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3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安徽黄山市0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黄山市0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先进文化构建“新徽商”
徽商的兴与文化相通,徽商的衰又与文化相关,徽商从兴到衰的历史表明,徽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所包含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乡土文化,在徽州商人身上融为一体,相互影响,是徽商的“神”。这种文化现象以儒家思想和封建理学为核心,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徽商处于上升时期,文化的精华因素起主导作用;在徽商处于下落时期,文化的糟粕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富有时代风格和安徽特色的“新徽商”,必须以先进文化充实和提升徽商的“神”,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前行。
正确认识徽商文化的精华,剔除徽商文化的糟粕,将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徽商精神”发扬光大。明清早期的徽州商人在困难的境况下,敢闯敢拼,吃苦耐劳,在商业竞争中“一贾不利两贾,两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祁门倪氏族谱•诰村淑人行状》),从而将商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这种如骆驼般的自强不息、负重进取的精神,是一种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那些封建理学的保守性、封闭性和自私性,以及亦贾亦官、以官通贾、以贾求官的行为观念,都应作为糟粕而唾弃。因此,剔除徽商文化之糟粕,弘扬徽商文化之精华———徽骆驼精神,才能重振徽商雄风,构建新时代的“新徽商”。
在文化多样化的新时代,既要积极吸取先进文化因素,又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因素,以提升商业文化的品质为主线,培育,增强“新徽商”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商业不是制造业,提高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因素比技术因素更为重要。当前,制造业的经营战略已由市场占有率上升优先战略转向生产率上升优先战略,商业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应该由利润增长优先战略转向文化提升优先战略。古徽商的经营之道,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品味。在文化繁荣和进步的新时代,积极吸取先进文化因素提升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商业作为服务业,是多种文化因素易于汇集的行业,也是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藏身的行业,在文化多样化的新时代,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商业的侵蚀,也就更具有紧迫性。古徽商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慢慢侵蚀。因此,吸取历史教训,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吸收先进文化因素,坚决地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是构建“新徽商”的时代课题。
在先进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新徽商”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增强“文化自觉”。无论是东方、西方,无论大国、小国,社会变革、转型,文化往往起着一种先导性的作用,认识并发挥这种作用,学术界称之为“文化自觉”。对于徽商而言,文化是“神”,各种经营活动只是“形”,文化在徽商发展史上显现的这种作用表明,徽商是具有“文化自觉”的商人集团。“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商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从商时又“贾而好儒”,就是他们“文化自觉”的表现。在新时代构建“新徽商”,应该弘扬这种“文化自觉”,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倡导“以德治商”、“以信养商”,充实商界的文化底气,增强商界的社会责任感,再造“新徽商”的新风貌。(选自《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有删改)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文化自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世界上的大国、小国,在其社会变革、转型时,文化都起到了一种先导性的作用,认识并发挥这种作用,学术界称之为“文化自觉”。
B、倡导“以德治商”、“以信养商”,充实商界的文化底气,增强商界的社会责任感,再造“新徽商”的新风貌,就是“新徽商”对“文化自觉”的弘扬。
C、“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古徽商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从商时又“贾而好儒”, 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自觉”。
D、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并发挥文化的先导性作用,就一定能够构建“新徽商”,续写徽商“无徽不成镇”的神话。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亦贾亦官、以官通贾、以贾求官的行为观念,以及封建理学的保守性、封闭性和自私性,都是徽商文化中的糟粕。
B、“一贾不利两贾,两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体现了徽商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C徽商文化就是一种如骆驼般自强不息、负重进取的精神,即徽骆驼精神。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D、古徽商的经营之道,渗透着浓郁的文化品位,其兴衰皆与文化有关。古徽商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渐渐侵蚀的结果。
3、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构建“新徽商”,就必须弘扬徽商文化的精神,积极吸收先进文化因素,又要剔除徽商文化的糟粕,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因素。
B、作者认为,徽商文化中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文化,在徽商身上融为一体,是徽商的“神”。
C、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的核心竞争应更加重视文化因素。当前制造业的经营战略已发生了转变,商业的经营战略也应转向文化提升优先战略。
D、作者认为,在徽商上升、下落的不同时期,文化的糟粕因素与文化的精华因素分别在起主导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爱心密码
邓耀华
李小力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安葬了父亲。
忙完丧事后,李小力和妻子、儿子一起向乡亲们道了谢,准备回城的时候,父亲生前的好友王老伯拦住李小力说:“小力,你别慌着走,你父亲临终前有遗嘱,要我一定转告你。”
  李小力听说父亲有遗嘱,就停下来问:“王老伯你说吧,我父亲有啥遗嘱?”
