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76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卷
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语文试卷 2009.03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气氛/安分守己 主宰/载歌载舞 殷红/恹恹欲睡
B.愠怒/风流蕴藉 腼腆/暴殄天物 款识/栉风沐雨
C.倜傥/痛哭流涕 警醒/杀一儆百 筵席/偃旗息鼓
D.缱绻/卷土重来 股肱/觥筹交错 散佚/卷帙浩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插科打诨 风声鹤唳 不容置喙 额首称庆
B.平心而论 坚苦卓绝 意兴阑珊 斐然成章
C.两全其美 同仇敌忾 砰然心动 毛骨悚然
D.切中肯綮 方枘圆凿 皓首穷经 高潮迭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B.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以风卷残云之势在两周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其影响之大让人始料不及。
C.孙犁在“文革”后至1995年写成的《耕堂劫后十种》,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有较大的突破,是散文界的空谷足音。
D.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透过优雅的意象想像其中的画面和情景,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华和美妙深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每次学校开运动会前,老师总是嘱咐运动员要穿好鞋,可有的运动员就是不当回事。
B.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三通”、外国公司参与两岸航运和所谓“台湾安全”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说明。
C.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达赖,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制定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5.“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当前网上热议的话题。有网民赞成取消文理分科,也有网民表示此举有待商榷。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双方持不同观点的依据。(4分)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都比较窄,有些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其实,学理科的同样需要文史地知识,而学文科的同样也需要理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譬如作为一个理科生,首先要对本国的人文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于国外的情况同样也得知晓;否则,不要说到国外去寸步难行,就是在国内同样也会四顾茫然。”网友“晓凌”的帖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网友“祝福中国2009”也直言,高中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分文理科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降低,要么人文知识少,要么科学常识难以具备,将来在工作中创新、生活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会相对降低,对国民整体素质将会有影响。网友“林海松涛”则留言说,文理分科好,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高中教育不可能把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专门人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在高中这三年,而在个人的今后社会实践。网友“jonie”也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普及教育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事,教育改革不应着手于取消文理分科,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良好的认知态度和兴趣。


浏览完整试题取消文理分科,□□□□□□□□□□。(不超过10字)
保留文理分科,□□□□□□□□□□。(不超过10字)
6.小王是一位高中生,以下信息是从本学期小王的“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他写一段期末评语。要求:评价客观真实;语言含蓄亲切;有利于小王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4分)
(1)某月某日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扰乱了课堂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敲诈同学财物,挺身而出,制止其违法行为。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节”上演奏萨克斯,曲惊校园,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5分钟,主动承认了错误。
□□□□□□□□
7.《咬文嚼字》日前发布了“2008年十大流行语”。它们是:“山寨”、“雷”、“囧”、“和”、“不抛弃不放弃”、“口红效应”、“拐点”、“宅男宅女”、“不折腾”、“非诚勿扰”。“流行语”的认定,不仅要求它具有时尚性、大众化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具有某种表达效果:或言简意赅,或形象生动,或追新趋异,或突显语意,或发人深省,或引导联想。
请参考下面的例句,在以上流行语(“囧”字除外)中,选一个自己熟悉的词语,结合流行语的特点,为它写一段解说性的文字。要求:(1)思想健康,立意明确;(2)不必刻意模仿例句;(3)不超过140字。
“囧”是网络聚合力超强能量的最佳代表字。“为什么呢”?是因为字形上的那撇八字眉乃至被赋予无数联想的那半张表惊讶、表无奈、表沮丧、表悲凉或凄惨的嘴角吗?它是某族群、某社群乃至某年代的一个微缩,它是方便表述终难记录、快速蹿红终难细化的快捷键,它是进入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的最好入口。它是中国表情的一种:“今天你囧了吗?”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人有两个“大脑”
