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巩义二中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3月份月考试卷
巩义二中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3月份段考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七大题,25小题,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14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的读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攫(jué)取 瘐(yǔ)毙 褴褛(lǚ) 娇媚(méi)
B.纸锭(diàn) 衣摺(zhé) 债券(quàn) 打烊(yàng)
C.尴(gān)尬 寒伧(chuàng) 惬(qiè)意 板滞(zhì)
D.簇(zú)新 诱哄(hòng) 咂(zā)摸 肩胛(ji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情投意和 海誓山盟 囊空如洗 顾盼神飞
B.疏不间亲 成群结队 雕梁画栋 孽根祸胎
C.顿开茅塞 通霄不寐 国色天香 瓮中之鳖
D.言过其实 不经之谈 敛声屏气 等闲示之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B.有一天,她丈夫沾沾自喜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
C.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三下四地问道,“康大叔——”
D.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别的事情,都已置若罔闻。
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会。 不经:不合常理
B.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便宜:方便
C.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的钱财。 不合:不该
D.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态度:对事情采取的行动
5.为空缺处选择语句,最连贯自然的一组是 ( )
①第二个削肩细腰,(a长挑身材b身材长挑),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②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a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b后面的正房大院就在厅后)。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
A.aa B.ab C.ba D.bb
6.对文学常识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学过的《药》、《祝福》、《孔乙己》、《故乡》等都选自这本集子
B.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的朋友》。
C.高晓声是新时期卓有成就的作家,代表作有《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D.《守财奴》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清代曹雪芹创作、高鹗补续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B.《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是在流传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C.罗贯中,太原人,别号海湖散人,代表作品是《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他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D.《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编者冯梦龙,收录的是宋元明文人仿照“话本”创作的“拟话本”。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6分,每题2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 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浏览完整试题8、依次填写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绾着 戴着 带着 系着 披着 B.戴着 插着 环着 挂着 穿着
C.绾着 带着 戴着 挂着 披着 D.戴着 绾着 带着 系着 穿着
9、当谈到黛玉命苦时,王熙凤“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在极短的时间内的这
种感情变化,表明王熙凤( )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贾母 D.为黛玉的标致和命苦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10、对划线部分王熙凤的一番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她逢迎机变的性格,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在场的三位小姑的欢心。
B.表现她八面玲珑的圆滑性格,她的话一箭三雕,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又不
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C. 表现她八面玲珑的圆滑性格,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
D. 表现她逢迎机变的性格,她的话一箭三雕,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又不忘讨
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1-15题。(10分,每小题2分)
(一)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
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
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
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皆不幸早世 B.远具时羞之奠 C.敛不凭其棺 D.将成家而致汝
1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止:居留
B、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探望,此处意为祭扫
C、将成家而致汝 致:到……去
D、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辍:停止,此处指离开
(二)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丞相薨 B、吾与汝俱少年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15、指出对《陈情表》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第Ⅱ卷(共120分)
四、翻译、默写和鉴赏。(26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8分)
译文: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4分)
译文:
1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
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______ 。(李密《陈情表》)
⑶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8.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8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展开余下试题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①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探望自己?请用原句表达。(4分)

②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9-22题。(24分)
百元钞票
临近中午时分,益民市场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卖菜的,卖菜的,卖肉的,卖凉粉的,卖豆
腐的,各样的摊主都来了精神,叫卖声,讨价声,吵闹声,嘻笑声,嗡嗡地汇成一片。
一位40岁左右的男人,口里叼着香烟,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市场上,男人的前边是一个14岁
左右的男孩。  
“小子,前边走,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胡说八道。”男人指着男孩的鼻子说,男孩一声不吭。
男人姓王名辉,是益民市场的管理员,男孩与男人长得有点儿像:一样的浓眉,一样的大眼,一
样的高鼻梁,一样的厚嘴唇。
在肉案前。
“唉哟,老王,您早。”卖肉的张师傅远远地向王辉打招呼,又看一眼男孩,满脸堆着笑,
“老王,您真有福气,儿子都这么大了,一看就是一脸福相。您来得正巧,今天的猪肉好着
呐,来二斤。”说着,张师傅已割下一块精红肉,装入塑料袋,塞进男孩子手中。
“不是病猪肉吧?”王辉一脸正色。
“哪能呐,自打上一次受了您的教育,我早改正啦。”
王辉从裤兜里摸出一张100元的钞票,这钞票已无棱无角,污迹斑斑,破烂不堪。张师傅接过钞票,装模作样在钱袋里摸了摸,又将那百元钞票还给王辉,为难地说: “老王,实在对不起,今天碰巧没零钱,下次吧!”