  王老伯说:“小力,当着这些父老乡亲的面,我告诉你吧,你父亲生前省吃俭用,存下了4万块钱。”王老伯从口袋里拿出银行存折接着说:“你父亲说这些钱留给你,但他设了密码,要你在一个月内解码,如果一个月内解不了密码,那么这钱就由我经手,捐给村里的养老院。”
  李小力接过银行卡说:“我父亲也真是的,把密码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为啥非要我来解码呢?简直是多此一举。”
  王老伯说:“小力,你别说什么了,你父亲说这叫爱心密码,你如果解不了,那你就得不到这钱,你父亲遗嘱里可是说得清清楚楚的。”
  李小力回到城里后,就和妻子、儿子忙乎开了,他们在一起猜谜似的想:父亲到底设的什么密码呢?父亲的出生日期?父亲和母亲的结婚日期?家里的电话号码?这些都有可能。于是,李小力先去了派出所,查出了父亲的出生日。李小力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了工作并安了家,除母亲去世时回过一趟农村老家外,以后再也没回去与父亲团聚过了,父亲的出生日他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接着又找乡亲们打听到了父亲与母亲的结婚日期。然后兴冲冲地去了银行,把父亲的出生日、父亲和母亲的结婚日、家里的电话号码等各种有可能设为密码的数字,全部都试了,结果全都不是父亲设的密码。
  一个月时间眨眼就到了,李小力和妻子、儿子很遗憾地回了农村老家,找到王老伯说:“王老伯,这一个月来,我把父亲所有可能设密码的数字都试过了,没有一个是对的,我实在是解不了,你老人家就直接告诉我吧!”
  王老伯说:“对不起,小力,你解不了密码,这钱你就没法得到了,你父亲的遗嘱说得很清楚,捐给村里的养老院。”
  李小力垂头丧气地说:“钱我要不到算了,不过我要对王老伯和乡亲们说,我父亲设的什么狗屁爱心密码,纯粹是不想把遗产留给我,他这样做太①不近人情了。”
  王老伯一听李小力的话,气愤地说:“小力,你真是个混帐东西,你有什么资格说你父亲②不近人情?你父亲在世时,拼死拼活地挣钱,他五十多岁时还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当过小工,在煤矿上挖过煤,在火葬场扛过尸体,什么样的重活脏活苦活你父亲没干过?有一段时间因为找不到活干,挣不到你的学费,你父亲就去卖血,把换来的钱寄给你,供你念完了大学。可是你,大学毕业进了城,就把你父母忘了,再也不愿回乡下了。你母亲过世后,你父亲一个人孤苦伶仃,你本来可以把他接到城里去享清福的,可是你却嫌他人老了太脏,不愿接他进城。他一个人在乡下好孤单你知道吗?多少次捎口信、打电话叫你回来,陪他说说话,或者吃顿饭,可你总是说忙走不开,一次也不愿回来。你知道你父亲心里是多苦吗?他常常一个人站在村口,向城里方向望呀望呀,还口口声声念叨着你的名字呀!”
  李小力听了王老伯的话,又悔又愧,失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父亲,儿子愧对你呀!”
  见李小力伤心的样子,王老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后悔了吧?可是你醒悟得太晚了。现在我告诉你吧,你父亲设的爱心密码是324361。”
  李小力一听这个密码,惊呆了,讷讷地说:“父亲怎么会设这个密码呢?3月2日是我的生日,4月3日是我妻子的生日,6月1日是我儿子的生日呀!”
