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453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53]
《伟大的悲剧》同步训练试卷
伟大的悲剧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拽(zhuài)出来 毋(wú)宁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 贮(zhù)藏 怏怏(yāng)不乐 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 胆怯(què) 风餐露(loù)宿 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不可思议 徒劳无获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 萎缩不前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 疲惫不堪 鲁莽大胆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 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闷闷不乐
3. 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跚跚来迟 ( ) 秧秧不乐 ( ) 母宁 ( ) 赢弱 ( )
4同样一句话,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不同。请根据以下重音提示,分别写出相应的提问 。
他叫你明天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叫你明天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①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②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③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④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8.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
②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 )
③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 )
④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 )
⑤ 啊,让,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 )
9选出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 )
A.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B.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


浏览完整试题C.……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
D.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10课文内容填空
①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
②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③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11下列语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 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3“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 ;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
14 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
A.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15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16“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17.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18.“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19.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下面是张雪梅写的《登上南极第一天》中片断,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经过5次转机、6次起落、飞行了两万千米之后,中国第17次南极科考队终于在当地时间12月12日上午10时30分抵达南极马尔什国际机场。
  乘着俄罗斯站的两辆装甲车,沿着机场公路行驶。天空晴朗,丘陵上都是积雪,沿途路边筑起了雪坝。不远的海面上漂浮着几块蓝冰。海水翻着白浪不断向岸边涌来。15分钟后车便到达中国长城站区。以前来过的老队员在车上就介绍说:红房子是发电栋,红白相间的是宿舍,绿房子是文体栋,医务室也设在那里。下了车一个老越冬队员敲鼓,一个敲锣,抬头看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来南极之前,有一些朋友说那很冷吧,你们住帐篷吗?其实科考队员住宿的生活栋是两层小楼,据说与周围的几个考察站相比,长城站的建设设施是一流的。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当然用的是现代材料的现代建筑。我住2层,宿舍像宾馆的标准双人间。有桌椅、衣柜、卫生间,用电暖器取暖。电视在餐厅内,但是洗澡要去发电栋。窗外是呜呜的风声,室内暖融融的。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近处总有几只贼鸥在水边,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王自磐教授说它们就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


展开余下试题20和斯科特相比,中国南极科考队到南极有什么不同之处?
目的不同:一是竞赛,一是考察;条件不同:一是徒步,一是乘飞机、汽车;生活水平不同:一是一切自备且无着落,一是一切吃住条件均很优越。
21和斯科特当年抵达南极所见到的景物相比,今天的南极有什么变化?
22当年(1912年)斯科特仅比阿蒙森迟到了一个月就显得太晚太晚了,时隔近百年,中国科考队第十七次登上南极,不是更晚了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当年是竞赛,今天是科考。为人类环境的保护和研究作贡献。
23为什么在距离北京17500多千米的南极,“我”会有种到家了的感觉。这里的“家”应如何理解?
24南极是一个冰雪覆盖荒无人迹的地方,现在为什么会窗外呜呜风声,室内暖融融?
25为什么在房间内我能观赏到海景,还看得见通往企鹅岛的路和远处的纳尔逊冰盖?
26从事海洋动物研究的王教授说:“它们就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它们”指什么?为什么喜欢在有人的地方呆着?发挥想象力,为王教授的这段话找几个充足的理由。
答案习题1C2B3姗怏毋羸4谁叫你明天去? 他叫你什么时间去?5 D B A C 6D 7。(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①吞食 ②极度疲劳 (3)、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4)、比喻虚幻的事物。 8、议论 、叙述 、描写、议论 、抒情 9D10(1)虽然 但 却 (2)可是 除了 只能 (3)只有 才 11.A 12C13“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4.B 15.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6.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17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8.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19南极位于南半球,他们的冬夏季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因此,1月恰好是南极大陆的夏季,是那里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只不过由于南极大陆号称“风极”,那儿的风雪一年四季都相当惊人。所以,斯科特他们才会接连遭遇狂风暴雪的袭击。)20目的不同:一是竞赛,一是考察;条件不同:一是徒步,一是乘飞机、汽车;生活水平不同:一是一切自备且无着落,一是一切吃住条件均很优越。
21有机场有公路,生活条件优越,长城站建筑设施是一流的。
22当年是竞赛,今天是科考。为人类环境的保护和研究作贡献。
23因为抬头看到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里的“家”指祖国。
24因为这里的建筑设施是一流的,有发电栋,可用电暖气取暖。
25因为这里的建筑全部架在半空中,我又住在二层,可以登高远眺。
26“它们”指贼鸥。(可由学生自由开放回答) (121.233.86.15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伟大的悲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