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20
标签:
语文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2009年重庆一中高2009级2月月考语文试卷
秘密★启用前
2009年重庆一中高2009级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 2009.2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
题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挑剔(tì) 缱绻(quǎn) 压轴(zhòu) 改弦(xuán)更张
B.朝暾(tūn) 记载(zài) 口讷(nè) 三聚氰胺(ān)
C.佣(yōnɡ)金 氛(fèn)围 赧(nǎn)然 怏(yānɡ)怏不乐
D.祓(bá)除 窥伺(cì) 嗥(áo)叫 泾(jìnɡ)渭分明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不去各种亲戚朋友同学的聚会,仿佛是在“毕关修炼”。那年夏天,我推掉了所有的学子宴,我怕目睹他们的离去让我更加浮燥,我只是又开始了简单重复的备考生活。
B.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进一步做好扩大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等工作,中央财政也会对中西部困难地区予以适当的补助。总之,国家将多渠道筹集资金,防止产生新的拖欠。
C.姜瑜指出:“中国对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拍卖这些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背有关国际公约。”
D.习近平指出,有少数外国人对中国事务说三道四:“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划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拆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B.重庆三千万人的素质亟待提高,但我们也无须妄自菲薄自己的现状,毕竟重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城市精神,只要在改革中激流勇进,就一定能成为西部的中心城市。
C.富于经验的老师,总能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用不了一会儿功夫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在教学中他们真正做到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得力于他对中国人身上沿袭几千年的“国民劣根性”的深刻体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加快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步伐,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提供示范的需要,是形成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的需要。
D. 虎照之真伪在经过鉴定、新闻发布、质疑、年画虎照现世、民间委托鉴定为假乃至国家林业局回应种种过程之后,该事件仍未尘埃落定。
浏览完整试题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有容之大
剑武
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畏、噤若寒蝉、色调单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为所欲为,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
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面对河南安阳的殷墟刻辞甲骨,面对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人像,面对甘肃敦煌的石窟壁画……甚至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木刻与漫画、还有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黄宾虹的郁勃山川、徐悲鸿的行空天马与傅抱石的散锋皴法等等,当代造型艺术家难免汗颜。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又是空前的,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力,也有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标新立异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然差强人意,其丰富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功夫、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艺术家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他们都是一群难以管束的孩子。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十几年的历史教训就是在思想领域、也包括艺术领域的天地越来越小,道路越走越窄。“文革”十年,更是取消了大家思想的权利,取消了艺术家创作的权利,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灭顶之灾。正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艺术创作自身的需要,近30年来,经过“拨乱反正”,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主题先行论”等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经过解构重组,当代艺术界重新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与展示的自由,重新获得了出售作品的自由与自享其成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这些年,关于艺术形式与形式主义、“85新潮”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引进、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等等涉及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管理与艺术家修养方面的纷争有的已经平息,有的还在进行,有的还会有反复,但是,没有一个艺术家因言获罪,没有一个理论家因噎废食,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因此获益匪浅。当然,我们在珍惜蓝天辽阔、清风徐来的同时,也应当看到,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特别是面对众多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人们看到了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
《尚书•君陈》有言:“有容,德乃大。”先哲林则徐曾书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之大,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正如这30年的艺术成就是千舟竞发、波澜不息所成,未来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也应当是思想激荡、多元不一、各尽天才的态势。
选自2008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5.下列选项,不属于“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空前发展”的一项是( )
A.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B.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幸运地拥有能够表现一切的权力,且主流与非主流艺术在一定条件下共享互生、相携而进成为可能。