  王老伯说:“是的,他老人家把你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可是,你们记得他的什么呢?”
(原载《齐鲁晚报》)
4、文中两处加点的“不近人情”各指什么?请加以解说。(6分)
5、划线句子中的“密码”对开展情节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6分)
6、结尾处的“王老伯说‘是的,他老人家把你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可是,你们记得他的什么呢?’”这句话有何含意?(6分)
7、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李小力,也有人认为是李小力的父亲,你有何看法?请加以探究。(7分)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汪若海,字东叟。未冠,游京师。会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立刻文成。时已割河北地。若海谓:“河北,国家重地,当用以揽天下之权,不可怯懦以自守,闭关养敌,坐受其毙。”属康王起兵相州,乃上书枢密曹辅,请立王为大元帅,拥兵镇抚河北,以掎金人之后,则京城之围自解。辅进其书,将用为参谋,遣如康王不果。京城失守,若海述麟为书以献。及二帝北行,袖书抗粘罕①,请存赵氏。缒而出,谒康王于济州,请早即位,以图中兴。高宗立议,以张浚宣抚川陕,未决。若海谓:“天下如常山蛇势,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将图恢复,必在川陕。”乃往见浚,极谈终日,浚大惊,辟以自随,若海辞。寻以迕执政夺籍。江夏军马李允文拥众数十万,跋扈不用朝命。若海驰往,谕以成败逆顺,示以朝廷威德,复谈三策以动之。允文大悟,即举军东下。若海复为书招其徒张用、曹成、李宏、马友同归朝廷。张用解甲效顺,惟曹成疑贰有他志。若海移书责之,成怒,将杀若海。若海夜宿王林军帐,以计得林军印,遂夺其众五千人。翌日,成遁。若海遗宏书,使刺成以自归,宏走长沙刺友,群盗解散。时方出师,若海以为:“为国家者,当化盗贼为我用,不可失英雄为国患。”因献平寇策。朝廷悉用之。其后,李宏曹成走死,湖湘遂安。金人奄至,太尉刘锜兵少,丐援于朝,无敢往者。若海具述锜明方略,善用兵,以偏师济之,必有成功,毅然请行。金兵败去。累迁直秘阁,知江州。及经略中原朝廷议起之,若海已死。若海生平豁达高亮,深沉有度,耻为世俗章句学,为文操纸笔立就,蹈厉风发。高宗尝以片纸书若海名,谕张浚曰:“似此人材,卿宜收拾。”会浚去国,不果召。 (明万历《歙县志•卷三•才猷》有删节)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粘罕:金兵将领。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掎金人之后 以:连词,表目的。
B、缒而出,谒康王于济州 缒:追随
C、耻为世俗章句学 耻:以……为耻
D、因献平寇策 因:副词,于是,就。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汪若海谋略过人的一组是( )(3分)
①以掎金人之后,则京城之围自解 ②及二帝北行,袖书抗粘罕
③若海即驰往,谕以成败逆顺 ④以计得林军印,遂夺其众五千人
⑤为文操纸笔立就,蹈厉风发 ⑥当化盗贼为我用,不可失英雄为国患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汪若海未满二十岁就到京城游学,当他看到面对金兵的入侵,朝廷却采取割地求和政策时,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当金兵包围了京城时,他提出了攻击金兵后方来解京城之围的策略。
B、当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以后,汪若海认为想要早日恢复中原,必须改变群龙无首的局面,当务之急,就是拥立康王为皇帝。
C、江夏军马李允文的部将张用、曹成、李宏、马友,骄横不听从朝廷的指挥,汪若海前往劝降,最终使得他们都归附朝廷。
D、文章通过“献解围京之计”、“袖书抗粘罕”、“规劝李允文”、“献策平寇”、“增援刘锜”、“为文立就”等方面的叙述,充分体现了汪若海有勇有谋、才思敏捷的性格特点。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3分)
(2)若海驰往,谕以成败逆顺,示以朝廷威德,复谈三策以动之。(4分)
(3)会浚去国,不果召。(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8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12、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3、这首诗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三)古诗文默写(任选五题)(5分)
14、①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语录》)
⑤荡胸生层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⑧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档案(dàng) 毗邻( bì) 市侩 (kuài) 自给自足(gěi)
B、渲染(xuān) 尽管(jǐn) 压轴(zhóu) 风驰电掣(zhì)
C、气氛(fēn) 煽情(shān) 台甫(fǔ) 一曝十寒(pù)
D、潜伏(qián) 筵席 (yàn) 伛偻(lǚ) 解甲归田(jiě)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日前台湾媒体爆出,陈水扁深深怀念出任八年“总统”期间上下其手大贪特贪的风光日子,其“狱中政策规划”包括参加二零一二年的“总统”选举。
