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1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川大附中高一下三月月考试题
川大附中08—09学年下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第二卷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共39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鞭笞(chī) 迁徙(xī) 锋镝(zhé) 良将劲(jìn)弩
B.禊(xì)事 氓(ménɡ)隶 瞋(chēn)目 瓮(wēnɡ)牖绳枢
C.管弦(xuán) 癸(ɡuǐ)丑 刀俎(zǔ) 放浪形骸(hài)
D.出岫(xiù) 盘桓(huán) 流憩(qì) 心为形役(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世殊事异 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矫首遐观
B.云集响应 戳力攻秦 深谋远虑 成败易变
C.同年而语 项庄舞剑 晨光熹微 清流急湍
D.度长挈大 不求甚解 欣然忘食 谕之于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以致天下之士,约从离衡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感慨系之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是汉魏晋时期散文迅速发展的主要标志。
B.《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书,而且都是通史。《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C.王羲之和陶潜都是东晋人。王羲之世称“王右军”。“女婿”又可以称为“东床”,这一典故就和王羲之有关。
D.《过秦论》《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这几个题目中,“论”“序”“辞”都是文体标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6.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拥雍州之地 拥挤不堪 B. 君臣固守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 包举宇内 举世瞩目 D. 务耕织 务本求实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A.觉今是而昨非 B.拔剑撞而破之
C.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余知而无罪也
8.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内立法度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约从离衡
④或棹孤舟 ⑤拨剑撞而破之 ⑥刑人如恐不胜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④/②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9.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重在突现秦有野心,写秦孝公的兴是为下文的秦亡作铺垫。
B.秦取西河之外,据史载,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却以拱手二字概括,可见,政论叙史不看重历史过程的本质,而讲求细节的准确。
C.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本文不是赋,却明显带有赋的特色,如本段连用席、包、囊、并四语,极尽铺排渲染,加强了语势。


浏览完整试题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着一窥字,透出了秦伺机而动的野心,写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广人众、位高权重的形势。这就反衬了下文拱手而取的强秦之强。
(二)
谏逐客书
李 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普通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地千里 举:攻占 B.遂散六国之从 从:合纵
C.使之西面事秦 事:侍奉 D.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击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西取由余于戎 师不必贤于弟子
B.民以殷盛 必竭诚以待下
C. 疏士而不用 不敢言而敢怒
D.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是李斯用来反对“逐客”的论据的一组是
①迎蹇叔于宋 ②孝公用商鞅之法 ③惠王用张仪之计 ④昭王得范雎 ⑤兵强则士勇 ⑥鬼神降福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反对逐客,毅然上书秦王,强调秦国执行逐客令将带来严重后果,终于使秦王收回成命,停止逐客。
B.李斯援引秦国发展的诸多历史事实,按时间顺序证明客卿不仅无害于秦,而且对秦的发展强大有着重大贡献。
C. 本文是篇政论文,但并不显得呆板无味,而是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这与作者善用排偶句有很大关系。
D.本文以引用论证为主,辅以事实论证,加之正反论证充分,说理透彻,富有说服力,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第Ⅱ卷(共111分)
三、.将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4.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3分)
译文:
1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2分)
译文:
16.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3分)
译文: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城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7.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4分)
答:

18.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五.名言名句。
19.按课文要求默写:(每一格1分,共10分)
①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浪形骸之外。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⑥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安魂之境
李劼
人们常说坐化是生命的奇迹,高僧打坐,人随魂去,生命静静地转换,一如睡莲悄然开放。在这转换的时刻,与其说生命终止了,不如说死亡消失了。死亡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向永恒的天空缓缓飞去……据说,《水浒》故事中的鲁智深就是这样坐化的。我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鲁智深是个快乐的胖大和尚,说他快乐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私仇,从来不报仇雪恨,既不为兄杀嫂,也不大义灭亲。鲁智深仿佛是一个专门来到人间为受苦受难的人们打抱不平的菩萨似的,快快乐乐的普渡众生,既救落渡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他一生所为,不掺带丝毫个人恩怨。鲁智深是所有梁山好汉中唯一的一个菩萨,这样的菩萨当然以坐化写完人生的最后一笔,所谓圆寂,指的也许就是这样的圆满和寂静。
于是我想起嵇康,想起嵇康和他的《广陵散》。四百年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一遍又一遍地为嵇康扼腕,为嵇康喝叹,以示感慨之意,以抒悲悼之情。但人们从来没有品味过嵇康在人生终了时显示出来的生命境界,从来不曾体悟过那曲《广陵散》作为绝响究竟绝在哪里响在何方。嵇康临刑之前,既不大碗喝酒,也不大块吃肉,而是悠悠地弹奏了他那曲《广陵散》。刑场上响起了婉转的琴声,狰狞的死亡由此被击碎,如同一片碎纸纷纷扬扬。我是说,嵇康弹奏《广陵散》,弹着弹着,悄悄地随着琴声走掉了,在刽子手杀死他之前,嵇康随着《广陵散》飞逝了。正因为这样的飞逝,《广陵散》才成了绝响。作为一曲绝响,《广陵散》绝在生命随琴声而去,从而让生命的旋律回响在纯净的天空。印度的一位禅师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一刹那变成了基督,从而使葡萄变成了美酒。葡萄是鲜活的,但又是暂时的;美酒是酿成的,因而是永恒的。当生命修炼到一个点上时,葡萄就酿成了美酒,暂时的变成了永恒的。当嵇康对着夕阳弹奏起他的《广陵散》时,嵇康就变成了《广陵散》,—如葡萄变成美酒,耶稣变成基督。所以正如鲁智深是个快乐的菩萨一样,嵇康也是快乐的。他是一位快乐的名士。魏晋的名士风度在嵇康变成《广陵散》的时刻达到了生命的极致。相形之下,阮籍是怯懦的,阮籍是自欺欺人的。阮籍喝酒佯醉,与其说骗了别人,不如说骗了自己。葡萄在阮籍那里始终没有变成酒。阮籍只是喝酒,但他自己却变不了酒。阮籍的生命没有像嵇康那样转由一种辉煌而宁静的极致境界而进入永恒。我为阮籍扼腕,一如我为嵇康庆幸。阮籍的聪明使他的生命停留在了头脑的灵活上,从而无以深入生命的内心世界。同样身为竹林七贤,生命在阮籍那里由于聪明而萎缩,生命在嵇康那里因绝响而开花。生命从阮籍的醉酒向前跃进一步是《广陵散》,生命从嵇康的《广陵散》向后倒退一步则是阮籍的醉酒。醉酒是吸毒,《广陵散》是人境;一个向下坠落,一个向上飞升。在阮籍醉啊醉倒在地上的时候,嵇康飞啊飞到了天上。一代风流就这样风云流散。


展开余下试题美丽的故事。不仅古老,而且风尘遮蔽。正如西方人逐渐忘记了耶稣成为基督的生命意味,中国人始终不知道嵇康变成《广陵散》的动人故事。正是这样的遗忘,使美国人在编排电影《莫扎特》的时候曲解了莫扎特和他的《安魂曲》。那位美国导演既不知道莫扎特为何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也不知道《安魂曲》对莫扎特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这部影响片荣获了世俗透顶的奥斯卡奖,因为这部影片误读了莫扎特最后有关《安魂曲》的写作。编导从商业文明的立场把莫扎特写作《安魂曲》的故事读解成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使之在金钱的压力和魔鬼的诱惑下辛苦劳作,力竭而死。在莫扎特和《安魂曲》面前,商业文明的愚昧一如东方专制国家的庸众。商业的头脑没法领略一个艺术天才的灵魂及其生命的开花。因为正如嵇康弹着《广陵散》走掉了一样,莫扎特写《安魂曲》写着写着写了进去,变成了《安魂曲》,或者说其生命凭借这《安魂曲》远去了。这与其说是一种奇迹,不如说这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乃是因为后人在阅读这个故事时缺乏应有的内心准备。
20.作者认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你怎样理解鲁智深“既救渡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6分)
21.作者为什么为阮籍扼腕,替嵇康庆幸?(4分)
22.在作者看来,鲁智深的坐化、嵇康的临刑弹奏《广陵散》、耶酥的受刑、莫扎特的创作《安魂曲》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23.下面说法与本文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的重点在写莫扎特创作《安魂曲》,这从文题是《安魂之境》可以看出。
B.本文在结构上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写鲁智深坐化、嵇康临刑和基督受刑,结构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C.本文认为莫扎特创作《安魂曲》与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富有艺术灵魂的天才作曲家的生命的开花,后者则是为了商业的目的、经济利益的驱动。
D.在作者看来,奥斯卡奖也是世俗透顶的,因为它往往用商业文明的立场解读一切,包括像莫扎特这样的艺术家的追求。
E.在写作手法上本文多次使用对比,有段落之间的对比,如鲁智深、嵇康、莫扎特的
七、语言的实际运用。据要求完成下题(7分)
24.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人能走多远? 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①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②人又能攀多高?
③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
④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向。
⑤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⑥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序号:
25.下面一段话画线处在标点与语句表达等方面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①这是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明确作出的规定。随着住房制度改革,②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屋,而且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区内。③《物权法》的这一规定回答了广大群众关于“70年大限到期后,我们的住房怎么办”的疑问。④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⑤虽然关于《物权法》70年后自动续期的规定,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不少人注意到,⑥法律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作出明确规定。
(1)(只填序号) 修改为
(2)(只填序号) 修改为
(3)(只填序号) 修改为
(4)(只填序号) 修改为
八、作文(60分)
26.请以“触动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抄袭。
川大附中08—09学年下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答题卷(51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三、.将第Ⅰ卷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4.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3分)
译文:
1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2分)
译文:
16.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3分)
译文: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17.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4分)
答:



18.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五.名言名句。
19.按课文要求默写:(每一格1分,共10分)
①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放浪形骸之外。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感慨系之矣!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
⑥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8分)
20.答:


展开余下试题 (6分)
21.答:
(4分)
22.答:
(4分)
23. (4分)
七、语言的实际运用。据要求完成下题(7分)
24. 序号: (3分)
25.(1)(只填序号) 修改为
(2)(只填序号) 修改为
(3)(只填序号) 修改为
(4)(只填序号) 修改为 (4分)
川大附中08—09学年下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D(A.迁徙xǐ锋镝dí劲弩jìngB.瓮wèngC管弦xián形骸hái)
2.C(A.全对B.戮力 异变C.激湍D.絜大 喻之于怀)
3.C(A.斗,使……相斗B.亡北,动词作名词D.一、齐动用)
4.D
5.B 《资治通鉴》不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二.文言阅读(每小题3分,共24分)
6.D 致力,从事(A.拥有占据、拥挤B.牢固地、本来C.吞并、全)
7.C例句与此选项均表修饰(A.并列 B.承接D.通“尔”)
8.A分别是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9.B政论叙史看重历史,“拱手”不能说明不看重历史
10.D拒绝
11.D……原因(A.从 表比较B.因 来C.并列 却)
12.C
13.D无引用论证
三.翻译(8分)
14.攻下三川地区,在西边兼并巴、蜀两国,在北边收得上郡。
15.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
16.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四.诗歌鉴赏(8分)
17. 提供两个参考答案,学生能答出其中一个即可。(4分)
其一:“断香残酒情怀恶”,这一句直接写词人“情怀”(1分),该句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1分)。“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1分),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梧桐叶落”“心还寂寞”的萧索冷落和不尽苦衷(或道出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1分)。
其二:“又还寂寞”是直接抒情。(1分)突出表现了词人失去亲人和故乡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等复杂难言的心情,(1分)。这一笔抒情统领全诗之景,从远景乱山、归鸦、暮色,到近处的落叶、秋风,寂寞之景,皆体现寂寞之心,含蓄而深沉(1分)。结句抒情,尤其是“又还”一词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1分)。
18.(4分) 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落叶片片,像无边的愁绪一样,飘落在她的心上;风声阵阵,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2分,若写“点题,强调了秋天的到来”这类表层意思或“作用”给1分)诗人触景伤怀,引出后句“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国破家亡的伤痛,背井离乡的哀愁,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2分)
五.默写(10分,一空1分)
①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②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③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⑤泉涓涓而始流
⑥临清流而赋诗
六.大阅读(16分)
20. 没有私仇,帮助需要帮助的弱者;拔刀相助,惩治恃强凌弱的歹人。(6分)
21.阮籍是小聪明,他本可以像嵇康一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可它没有。嵇康是大智慧,他在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艺术地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意思对即可4分)
22.都是超凡脱俗的、纯粹的生命意义的艺术提升,是生命的升华而不是结束。(意思对即可4分)
23.A,B(4分)
六.语用(7分)
24.⑤②④①⑥③.(3分,错一个即不得分)
25.(4分,1个1分)
①处“《物权法》明确作出的规定”应改为“《物权法》作出的明确规定”;
②处“而且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区内”应改为“而且房屋大量集中在住宅小区内”;
④处的三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⑤处的“关于”应移到“《物权法》”的后面。 (125.69.102.7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川大附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