C.当代中国造型艺术蕴涵的自由欢快、摇曳多姿、色彩纷呈的丰富性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D.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令老一代艺术家汗颜。
6.下列选项,没有体现社会对当代造型艺术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获得了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不是所谓的“难以管束的孩子”。
B.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冲破了“阶级斗争工具论”、“为政治服务论”等艺术思想领域的诸多樊篱。
C.造型艺术创作自由的获得并非政治运动所致或行政命令的强制所为,而是在艺术领域通过讨论获得的。
D.近30年来,中国当代造型艺术家没有因言获罪,理论家没有因噎废食,因而中国当代造型艺术界获益匪浅。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人人自畏、噤若寒蝉的“文革十年”到新时期艺术家心情畅达、创作自由,其差别有如天壤,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
B.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艺术家特立独行的故事,也不乏统治者铲除异端的故事,这些与艺术家创作中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有很大关系。
C.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难以理出头绪的艺术界,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品,面对众多艺术学子的饥渴茫然的眼神,当代艺术批评却没有相应呼应。
D.有容之大,就是容得下天,容得下地,自然、也应该容得下那些个日夜不宁于创造的艺术灵魂。因此,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8—10题。
公孙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展开余下试题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监以让卫鞅 让:责备 B.子何以中吾君 中:选中
C.黥其师公孙贾 黥:在人身上刻图案并涂色 D.舍人无验者坐之 验:凭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学者溺于所闻 ②公子自度不能得之于王
B.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②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B.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只要能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斥了这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功,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4分)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3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划线句断句。(3分)
齐 人 有 欲 得 金 者 清 旦 被 衣 冠 往 鬻 金 者 之 所 见 人 操 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寄黄几复①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时诗人于山东德州任职。黄几复,诗人朋友,时于广东四会县任职。②《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极言家贫。③《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为一个人如果多次跌断胳膊,就可以做个好医生,因为他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1)著名诗人张耒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如何理解张耒的评价?(4分)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请分析作者借此手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3.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填空(6分)
(1)“文章憎命达”。杜甫的命运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岳阳楼》中“ ,老病有孤舟”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2)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3) ,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冯梦龙,明朝人,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三言”,分别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亲爱的麦子
周 涛
(1)我想说:“亲爱的麦子。”
(2)我想,对这种优良的植物应该这么称呼。这并不显得过分,也不显得轻浮。
(3)而且我还想,对它,对这种呈颗粒状的、宛如掉在土壤里并沾满了土末的汗珠般的东西,人类平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过于轻视和随便了呢?
(4)它很美。尤其是它的颗粒,有一种土壤般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质地和本色。它从土壤里生长出来,依旧保持了土壤的颜色,不刺目,不耀眼,却改变了土壤的味道。这就使它带有了土地的精华的含义。特别是它还保持着耕种者的汗珠的形状,这就像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某种提醒、某种警喻,仿佛它不是自己种子的果实,而是汗珠滴入土壤后的成熟。
(5)这一切使它更美。麦子,它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却是由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精品。它使我们想到天空的阳光和雨水,想到土地默默的积蓄和消耗,想到人的挥动着的肢体……它还可以使我们毫不费力地想到镰刀、饥馑、战争、死亡等等最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是面粉不容易使人想到这些。这就是麦子掩藏在朴素后面的那种深刻的美。
(6)我是一个热爱粮食的人,因此,我非常乐意在春天的吉木萨尔翻弄麦子。我们住的地方没有面粉厂,也没有粮店;庄户人只能分得麦子,到一个河上的磨坊去磨成面粉。
(7)连续几天,我和父亲把一麻袋麦子倒进院里架起的一个木槽里,然后倒水冲洗,直到一颗颗麦粒被洗出它本来的那种浅褐色的质朴,透出一股琥珀色的圆满的忧伤。然后晾晒几天,再装入麻袋。我看得出来,麦子的色泽里含有一种忧伤的意味,一种成熟的物质所带有的哲学式的忧伤。这种忧伤和它的圆满形态、浅褐色泽浑然和谐,与生俱来而又无从表述,毫不自知而又一目了然。正是这,使它优美。
(8)于是有一天,我们起得绝早。我们向邻居借来了一头驴和一辆架子车,像是户儿家的一个重大行动似的,把装麦子的麻袋搬上驴车,朝磨房去了。路上,我突然觉得我和父亲像是两只松鼠,或是连松鼠也不如的什么鼠类,正运载着辛苦了一年收集来的谷物,准备过冬。我们如此重视的两麻袋麦子,其实正相当于老鼠收集在洞里的谷物。我感到了滑稽,有点哭笑不得。人一旦还原到这种状态时,生存的形象就分外像各种动物了。
(9)这就是我们的麦子,一粒一粒的,从田亩中收集回来的养命之物。颗粒很小,每一粒都不够塞牙缝儿的;但是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些小颗粒,维持生命,支撑地球上庞大众多的人群发明、创造、争斗、屠杀、繁衍、爱憎……不管人类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它还在吃麦子——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说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上帝的制约,依然是生存在地球上的无数种类生物中的一种,而不是神。
展开余下试题
(10)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