“好,下次吧。”王辉哼了哼。
“老王,您走好。”张师傅眼睁睁地看王辉离去。
在鱼摊前。
卖鱼的是一对小夫妻,丈夫称鱼,妻子收钱,忙得不可开交。
“新鲜的黄河大鲤鱼,快来买哟。”小伙子两手是水,满脸是汗。
“就那一条!”王辉指着水里最大的一条鱼说。小伙子称了鱼,头也顾不得抬,随口说:“不多不少3斤2两,每斤6元,19元2角,免掉零头,凑个整数。”
王辉又从裤兜里摸出那张百元钞票,年轻女人接过钞票,口里喃喃道:“这钱也太破了,还能花吗?”边说边找零钱。听到女人的话,小伙子心里一怔,抬起头,急忙从女人手里夺过钞票,陪着笑脸说:“原来是老王大哥,兄弟有眼不识泰山,您来光顾小摊,是兄弟的荣幸,兄弟感激不尽。今天碰巧没有零钱,下次吧。”小伙子边说边将钞票塞进王辉的裤兜里。“小侄念书费神,鱼头补脑,以后常来。”说着又将一条鲤鱼塞进塑料袋。
鲤鱼的尾巴一甩,水滴溅了王辉一脸,王辉狠狠地拍了鲤鱼一巴掌,愤愤地说:“不受好气的东西,我让你不老实!”小伙子惊慌的双眼望着王辉离去。
在瓜摊前。
“哟,王大兄弟,来啦!”卖瓜的中年妇女一脸和气。
“哪儿产的西瓜?”王辉吐掉嘴里的半截香烟。
“河南瓜,刚上市。”中年妇女边说边捡起一个大西瓜往男孩怀里塞。
“好小子,跟你爹一模一样,多喜人哟。”中年妇女摸摸男孩的头,亲昵地说。
王辉的手又伸进了裤兜,去掏那张百元钞票,中年妇女赶忙按住王辉的手说:“这是哪里话,大热天的,王大兄弟忙了一上午,也不正是为我们服务吗?吃个西瓜,应该。”
王辉和男孩走远了,中年妇女的脸上还挂着笑容。
走出市场,王辉对男孩说:“小子,这下看清了吧,我这张钞票,给人,都没人敢要。你小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胆大包天,竟敢伸手来偷。今天,谅你是第一次,就放你一码,往后好好学着点,像我一样,做个好人。”
男孩用心地点点头。
19.理解文中两次描写的作用。 (6分)
(1)开头一段描写的作用是
(2)对王辉的百元钞票进行描写的作用是
20.分析以下三句话表达的含义。 (9分)
(1)听到女人的话,小伙子心里一怔。
(2)小伙子惊慌的双眼望着王辉离去。
(3)中年妇女的脸上还挂着笑容。
21.归纳这篇小说的主旨 。(5分)
22.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的评价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除了讽刺王辉之外,也讽刺了“男孩”不学好,众商贩弄虚
作假、阿谀逢迎等丑态。
B.本篇情节安排颇具匠心,那个男孩,开始读者也和商贩一样,以为是王辉的儿子,最后
才知是被他抓住的小偷,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本篇构思巧妙,以“小偷”与“权要”作对比,他们都白拿别人的东西,但身份不同,
结果迥异,突出深化了主题。
D.本篇讽刺性强,男孩偷王辉钞票,他说是“不学好”,他白拿别人东西,却自鸣得意,
还要教育男孩“像我这样,做个好人”,极富讽刺意味。
E.本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语言朴实
无华,在客观叙述中直接流露作者自己的爱憎态度。
六、语言运用(10分)
23、把下面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①她像秋天的树叶一般脆弱
②她一天比一天憔悴
③像所有在这个年纪上得了重病的女人一样
④天国的光辉照耀着她
⑤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
答: (只填写序号)
24、修改下面画线语句中存在的毛病,使语言表达更加连贯,语意更通畅。(6分)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黯淡的
墙壁,破旧的家具,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对于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
修改1:
修改2:
七、作文(60分)
25、请以“审视自己”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18.28.180.11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示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