B、电影《叶问》中,一代宗师叶问,除武功之外,别无长物,即不会经商,也不懂料理家族产业,亦不闻有甚亲戚往来,每日不是和武友研习武功,便是在家中陪伴妻儿。
C、“山寨版”电子产品的剽窃、模仿不是出路,相反会使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在安于模仿中被逐渐磨灭,使企业只能亦步亦趋,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
D、在供应不足造成需求相对旺盛的局面下,比亚迪让对手再一次领教了其特立独行,一款频频获得全国销量冠军的车型主动降价。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正侵蚀我国实体经济,为了“驱寒保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应对措施,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B、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近日指出:党中央要求海军要把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放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突出位置,逐步构建起与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相适应的海上防卫体系。
C、《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广大读者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和信赖。
D、中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近日,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将大面积湖泊分割成小湖泊,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18、仿照示例,从下面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150字)。(6分)
示例:2008年,贾平凹《秦腔》摘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桂冠。下面是《秦腔》获奖时的授奖美词
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作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烈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的这声喟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海明威《老人与海》 沈从文《边城》
1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意,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之符合“乐活族”的生活理念及特征。(3分)


展开余下试题 “乐活族”是国内继“小布尔乔亚”“干物女”等外来词语风行之后的校园新宠,意为以健康及快乐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北京的各大高校里,活跃着各色的“乐活族”,他们喜欢吃健康的食品与有机野菜,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使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音乐,注重个人成长,通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希望提升自己的活力。
大二学生温心说:“不管什么方式,只要 、 、 ,就是乐活。”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4月11日)报道,厦门大学中文系最近举行了一场关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可行”的辩论赛。
正方命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可行的
反方命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不可行的
请你任选一方,阐述本方观点成立的两点理由。
观点:
理由:①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4月,萨科齐公开呼吁欧洲国家首脑应根据“北京与达赖对话”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7月G8会议期间 萨科齐说:我认为羞辱中国不是尊重人权的最好办法;此前征得欧盟其它国家同意,我将以法国总统身份并代表欧盟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12月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执意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
