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62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
120分钟,分值120分
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们,步入初中的你,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精挑细选的文章肯定让你受益匪浅。当你在快乐中品尝到它给你的营养滋补,是否也该想一想,你收获了多少?老师希望卷子能成为点燃你们智慧的魔法石,认真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老师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啜(chuò)泣   诅(zǔ)咒     喑(yīn)哑   挛(luán)生
   B、小憩(qì)     雏(chú)形    清洌(liè)   篡(chuàn)夺
   C、玷(diàn)污   蹂躏(lìn)    抖擞(sǒu)   瑟(sè)缩
   D、洗濯(zhuó)   贪婪(nán)    湛(zàn)蓝   滑稽(jī)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3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3、下列各句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     的灵魂。
   ②老大臣______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③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 _______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④最后,她想出一个      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A、坚韧 注意 傲然 绝妙    B、坚强 注意 骄傲 绝妙
   C、坚韧 认真 骄傲 奇妙    D、坚强 认真 傲然 奇妙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是:
                 ,                 。                  ,            。 
(2)、《天净沙秋思》中抒发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浏览完整试题(3)、传说一条天河无情的将牛郎织女阻隔,只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才能相会。但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说“                  ,                    。”这样的诗句,诗人让牛郎、织女自由往来,借此寄寓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
6、《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课外“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请你将本学期课外读过的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的梗概(或大体意思)写出来。(50字左右)
作品名称:                
内容: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题目。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俄而雪骤  (      )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
                                                                                       
4.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下面《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 
2、在写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3、在第二段里,画出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花的语句。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你在第二段的其他语句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句话,说一说你喜爱这句话的理由。
(三)                 神奇的“鸟巢”
①看过“鸟巢”的人都会被它的设计所征服:用一个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内部有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
②“鸟巢”的建筑并不是从建筑的外形开始设计的,相反是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设计的。因为一个体育场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看台。“鸟巢”的看台,东西两个方向高,南北两个方向低,与观众的视线相吻合,从而能营造出赛场内的热烈气氛。而鸟巢的钢结构无非是顺应看台的形式,一个东西方向高、南北方向低的外罩。如何能让看台上的91000名观众在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够看到和感受到最好的效果才是设计师苦苦思量的问题。
③大多数体育场馆,并不十分讲究看台的设计,而“鸟巢”的看台,却被设计得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碗”,是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这样一来,无论观众坐在“鸟巢”的哪个位置,和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也就是说,观众坐在“鸟巢”的各个角落得到的视觉效果都是统一的。
④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大名,想必因为“水立方”的原因你早有所闻了。“水立方”采用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ETFE膜结构材料。“鸟巢”中同样使用了这种膜结构。其最大功能是吸声。想想看9万多人同时观看比赛,现场的噪音之大可想而知,如果场内没有良好的吸声材料和声学效果,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将很难听清场内的广播。ETFE膜神奇的吸声功能正好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了它的帮助,再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便可以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地听到场内广播。
⑤除了看和听,还有就是观众舒适度的问题。奥运会举办的8月,正是北京最热的时候,由于不是全封闭的场馆,所以“鸟巢”的温度很难单纯靠空调来解决。“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湿度以及气流速度。依此而设计的通风设施,自然使通风效果达到最大优化,使观众无论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感受到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⑥不仅如此,小到运动员通道的长度、运动员休息室的衣柜,观众厕所坑位的男女比例,都是经过精心考量而来的。(选自《新体育》2007年第3期,有改动)
1.本文是如何体现“鸟巢”的神奇的?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请分条概述。


展开余下试题2.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左右”一词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3.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因素可以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地听到场内广播?
4.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2004年7月30日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这座被称为“鸟巢”的建筑已被叫停。据悉,导致停工的原因是4名院士的信件递至国务院负责人的案头。他们就部分奥运工程“崇洋奢华”上书,质疑这些建筑“片面营造视觉冲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并忽略了安全、环保、实用等建筑基本要义。
材料二:据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董聪教授介绍,“鸟巢”初始方案的用钢量估计在13.6万吨左右,将直接造成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等不良后果。因此,降低“鸟巢”的结构自重势在必行。经过优化,“鸟巢”结构自重可降低至5.3万吨左右,减重8.3万吨,降幅达60%,将大大降低建筑成本。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新华网成都5月19日电题:
泪水中收获力量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俯瞰(      )       思忖(      )
2.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                                                                            
                                                                               
3. 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                                                                           
                                                                           
4.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展开余下试题答:                                                                           
                                                                             
5.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表达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                                                     
                      
6.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答:
三、作文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读懂 ______ ”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C  2、D   3、A    4、D   5、B     6(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4)、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5) 略     (6)、略
二、(一)1.①家庭聚会;②差不多可以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 2.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4.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
(二)1.这个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富有生命活力的特点。“偷偷”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经意之间长出地面的那种情态,好像跟你捉迷藏的调皮孩子似的那样可亲可爱,表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外,“钻”字也用得特别好,把春草坚韧有力地破土而出的情状描绘得极富神韵,赞美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以上两个方面,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2.作者写人们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以至于要在草地上“打两个滚”,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在于表现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4.拟人句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作者把花写成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为了扮靓美丽的春天而争先恐后、热烈开放,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特点。 
4.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三)1.①每个观众视觉效果都是统一的;②每个观众都能清晰地听到场内广播;③每个观众都会有很好的舒适度;④其他一些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运用的是逻辑顺序。2.“左右”表约数,去掉则表示不多不少正好140米,这就与事实不相吻合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利用ETFE膜结构材料、钢结构构件上一些材料进行吸声;使用电声扩音系统。4.开放性试题。示例:①对国外的设计方案,我们不可完全迷信,也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②“鸟巢”事件反映了我国提倡节俭办奥运的精神。
(四)答案1.kàn cǔn 
2. 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
或: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 
3.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 
4. 思量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