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6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2008—2009学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每空一分,共6分)
。
(1)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开琼筵以坐花,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4 ) 三顾频繁天下事, 。杜甫《蜀相》
(5)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恆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铨:量才授官,即根据才能选拔官员
B.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黩:贪(财)
C.不容妻子 容:容易
D.义熙八年,请老致事 致事:交还官职,即辞官,在这里指退休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吴隐之“清操”的一组是( 3分) ( )
①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②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③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④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
⑤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⑥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
A.①③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3分)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3分)
③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浏览完整试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①。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瘐, 呼儿问苦辛。
低回②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注:①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②低回:纡回曲折之意,
这里指回答母亲问话时复杂的心态。
(1).三四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请写出并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托孤给他。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曹丕乘机调五路大军攻蜀。诸葛亮就运筹帷幄,很快就破了其中四路军马,剩下东吴这一路,就派邓芝出使东吴,谋求讲和。邓芝出使吴国,不辱使命,吴国派张温随同邓芝回访蜀国,自此吴蜀又恢复了友好关系。
B 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孔明又修书一封带给曹真,曹真读了书信,气死于军中。后司马懿与诸葛亮斗阵法失败,于是派因负责运送粮草失职被诸葛亮责打后不满而前来投降的蜀军都尉苟安,回成都散步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刘禅大惊,让诸葛亮退兵回成都。
C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结好东吴,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为了延年益寿,诸葛亮在五丈原祈禳北斗,不料被前来报告军情的姜维不慎扑灭了祈禳的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
D 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杨仪按照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对付魏延,在魏延于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超也。
E 司马昭中风而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请简述“火烧连营”的故事。
(2)马谡“失街亭”,曹军大兵压境,此时诸葛亮兵马极少,无法迎战,但他镇定自若,安排了空城计,请简要叙述“空城计”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 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①尚:同“上”。②颂:同“诵”。
(1)下列各项中,对下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又向上追论古代人物
B“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C 通过对如何交友的阐述,孟子提出了读书要“知人论世”的见解
D孟子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
(2) 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谈谈孟子对于交友的认识。(3分)
三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2008-08-20 10《光明日报》《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B.作者认为,一个民族的觉醒,主要在于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主要在于文化的支撑。
C.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有一条国脉传承的特殊精神纽带连接传递。
D.世界首先是通过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这些文化名片知道中国的。
E.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充实精神世界,让老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10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哪些必要性?请根据原文作简要概括。(3分)
11请你至少举一实例,结合文段谈谈“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的理解。(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选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监狱长海尔默“哐当”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是来自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选自2008年第8期《小说选刊》)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信念的真理性。
13.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给下列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4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孙彦新)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30日下午运抵北京昌平火车站,主着陆场正式向飞船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接返回舱。
15时30分许,载有返回舱的专列徐徐进站,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和飞船系统科研人员列队迎接。着陆场系统负责人和飞船研制单位负责人在交接书上签字后,返回舱从火车吊装到汽车上,并运回北京航天城的厂房内。
经初步检查,返回舱外观良好。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介绍,返回舱将于10月1日上午正式开舱,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科研人员将对返回舱进行外观检查,对返回舱和降落伞等散落物进行研究分析。开舱后,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将交中国科学院进行后续研究,舱内搭载的国旗等物品向有关部门移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月17日,随着残奥会圣火熄灭,2008北京两个同样精彩的奥运圆满落幕。请你就北京成功举办两个奥运会写一则不少于20字的成功感言。(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六、作文(7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董商到家里做客,我拿出一块田黄印石,长约四寸。
“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商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块完美。”
“我当年是以高价买的!”我大吃一惊。
“你听我说完哪!”古董商笑着说;“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此了。”
我取出了传家之宝黄瓷盖碗。
“这个盖子早该扔了。”古董商一见便说;“不连盖子,要比连盖子,容易卖,价钱也好。”
“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盖反比无盖来得便宜?”
当然!因为盖子有缺损,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件东西,发现盖子已破,还会买吗?他把盖子放在案上,并将碗捧到我面前;“可是这样子,几人知道还有个盖子?于是买主只当是只完美无缺的碗,而会爱不忍释了!”