(11)麦子进了磨坊。缓慢迟重地在水磨上被磨损,被咀嚼,被粉化。我想着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被压扁、挤裂、磨碎时的样子,想着它们渐渐麻木、任其蹂躏的状态,有一丝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难从胸膛里升起,传染给我的四肢。我真真实实地感到了我和它们一样,和这些麦子一样,正在一座类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点一点地、慢吞吞地磨损着。
(12)我就是麦子。我芬芳的、新鲜的肉体正挤在历史和现实两块又圆又平的大石盘间,在它们沉重浑浊的歌声中,被粉化。我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因为我就是泪水和汗珠平凡的凝聚物——麦子。我将一代代地生长,被割掉;成熟;被粉化;被制成各种精美的食品,被吃掉;然后再生长。人们把我叫作“麦子”。只有一个诗人这样称呼我,他说:
“亲爱的麦子。”
(选自《周涛散文》,有删改)
14.文中划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着的伟大物种啊!”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4分)
15.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其美在何处。(6分)
16.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着”)进行简要赏析。(5分)
17.结合全文,探究“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多重含义。(7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8.最近,在重庆市合川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一家公司招聘高尔夫球童,短短时间内已有上百名女“天之骄子”(大学生)前来排队竞聘。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请在论坛上发表留言,谈谈你的看法。(4分)
留言:
19.我们在诗歌学习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在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4分)
浔阳江 天姥山 钓鱼城 歌乐山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的云彩
下联:
20.请结合文意,仿写海神与缪斯所说的话。要求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4分)
天神宙斯与天后赫拉结婚时,古老的地神该亚送给他们一株金苹果树。
有一天,宙斯想到下界的人类,便召集众神开会,讨论应该把金苹果作为最高奖赏奖给哪个行业的人。
海神说:“应该奖给那些勤劳的船夫,他们出没波涛,沟通水陆。”
战神说:“ 。”
火神说:“应该奖给那些灵巧的工匠,他们制造器械,造福人类。”
缪斯说:“ 。”
宙斯说:“是谁哺育了这些勤劳、勇敢、灵巧、天才的人们呢?”他把金苹果奖给了教师。
(注:缪斯——艺术之神)
21.下图是某网站就最近热议的文理分科问题所作的网络调查饼状图,请用一句话概括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字数40字以内)(3分)
七、写作(60分)
22.孟浩然的诗歌《送杜十四之江南》写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本是一首送别的诗歌,可是本诗“日暮征帆何处泊?”的追问却让我们对人生产生了不尽的联想。
在这个充满欲望的时代里,我们的人生泊于何处,心灵泊于何处才能让我们安静地正视自己?
请以“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9年重庆一中高2009级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09.2
1.【D】(A挑剔tī 改弦更张xián B记载zǎi 三聚氰胺àn C佣金yònɡ、氛(fēn)围、怏怏不乐yànɡ D祓除fú 窥伺sì 嗥叫háo 泾渭分明jīnɡ )
2.【B】(A项中“毕关”应为“闭关”,“燥”应为“躁”;C项“质”应为“置”,“背”应为“悖”;D项中“指手划脚”应为“指手画脚”,“拆”应为“折”)
3.【D】A“晨钟暮鼓”:暮:傍晚。晨:早晨 晚上打鼓,早上敲钟。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B“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与句中“自己”重复,可将其后“自己的现状”删去。 C“功夫”多用于本领、造诣方面,应改为“工夫”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比喻自己稀里糊涂,却要让别人明白。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反。D“穷形尽相”:形容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体悟:体会领悟
4.【C】A. 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B 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可将“近200个”移至“中国人”之后或者“字为对象”之前; D. 缺谓语/中途置换主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5.【D】(当代艺术家在开掘生活和推敲斟酌等方面还做得不够。)
6.【A】(根据文意,中国当代艺术家也是“难管束的孩子”)
7.【C】(A项,“主要是因为当代艺术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家的缺席”不当。B项,因果对应关系不当 。D项,“对待艺术要放开手脚,任其发展”无中生有)
8.【B】(中:中意)
9.【B】(B通过。 A介词,表示被动;介词,从……里。 C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第一人称。 D连词,表并列;连词,如果。)
10.【A】(“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不对,原文“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的意思是“然而,这样也就不能与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
11. ⑴①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不贤能的人被礼制约束。(每句1分) ② 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期年、之、以千数各1分)
(2)(3分)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
12.(7分)
(1) ①用“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造成了短时间相聚之乐与长时间分离之苦的强烈对照。②句法上,不用一个动词,两句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画面,形成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4分,答对一点2分。)
(2)对黄几复的深切思念之情(1分),对黄几复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而不能受到重用的怜惜和不平。(2分)
13.(1)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征帆去棹残阳里 (4)醒世恒言
14.说明人类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的制约,人类不是神,是万物种类的其中之一。(2分)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或感叹的语气]、(1分)对比的手法[或反语的修辞]。(1分
上一篇:
陕西省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下一篇:
北京市宣武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试卷
标签:
语文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9年重庆”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