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竞赛试卷

阅读:1121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七年级下册期中抽查考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抽查考试七年级语文科试卷
注意:1、全卷共分三部分,满分100分,100分钟内完成。
2、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20分)
1、默写古诗文。(每处1分,共7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新优雅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4题。(6分)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línlín) 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jīnɡyínɡ) 的天空中了。
2、根据拼音写出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3、作者在描写时,写色彩的词用得较多,请写出文中关于色彩的词语。(2分)
(1)写海水: (2)写水面:
(3)写轻云: (4)写船栏:
4、作者说“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是被沉醉了”。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写两句描
写晴空的诗句。(2分)
按要求完成第5—6题。(7分)
星光中学准备在七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5、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4分)
6、你班小林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不超过50字)(3分)
二、阅读(4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13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晋陶渊明独爱菊( ) (2)可爱者甚蕃( )
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上文有一句是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这句话是“ ”,
全文中与“陶后鲜有闻”照应的句子是“ ”,与“宜乎众矣”照
应的句子是“ ”。(3分)
10、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要写到“菊”“牡丹”? 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2分)


浏览完整试题11、作者写牡丹用贬抑之意,但有一首歌唱到“啊,牡丹……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
尽贫寒……”你对此如何评价?(3分)
(二)(13分)
①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②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③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段选文的主要内容,依次是: 、
、 。(3分)
13、“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中所提到的“小说”即《 》,它是我国第一篇白
话小说;“一本回忆记”指《 》。(2分)
14、请分别说明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4分)
(1)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2)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15、第②段中,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画线的句子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
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三)(14分)
狗的结局
司机老杨轧死了一条狗。这是一条该死的狗,它突然窜到汽车轮子下……开始,老杨并不知道轧死的是狗,他胆战心惊地随着尖厉的叫喊声下了司机室。当他一眼看到地上躺倒的是狗时,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庆幸的笑容。
这时,一个便衣走到他面前:“你长着眼没有?”
“长着哪!”老杨没好气地答道。
“你为什么把狗给轧死?”便衣的眼珠子瞪得贼圆。
老杨下意识地又看了看狗。狗是普通狗,不是特养的军犬,也不是外国的名狗。老杨的气粗了:“它找死!”
“啊,是它找死?你——胆子不小!”便衣的五官全扭歪了,“告诉你——这是公安局王局长的狗!”
“谁的都一样,反正是死了就活不成了。”老杨的脑瓜子一下子耷拉了下去,声音明显地低了八度。
“活不了,你得赔!把你车扣下!”
“你凭什么?”
……交通民警来了。
便衣把证件掏了出来,他是公安局办公室的副主任。
轧死了局长的狗,这事非同小可。交警不敢擅自拿出处理意见,竟然像看玩把戏似的微笑着问便衣:“你说这事该咋办?”
“赔!”便衣脱口而出。
“怎么赔?”
“……”便衣用手挠起后脑勺子,数字是无止境的。赔多少最合适呢?他可不敢拿主意。他想得脑瓜子都发疼了,只好求助地望着交警,“这事,你能处理吗?”
“我说……你打个电话,请示一下局长吧!”交警很精明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挂通了电话。
话筒里传来了新上任的王局长洪亮的声音:“什么?狗?张主任,你怎么搞的?那狗是我小孩从乡下带来的,我早让你处理掉。怎么你替他喂着?轧死了,正好!那是条该死的狗。赔什么钱哪?应该感谢那位司机师傅!”
交警在一旁听完了电话,拍着司机老杨的肩膀,扫了一眼便衣,说:“老兄,你真有福气,白轧死了一条狗,还受到局长的表扬……今儿个,我也算瞧到新鲜啦!”
16、司机老杨“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庆幸的笑容”,他为什么脸色“苍白”?他为什么“庆幸”?
(2分)
17、“老杨的脑瓜子一下子耷拉了下去,声音明显地低了八度。”这是为什么?(2分)
18、为什么局长说“那是条该死的狗”?(2分)
19、试根据便衣的神态、语言,想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交警对这件事的态度和便衣是否
一样?(4分)
20、如果轧死的这条狗是局长的爱犬,试想象,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结局?(4分)
三、写作(40分)
21、请以“给刘翔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正题自拟,文体不限,500字以上。
提示:(1)抓住特殊背景——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脚伤临场退出比赛,以此为切入点;
(2)抒写真情实感——期盼、仰慕、惊奇、懊恼、宽容、支持、鼓励、信任……都
能写,但必须情出由衷,远离虚假;
(3)立意“人无我有”,体现个性特点;
(4)符合书信格式。
期中抽查考试七年级语文科试卷答题卷
题 号 一
(1-6) 二 三
(21) 附加题 总 分
(一)(7-11) (二)(12-15) (三)(16-20)
得 分
一、基础(20分)
1、 (每处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分)línlín ( ) jīnɡyínɡ( )
3、(2分)(1)写海水: (2)写水面:
(3)写轻云: (4)写船栏:


展开余下试题4、(2分)
答:
5、(不超过80字)(4分)




6、(不超过50字)(3分)



二、阅读(40)
(一)(13分)
7、(2分)(1)晋陶渊明独爱菊( ) (2)可爱者甚蕃( )
8、(3分)译文:

9、(3分)主旨句是“ ”,与“陶后鲜有闻”照应的
句子是“ ”,与“宜乎众矣”照应的句子是“ ”。
10、(2分)答:

11、(3分)答:

(二)(13分)
12、(3分)依次是: 、 、 。
13、(2分)“小说”即《 》; “一本回忆记”指《 》。
14、(4分)(1)不好:

(2)不好:

15、(4分)答:


(三)(14分)
16、(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写作(40分)
21、
七年级期中抽查考试语文科试卷答案(2009.4)
一、基础(20分)
1、(1)甲光向日金鳞开;(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4)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每空1分,错、漏、增及顺序不合每处扣0.5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粼粼、晶莹。 3、(1)皎洁、蔚蓝;(2)金光灿烂;(3)薄纱似的;(4)青色。(每小题0.5分)
4、示例:(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示例:同学们,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写了许多文章,这其中一定有你的得意之作。今天,就请
你用优美的朗诵,展示你的才情吧。
6、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劝说的内容要符合同学的身份,不足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
示例一:小林,再美的珍珠,埋在土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有这么好的文章,不展示
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示例二:小林,胆子大一点儿,大家都是同学。美文共欣赏嘛,
读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吧。
二、阅读(40分)
(一)(13分)
7、(1)仅,只;(2)多。
8、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9、莲,花之君子者也;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10、用菊和牡丹作正衬和反衬,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
想感情(答出“衬托”,有点分析即可)。目的: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写作目的。
11、略。(言之成理即可)
(二)(13分)
12、依次是:读书经历、工作经历、著作成果。13、《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14、(1)是对鲁迅的指责和诬陷,同时,在轻描淡写之中也有鲁迅对几个学者和反动政府蔑
视的意味。(2)是鲁迅对自己创作成果的评价,含有自谦之意。 
15、加点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因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处处碰壁,从而失望、伤感、愤懑的思想
感情。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无声的控诉。
(三)(14分)
16、因为他的车轧死了一个东西,他吓得脸色苍白。当他看见轧死的不是人而是一条狗时,
他感到庆幸。
17、因为他轧死的是公安局长的狗,可能有麻烦。
18、(1)这条狗早就要处理掉;(2)它自己窜到汽车轮子下。
19、便衣:狗仗人势,欺软怕硬的人。交警:不一样,交警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玩把戏似的微
笑,最后还扫了一眼便衣,说明他对便衣的反感,对司机老杨的同情。(言之成理即可)
20、如果这个局长是清廉的官员,他会做自我批评,不该让爱犬到处乱跑,造成交通事故;
如果这个局长是贪官污吏,他会变本加厉向老杨索赔。(言之成理即可)
三、写作(40分)
21、根据写作要求评定成绩。 (116.16.232.115)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竞赛试卷
相关:关于“七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