王江
①在生命体的活动中,除大脑外,脊髓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如果把大脑比喻成生命指挥中心,那么脊髓便是大脑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但是,通常并不能把脊髓称作人的第二大脑。那么,人体内真有第二个大脑吗?对这一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问题,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却出乎许多人意料——答案是肯定的。
②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尔松教授经研究确定,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在专门的物质——神经传感器的帮助下,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工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迈克•格尔松教授由此创立了神经胃肠病学学科。
  ③同大脑一样,为第二大脑提供营养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第二大脑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负责免疫、保卫的细胞。另外,像血清素、谷氨酸盐、神经肽蛋白等神经传感器的存在也加大了它与大脑间的这种相似性。
④人体内这个所谓的第二大脑有自己有趣的起源。古老的腔体生物拥有早期神经系统,这个系统在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变为功能繁复的大脑,而早期神经系统的残余部分则转变成控制内部器官如消化器官的活动中心。这一转变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胚胎神经系统形成最早阶段,细胞凝聚物首先分裂,一部分形成中央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在胚胎体内游动,直到落入胃肠道系统中,在这里转变为独立的神经系统,后来随着胚胎发育,在专门的神经纤维——迷走神经作用下该系统才与中央神经系统建立联系。
⑤不久以前,人们还以为肠道只不过是带有基本条件反射的肌肉管状体,任何人都没注意到它的细胞结构、数量及其活动。但近年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胃肠道细胞的数量约有上亿个,迷走神经根本无法保证这种复杂的系统同大脑间的密切联系。那么胃肠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胃肠系统之所以能独立地工作,原因就在于它有自己的司令部——人体第二大脑。第二大脑的主要机能是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分泌。十分有意思的是,像大脑一样,人体第二大脑也需要休息、沉浸于梦境。第二大脑在做梦时肠道会出现一些波动现象,如肌肉收缩。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第二大脑会像大脑一样分泌出专门的荷尔蒙,其中有过量的血清素。人能体验到那种状态,即有时有一种“猫抓心”的感觉,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如惊吓、胃部遭到刺激则会出现腹泻。所谓“吓得屁滚尿流”即指这种情况,俄罗斯人称之为“熊病”。
  ⑥医学界曾有这样的术语,即神经胃,主要指胃对胃灼热、气管痉挛这样强烈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倘若有进一步的不良刺激因素作用,那么胃将根据大脑指令分泌出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的物质。相反,第二大脑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的活动。比如,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头痛或者其它不舒服的感觉。人体有时对一些进入胃肠系统的物质过敏就是第二大脑作用于大脑的结果。
  ⑦科学家虽然已发现了第二大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目前还有许多现象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第二大脑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低级动物体内是否也应存在第二大脑等问题。人们相信,总有一天,科学会让每个人真正认知生命。
⑧为此,科学家发出呼吁:“爱护肠胃!爱护自己的第二大脑!”
8.下列有关“第二大脑”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大脑”能在专门物质的帮助下,独立于大脑工作并进行信号交换。
B.“第二大脑”拥有神经胶质细胞和负责免疫、保卫的细胞,以及一些神经传感器。
C.“第二大脑”与大脑一样,也需要休息,也会沉浸于梦境。
D.“第二大脑”最初是一些在迷走神经作用下与中央神经系统建立联系的细胞凝聚物。
9.下列不是“第二大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一项是( )
A.“第二大脑”能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控制消化液的分泌。
B.“第二大脑”能像大脑一样参加一些智力活动,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会分泌出专门的荷尔蒙。
C.“第二大脑”在不良刺激因素作用下会发出指令,分泌出引起胃炎、胃溃疡的物质。
D.“第二大脑”能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头痛等感觉。


展开余下试题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老的腔体生物在进化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繁复的大脑,其神经系统残余部分则转变成控制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心。
B.俄罗斯人所谓的“熊病”是人在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第二大脑无法及时将不良信号传达到大脑的结果。
C.人体内具有第二个大脑,这并不能否定脊髓是“生命指挥中心”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这一事实。
D.科学家呼吁人们要爱护自己的第二大脑,最直接的原因是,总有一天,科学会让每个人真正认知生命。
11.文中所谓的“第二大脑”与第⑥段中提到的“神经胃”是同一概念吗?请说明主要理由。(不超过30字)(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打不碎的鸡蛋
