房租。那年又大闹粮荒,米价涨了十倍。咱母亲早晨起来就坐着缠丝,常常干到半夜,得到一百文钱,买米煮粥,掺些菜根、豆末子,母子才能吃个半饱。我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就责备自己,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你也拾柴挑水,烧火做饭,有空就坐在母亲身边,也学缠丝。亲戚宗族,害怕我们开口借钱,不敢来我们家,母亲也告诫我们不要与他们来往,担心惹他们讨厌。有的人甚至议论说我们的先辈好施舍财物,不为子孙考虑,以致有今天的穷困。他们特别嘲笑我读书,说我糊口谋粮都忙不过来,还想当秀才,真是自讨挨饿。
后来家境渐渐变好,可咸丰十年,贼寇又来作乱。我跟随赵忠节公守城,至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人吃马肉,煮牛羊之皮充饥。五月,城被攻破,我背着母亲逃难,挖野菜充饥,母子二人到了十月身上仍没有一丝棉絮。你被贼寇抓去差点死了,脱逃回家,身体和脸色被折磨得没有人样。这时的饥寒交迫可比道光末年,但颠沛危险、忧伤困苦又超过了那个时候。从前管仲曾告诉齐桓公说:“希望您不要忘记在莒国的日子,我也想着在堂阜的囚徒生活。”所以,你与别人比较,当然是不够富足;比较自身的今昔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
老子说过:“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耻辱。”把今天的生活视为超过了期望,就会快快乐乐;如果还有过分的欲望,那么耻辱随后就要来了。我在军队中,不是没有很多费用,但是每当面对丰盛的饭食,就想起先父未曾吃到;每当穿上华丽的衣服,就想到先父未曾穿过。美味甘甜在口中,衣服舒适在身上,却痛在心里。既然没来得及以俸禄来孝养父亲,若能在天地之间建立功名,使姓氏流传不朽,祖先有知,将会含笑九泉。我蹉跎岁月到了中年,但这种志向没有衰减。至于富贵的快乐,我不能享受,也不忍心享受。
展开余下试题
(湖南省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考试-第四次月考)
三、文言文阅读(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廷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菜识之,留止其家。久享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倚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彝②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③。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鉴壹垦厶墼哒塾垒璺二至,至亘堡;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日:“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啦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欷殷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就寺相见,至目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寸札曰:“山人侵蚤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④不倦。
赞日: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淳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日狂士、日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注】①八大山人:明末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②弃la:收藏。③嬲niǎn:纠缠。④跋:通“茇”,蜡烛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 延:招请
B.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 决:折断
C.倚然无画家町畦 町畦:田界;比喻规矩
D.澹公持寸札日 寸札:短信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疾良已 B.吾以作袜材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然善笑而喜饮益甚 D.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来表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八大山人这一明代遗民形象。
B.文章重在写八大山人工书善画的才华和志不得伸的命运,来为天下不得志者发-叹惋。
C.本文写到八大山人与作者在风雨之日相见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山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D.末段模仿太史公笔法,表达了作者对八大山人的同情和山人不被世人真正了解的慨叹。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
译文:
(2)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
译文: &
上一篇:
湖南省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精编--基础知识专题
下一篇:
湖南省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精编--语言运用专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湖南省省各”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