2009年4月1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萨克奇表示,无论中法关系如何变化,我坚持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西藏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崛起势必会给中西关系带来挑战,中国的崛起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西方摩擦碰撞的过程。双方都需要以更包容、更理性的态度来审视对方,在摩擦与碰撞中达成共识、加深了解。国与国的关系如此,人与人的交往也这样。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A项中“文化都起到了一种先导性的作用”有误,原文为“往往”;C项中“无与伦比”无中生有,D项中“只要……就”有误,这只是构建“新徽商”的条件之一)
2、C(徽商文化并不等于徽骆驼精神。)
3、D(“文化的糟粕因素” 与“文化的精华因素”应互换位置)
4、①处的“不近人情”是说“父亲”不近人情。“儿子”继承“父亲”的遗产本事理所当然,而“父亲”却要“儿子”破解银行卡密码才能继承,否则遗产就捐给福利院。在“儿子”看来“父亲”是有意为难他,是不近人情的。(3分)
②处的“不近人情”其实是说“儿子”不近人情。“父亲”为了“儿子”完成学业,拼死拼活甚至卖血。而“儿子”大学毕业进了城居然嫌弃“父母”不愿回家探望。“母亲”去世,不接“父亲”进城。“父亲”呼唤他,置之不理。(3分)
5、①设置悬念,为下文写“儿子”破解密码,王老伯解密码的情节作铺垫。(2分)
②句中的“密码”是全文的线索,贯串全文。(2分)
③句中的“密码”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一家的关爱,又表现了“父亲”对养老院老人的大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分)
6、①“父亲”的心中装着“儿子”、“儿媳”、“孙子”,唯独没有他自己,足见父爱的宽厚无私。(2分)
②批评了“儿子”自私自利,不报“父母”的养育之恩。(2分)
③希望年轻一代要知恩、感恩,给父辈以心灵的慰藉。(2分)
7、①小说的主人公是李小力。从情节上看,通篇围绕他正面展开描述。着重叙述了李小力破解密码的情节,用笔较多。小说没有正面描述“父亲”,用笔寥寥。(4分)从主题上看,全文塑造了一个起初忘恩负义,最终有所醒悟的青年形象,鞭挞了当今社会部分年轻人不懂得感恩的现象。这样的主题,更具有时代性。(3分)
②小说的主人公是李小力的父亲,从主题上看,小说的题目是“爱心密码”,它的主旨意在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爱。“父亲”不但关爱自己的亲人,还帮助老人;“父亲”不但关爱“儿子”,还用行为去唤醒“儿子”的良知,拯救他的灵魂。(4分)从情节上,虽然描述“父亲”的笔墨不多,但详写“儿子”就是从侧面烘托“父亲”的高大形象。(3分)
8、B(用绳子拴着人、物从高处往下送。)9、C(②③指无畏的勇气⑤指文学才华)
10、C
11、(1)如今却以东南之地为首都,怎么能托起天下的脊梁?(首,1分;脊,1分;反问句式,1分)
(2)汪若海飞奔前往,把成功与失败,叛逆与归顺的道理告诉他;把朝廷的威势与德泽展现给他;又谈了三条策略来打动他。(谕,1分;示,1分;动,1分;倒装句式,1分)
(3)恰逢张浚离开京城,(汪若海)最终没能被召见。(会,1分;去国,1分;召,1分)
12、①马首所向,是莽莽的群山万壑,西斜的夕照正将一抹余光投向峭立无语的山峰。这是一幅苍茫而又凄凉的画面。(2分)②夕阳余照,暮色朦胧,使离别带上了黯然神伤的意味,也加强了世路茫茫的情味。(2分)
13、①对比(或反衬)。十年前的“一别”和今日的“相逢”对比,以“十年”之遥既反衬“又别”之难,又突出道别之匆匆,从而引发人事沧桑之感。
②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对夕阳、千万峰等景物的描绘,暗示前路漫漫。
14、①无案牍之劳形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③渺沧海之一粟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 ⑤决眦入归鸟 ⑥云销雨霁 ⑦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⑧望帝春心托杜鹃
15、C(A项:毗pí邻;自给jǐ自足;B项:渲xuàn染;风驰电掣chè;D项:筵yán席)
16、B(“别无长物”意为“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17、B(A项主谓搭配不当,“寒流”不能说成“侵蚀”,应改为“侵袭”;C项:并列不当,“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D项:结构混乱,删去“是……的主要因素”。)
18、参考示例:
海明威《老人与海》:他精通于叙事艺术,以洗练含蓄的语言,简洁准确的动作描写和富有韵味的内心独白,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不屈形象,表达了人在失败中仍然要不失尊严、勇敢奋斗而不妥协的精神。“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备战胜”,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和危难”。
沈从文《边城》:小说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出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它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学艺术美德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19、参考示例:健康、快乐、自然、有活力。(写出其中任意三词即可得满分)
20、参考示例:(答出两点即可)
正方: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科学习的自由性<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安徽黄山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