“同样的道理!”他又指着印石和画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温润上好的田黄,有谁知道原来的要大得多;而那画没几人看过,切了边仍是不错的构图,谁会注意到已比原来少了半截?”
听着古董商的评说,我唏嘘不已。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2009学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吞声踯躅不敢言。(2)飞羽觞而醉月。(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两朝开济老臣心。 (5)芙蓉泣露香兰笑
2.C(容:容纳)(3分)3.A(②是韩康伯推荐做官及升迁事,⑤说吴隐之退休和去世,都与“清操“无关。排除此二句,BCD三项都排除,只剩A项。)(3分)
4.①你如果处在选拔官吏的位置上,就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铨衡”、“举”、“如
此”各1分,文句通畅2分。)(5分)
②冬天没有盖的被子。他曾洗衣时,没有替换衣服,只好披上棉絮,他生活勤苦得与贫寒的庶民一样。
③在他退休及去世时,常受到优厚的赏赐,并赠予显要的官职,廉洁的士大夫们皆以此为荣。
(“蒙”、“优锡”、“以为”各1分,句子通畅2分。“蒙”,承受,受到;“优锡”优厚的赏赐,“锡”通“赐”;“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5分)
5 (1)第三句的诗眼是“密”,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
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意思对即可。3分)
(2) 这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描绘了一幅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感人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和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意思对即可。3分)
6 C D
7 (1)刘备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危急中,吴国有人向孙权推荐陆逊,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军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连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2)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病残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就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8(1)C
(2)第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观点。第二“知人论世”的观点
91.A(概念太宽泛,原文有“主要”一词限制。)。E(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最后一段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10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第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第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11为了了解民情,周朝廷专门设立了官署搜集民歌,便有了《诗经》,东汉末年国家衰微,群雄并起,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便产生了建安文学;李唐王朝建立,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反映时代精神的盛唐诗歌便应运而生
12.AC(A:不是冒险,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坚定地认为,死囚犯也是生命,他们在未被执行死刑之前也有逃生的权利;C:“紧张和绝望心理”错。环境描写是衬托气氛,外貌描写是写外人的心理感受,反衬他品德的高尚。)(5分)
13我认为,鲁密斯放死刑犯并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虽然他作为监狱官,法律不允许他这样做,但他认为死刑犯也是人,在灾难来临之前,在被执行死刑之前,死刑犯也有逃生的权力。他放走死刑犯,虽然有冒险的行为,但他相信,只要用真诚之心对待他人,他人也会这样对待他的。因此,他相信,灾难要夺取人的生命的关键时刻给死刑犯以充分的信任放他们逃生,灾难过去之后他们会自觉地回来的。后来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做法和判断的正确性。
或 :监狱长表面看是有点冷酷无情但他做法法律维护者,管好犯人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他不放走犯人,是旅行他作为监狱长的职责,应该说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监狱长
15.参考答案:神七返回舱运抵北京(5分)
16.参考:(6分)
(1)盛世逢盛会。中国成功举办两个奥运,让世界观察、见证、感受了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精彩,让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民族带着改革开放的梦想走得更远
(2)盛世逢盛会。中国举办两个奥运,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而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而辉煌成就的必然结果。30年来形成的综合国力、全球视野、民族自信以及科学发展理念,为成功举办两个奥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中国成功举办两个奥运,让世界全面观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丰硕成果。
(4)中国成功举办两个奥运,让世界零距离感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魅力。
17写作指导
(1)这是一道开放型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有一定难度。
可以从古董商的角度谈:1、不能抱残守缺;2、要大胆取舍;3、善于发现闪光点;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可以从“我”的角度谈:1、高手指点,豁然开朗;2、善于变通;3、点石成金、变废为宝;4、收藏的奥秘是人无我有……
也可以从整体角度谈:1、残缺也是美;2、利益最大化是为商之道(或反之谈);3、术业有专攻……
人生、生活、社会……可自选角度去写。
上一篇:
初一语文创新能力竞赛试题
下一篇:
祁阳四中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必修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高二下第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