(意)马莱巴
一只帕多瓦种的母鸡,在靠近帕尔玛城的一所农庄里出生长大,它有个毛病:生出的鸡蛋的蛋壳很容易碎。原因在于其它的母鸡都吃小石块和石灰微粒,所以:它们生下的鸡蛋壳都结实;而它只吃小麦、高粱和玉米粒,或者吃小虫子,它吃的虫子有玫瑰色的、黑色的和其它各种颜色的,它从来不吃小石子和石灰微粒,因为它消化不了。要是偶然吃下去一颗石子,那石子就整天呆在它的胃里了,而且使它整夜合不上眼,所以,它生的鸡蛋壳很容易破碎。
一天,帕多瓦母鸡听到一位卖鸡蛋的商人对农庄的女主人抱怨说,有一只母鸡生的蛋太容易破了,每次运输途中都得碎。母鸡听了十分担心,因为它知道,一旦女主人发现了那些蛋壳易破碎的鸡蛋都是它生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把它宰了。农庄附近有一家大理石匠铺。一天,母鸡试着去尝大理石粉末。石粉既不好吃也不难吃,但跟小石子和石灰微粒一样难消化。第二天,它生下的鸡蛋蛋壳呈大理石的颜色,外表十分好看,但还是很容易破碎。另有一天母鸡从石匠铺面前走过时,看到有一桶罐子打开着,上面写有“硬化剂”的字样。“但愿这东西从来没有毒。”可怜的母鸡自言自语道。母鸡在那白色的糊状物上啄了两三下,原来那是石匠用来粘大理石的粘胶。它随后跑回到鸡舍去,因为要是吃了那东西要死的话,它情愿死在自己的窝里也不能死在马路上。它久久地睁着眼睛等着肚子作疼,最后它睡着了,它一夜睡到大天亮,黎明时它生了蛋。
它不像往常那样啼叫以通知女主人来取蛋,它拿了鸡蛋到一片树丛后面去。母鸡先用嘴啄,然后拿一块石子敲:这一回,它生的蛋可真硬,于是,它就把鸡蛋放回鸡舍去。
帕多瓦母鸡生下的蛋在运输途中没有破碎,它被放在市场的货摊上,让一位工人的妻子煎鸡蛋吃。女人回到家,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碗边,她拿起帕多瓦母鸡生的这个鸡蛋在碗边一敲,但鸡蛋没有打碎,碗却打碎了。“咦,真怪!”女人自言自语,她拿起鸡蛋,在大理石做的桌子角上敲。大理石被敲掉了一角。她拿来了锤子,试着用锤子敲鸡蛋,还是敲不碎。于是她把那只蛋放在一边,因为她不好意思对丈夫和儿子说自己连一只鸡蛋也敲不碎。
丈夫与儿子吃了用三只鸡蛋煎的蛋,而不是四只。妻子说人家卖给她一只不新鲜的鸡蛋,也许已经坏了,所以她故意没煎进去。
第二天,她那个大学生儿子把几只烂西红柿和那只鸡蛋放进包里,因为那天有部长来参观。那个部长诡计多端,他想与大学生们见面,让他们鼓掌欢迎。大学生们商议好给予他应有的欢迎。当那位部长一出现在学校门口时,烂西红柿和臭鸡蛋朝他的前额扔过去。只听见“啪”,像是打过去一块石头似的,部长应声倒地。大家把他抬出去,用冰水袋敷在他的额头上,因为部长的前额正中长出一个大鼓包。尽管用冰水敷,他那个肿包越来越大,活像犀牛的角。
打从那天以后,部长再也不接见大学生了,也不再去参观什么开幕式了,因为不管怎么冷敷和治疗,部长额头上的那块包怎么也消不下去了。
12.小说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1分)
13.第二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14.本文在情节设置上颇具匠心,请任选两点作赏析。(6分)
15.从文章看,你认为作者对这只帕多瓦种的母鸡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小说阐明理由。(5分)
16.小说中,这只不碎的鸡蛋给“工人的妻子”与“部长”惹了麻烦,请从小说主题表达的角度简析这两个情节。(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 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登西台恸哭记
(宋)谢翱①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②,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③,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暮来归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④。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选自《晞发集》
【注】①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年文天祥起兵,他率兵投效,署谘议参军。文天祥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本文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为哭祭文天祥而作。②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③渰浥浡郁:云气蒸腾的样子。④《秦楚之际》:《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著《季汉月表》。“季汉”实指“季宋”。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 藉手:借助,“藉”同“借”。
B.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   类:相似。
C.买榜江涘          买榜:购买船桨。
D.再拜跪伏,祝毕 祝:祭祀祝祷。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B.若相助以悲者 天涯若比邻
C.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 且为之奈何
D.其为文词因以达意 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
1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A.明年,别公(于)漳水湄
B.薄暮,雪作风凛,(舟中)不可留
C.于是(余)相向感唶
D.以(之)附季汉事后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字字呜咽地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对文天祥的悼念和对元专制统治的怵惕,决定了本文隐讳曲折的艺术表现形式。
B.为这次西台恸哭,谢翱与友人作了精心的筹划和安排,文中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深刻细致,表现出对文天祥情感的深沉炽烈。
C.“薄暮,雪作风凛”和“明日,益风雪”的两次风雪描述,渲染了氛围,景中传情,表现了作者凄冷的心境。
D.本文通篇不言祭者为谁,以无特指的“公”指代;同登西台者为谁,亦不明示,仅以“甲乙丙”称代。这样写的根本原因是内心过于沉痛,不忍直接提及。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3分)
(2)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
书 边 事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22.尾联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2分)
