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2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题(六)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题 (六)
一、语言文字运用(4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田里芳草青青,农民们把牲畜赶往草场。不过也抱怨这样干躁气候,会使冬季作物歉收的。
B.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祥的表情。
C.寒风呼啸随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nìng)笑。 
D.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yǎn)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兴隆 潦倒 家俱 无可救药 B、沉醉 暮蔼 壁炉 不寒而粟
C、走廊 辩别 溺死 过眼云烟 D、寓所 赐予 娇捷 垂头丧气
3、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剃发 剔除 糜烂 麋鹿
B.牲畜 蓄牧 发酵 酝酿
C.撤退 车辙 清澈 撒水
D.逃遁 循序 徇私 洵职
4、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⑴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 的编码办法。
⑵晚上,我多失眠, 入睡就能梦见那本书。
⑶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 着妈妈。
A、荒诞 偶尔 注视 B、荒诞 偶然 注视
C、荒谬 偶尔 凝视 D、荒谬 偶然 凝视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里空气湿润,海风消失得销声匿迹。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
B.潜入毒贩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C.叔叔看着宝钢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他们谩骂法院执法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B.他是个单纯的人,从不设防。他能够在文学领域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C.我无意间接触到父亲的手,这双长年累月劳作的手像石头一样粗糙,布满了沟壑般的口子。
D.近几年,易中天因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民间的影响如日中天,所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演讲,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正确顺序的序号。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 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8.下面各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她创作的《墙上的斑点》是西方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为特征的意识流作品。


浏览完整试题B、高尔基(1868―1936年),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以描绘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的长篇小说《母亲》。
C、海因里希•伯尔,法国小说家,我们曾学过反映法国人民的厌战情绪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他的早期作品的基调较为灰暗沉郁,后期作品一反以前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如长篇小说《莱尼和他们》。
D、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9.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0.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二、阅读《山羊兹拉特》,完成下列题目。(16分)
11.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又不卖了?(3分)
答:
12.请结合课文相关情节简要说明阿隆一家对于卖掉兹拉特这一决定的情感反应?(5分)
答:
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产生的价值?(4分)
答: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
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
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
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阅读小说《沙之书》,完成下列题目(14分)。
15.“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4分)
答:
16.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简要阐述理由。(4分)
答:
17.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6分)
答:

18、名句默写(10分)
(1) ▲ ,烟光凝而暮山紫。
(2)羽扇纶巾,谈笑间, ▲ 。
(3)微风过处,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寻声暗问弹者谁, ▲ 。
(5)连峰去天不盈尺, ▲ 。
(6)落霞与孤鹜齐飞,   ▲  。
(7)    ▲    ,     ▲   ,孰不可忍也?
(8)    ▲    ,小人比而不周。
(9)乡原,   ▲ 。
五、语用题(20分)
19.进入高考备考的疲劳期,高三(5)班拟请去年考上大学的王菲同学回校作报告,下面是班长给王菲写的一封邀请函,有多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其中三处并加以改正。(6分)
邀请函
王菲同学:
为帮助高三同学顺利度过高考的冲刺阶段,高三•五班同学想利用你放假回家的机会叫你来校讲一讲,以分享你的点滴经验,切勿推辞。
XX学校高三•五班
2008年3月2日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2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中心意思。(限20字)(4分)
具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神话传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起源。而在中国,神话传说既发展为用散文写成的优秀的史传文学,如《左传》和《史记》,也同时发展为被前人称为“稗官野史”的小说,换句话说,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如唐传奇的体裁和表现形式就十分明显地受到了史传文学的影响,就连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也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答: (限20字)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展开余下试题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1、(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6分)
(2)你如何看待这种“苦乐观”的?(4分)
语文答卷纸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14
答案
7、
11、
12、
13、
15、
16、

17、

18、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⑧ ⑨
19、①

19、① ② ③
20、
21

参考答案
1、D(A.躁-燥 B.祥-详 C.狞nìng-níng)2、B (A.俱-具B蔼-霭,粟-栗C、辩-辨D、娇-矫)3、A (B.蓄-畜C.撒-洒D.洵-殉)4、D (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偶尔:间或,有时候;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注视:注意地看,有“关切”之意;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5、D(A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这里与前面的“消失”意思重复,应换为“无影无踪”。B.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还不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6、C(A “实属”与“是”重复;B 句式杂糅,去掉“为代价”; D “被”字多余。)
7、答案:④①③⑤②(简析:题目横线前的句子,只点明了总的情景和时间,显然还缺地点,第④句就点明“山脚下”,第④句的最后一词是“烟幕”,接着写①句的“炊烟” “缭绕在烟囱上”,符合情境,最后写“香味”“弥漫在四周”。)8、D(A 错在“第一部” B “激流”为“自传” C “法国”为“德国”)
9、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浓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10、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11、第一问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家庭的贫困和山羊的衰老是要卖掉的原因。
第二问类似“患难与共”、“患难见真情”、“有感于动物的恩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动物不义”、“不只是动物,而是有感情的朋友”等答案都应予以肯定。
12、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安娜、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皆为不舍。
13、一自然环境的突变,影响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走向。二凸显了兹拉特的重要性,成了勒文家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改变了它的命运。三因为天气的变冷,使家庭的贫困有了转机。使小说有了其乐融融、皆大欢喜结局。14、(B E ) B、“明晰”不当,应是“不留痕迹” E他们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的阶段,获得了与人平等的地位。15、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16、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沙之书”的特性即可]
17、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18、(1)潦水尽而寒潭清(2)强虏灰飞烟灭(3)送来缕缕清香(4)琵琶声停欲语迟
(5)枯松倒挂倚绝壁(6)秋水共长天一色(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8)君子周而不比
(9)德之贼也。19、(4分)叫你——请你 讲一讲——作报告 (指导)
20、我国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21、参考答案:(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2)言之成理即可。 (61.153.255.25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选修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高二语文单”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