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7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模块期末测试题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模块>期末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 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语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ó) 溽暑(rù) 霰雪(xiàn) 斗斛之禄(hú)
B.榫头(sǔn) 薜荔(bì) 坼裂(chè) 轻鸢剪掠(yuān)
C.箨龙(tuò) 憎恶(zēng) 玉簟(diàn) 直栏横槛(kǎn)
D.毗邻(pí) 栏楯(shǔn) 辐射(fù) 如翚斯飞(hu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岑寂 眉眼颦蹙 剽掠其人 姗姗可爱
B.招徕 鼎珰玉石 兔起鹘落 游刃有余
C.慧星 茕茕孑立 钩心斗角 雕栏玉砌
D.噩梦 叨陪鲤对 技经肯綮 钟鼓馔玉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①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骤:轻易,一下子)
②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成家:让家安定)
B.①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漫:徒然,白白地)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因:接着)
C.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侵:渐近)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又)
D.①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
②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善:羡慕)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①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每薄暮下管键           ②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
D.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下列对诗文的解读有错的一项是( )
A.《蜀相》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门的哀伤。
B.《湘夫人》中诗人尽情铺陈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实际上寄托着屈原自己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
C.《书愤》的尾联作者以诸葛亮自况,目的在于勉励自己,表达诗人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的志向,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D.《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神仙出现时,“日月照耀金银台”“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句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 )
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浏览完整试题B.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锱铢必较,岂不是活得很累吗?
C.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D.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于适应市场竞争。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
醉书斋记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③,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敝帽子;②瞷:偷看;③刘伶断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②遂投汨罗以死
B.①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余倘然久之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D.①仍挟一册与俱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族,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译文:
(2)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
译文:
(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译文:
三、阅读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完成赏析。(5分)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诗歌首联以“迟”描写空林烟火,传达了一种特别的意蕴,试作赏析。(2分)
15.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以颔联为例,对这一特点作简要赏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展开余下试题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6、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2分)
17、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请简要地概括文章的思路层次(4分)
18、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分)
19、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5分)
六、默写题(5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韦庄《菩萨蛮》中与典故卓文君相关的诗句是
(3)《滕王阁序》中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七、阅读下列材料作文(50分)
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精神的领地,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答卷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计 分
分 值
13.(9分)(1)
(2)
(3)
14、(2分)

15、(3分)


16、(2分)
17、(4分)


18、(4分)

19、(5分)


六、默写题(5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韦庄《菩萨蛮》中与典故卓文君相关的诗句是
(3)《滕王阁序》中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七、作文(50分)

2008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12题(每小题3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计 分
分 值 B D C B D C B D D C C B
13题
(1)答案: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3分)
(2)答案: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3分)
(3)答案: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正当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3分)
14、诗人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缓缓升起的情状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2分)
15、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有着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3分)
16.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2分)
17.答案: (1)先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1分)
(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1分)。
(3)接下来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1分)
(4)最后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1分)


展开余下试题 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18.答案:(1)农民的居住地。(2)诗意与温馨。(3)愁苦与艰苦。 (4)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19.答案: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2分)
②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2分)
③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1分)
六、默写答案略
七、作文,以2008年湖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为依据。
【译文参考:】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诧,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依然靠女人来治愈吗?于是我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222.222.192.216)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中国古”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