23.首联“征人倚戍楼”中“倚”字,有人建议改为“守”字更为确切。你认为“倚”与“守”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4.孔子不得中行之人就愿意结交狂狷之人,你赞成孔子的选择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王勃《滕王阁序》)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苏轼《赤壁赋》)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
曾子曰:“ ,以友辅仁。”(《论语》)
(4)银瓶乍破水浆迸, 。曲终收拨当心画, 。(白居易《琵琶行》)
(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澜,春水吹皱,映照彩虹,奏响流水欢歌;微澜,尺水兴波,积蓄波折,酿成逆水坎坷。微澜,风行水上;微澜,荡漾心中。
请以“微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语文第六次月考参考答案
1.B(A.fēn/fèn zǎi/zài yān B.yùn tiǎn zhì C.tì jǐng yán/yǎn D.quǎn/juǎn gōng yì/zhì)
2.D(额手称庆 艰苦卓绝 怦然心动 )
3.C(A.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B.风卷残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 C.空谷足音:空旷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D.含英咀华: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精华,是动词性成语。)
4.B (A.穿好鞋”表意不明C.成分残缺,“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应为“这对于金融危机的解决是毫无益处的” D.语序不当,“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颠倒)
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尊重选择,减轻负担
6.能根据实际情况指出优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得2分;语言含蓄亲切,且有利同学的发展,得2分。
示例:你多才多艺又能见义勇为,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如果能在生活细节和文明习惯方面再提高一点素养,你就是最棒的。
7.答案背景参考:
一、山寨。源自广东话。最早冒出来的是“山寨手机”,那是一些用低廉成本制成的仿冒名牌产品的手机。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的”“非正式的”。
二、雷。本是名词,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后来用于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人工制品,如“地雷”“手雷”“鱼雷”。现在大为流行的“雷”是动词、形容词,表示受到惊吓或十分震惊。如“被你雷得外焦里嫩”“一个最雷的词语”。
三、囧。一个早已废弃不用的古字,读音为jiǒng,义为“光”“明亮”。因它的字形很有特点,有点像人的脸部,呆滞的四方脸,配着一个张着的大嘴巴,两眉向下耷拉着,一副苦恼的样子。并且,它的字音又与“窘”相同。于是古字今用,被赋予“郁闷、尴尬、无奈”之义。
四、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异军突起,“和”字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人追求“和”,热爱“和好、和睦、和气、和善、和平、和顺、和衷共济、和风细雨、和和美美”。于是,“和”变成一个世界话题,“和谐”更是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五、不抛弃不放弃。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士兵突击》和同名电视连续剧中的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抛弃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放弃完成作战任务。——这是《士兵突击》中英雄连队“钢七连”的灵魂,也是战士许三多的精神支柱。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了不惜代价、争分夺秒、不抛弃不放弃灾区每一位生命的号召。“不抛弃不放弃”于是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六、口红效应。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反而热卖。因为口红是廉价商品,也是妇女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大钱”去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用点“小钱”买一点“口红”把自己打扮一下,为生活增添点色彩,是不成问题的。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出现危机时,廉价的生活必需品不会受冲击,照样会有好的市场。2008年,金融风暴袭遍全球,“口红效应”随之流行。
七、拐点。原是高等数学的术语,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后来借用于经济学,指某种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者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现在多用来说明市场运行中由高价位开始下跌或由低价位开始上升的转折。同样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拐点”也成为2008年的语词宠儿。
八、宅男宅女。来自日语。简单地说,“宅男”就是窝在家里的男人,“宅女”就是窝在家里的女人。他们大多是独身者,十分倚赖电脑和网络,不喜欢外出,不喜欢交际,在家里做着自己爱做的事,自得其乐。台湾魔术演员刘谦就曾自称“宅男”。
九、不折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纪念会上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奋斗目标。“不折腾”三字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直接以汉语拼音“buzheteng”的词形进入英文语汇中。“不折腾”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流行语。
十、非诚勿扰。本是冯小刚导演、葛优和舒淇主演的贺岁档电影的片名。由于宣传造势到位,影片上映后票房飙升,冲破三亿大关。“非诚勿扰”这个四字格短语,在2008年年底迅速走红。
8.D 9.C 10.C
11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