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95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1]
安徽省2009届高三三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安徽省2009届高三三模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安徽省蚌埠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立夏
在我记忆的深处,一直有一堵墙,和一个名叫婉的女人。
一个寻常的午后,我骑车去往紫竹巷。这个古老的街巷,曾经承载了我全部的童年岁月。
住过的房子如今变成了挂满饰物的店铺,只有那堵老墙,斑驳着青苔的印记,一如往日的清幽。
我发现在这个初秋我突然变得善感,很多记忆如陈年老酒的熏香令人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我仿佛又看见婉坐在落日余晖中的剪影,听见她在那儿柔声叫:“小囡乖,不要在墙边玩哦。”
我记不起当时她多大年纪,我叫她婉嬷嬷。她独自带着一双儿女住在我家隔壁,儿子上高中,女儿略小些。
婉善编织,在服装厂揽了一份织毛衣的活贴补家用。每天黄昏时分,她便搬出竹椅坐在门口,边织毛衣边等着她的两个孩子放学,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我曾经听见过街坊四邻在议论婉的来历。这个街巷没有隐私,大家都乐于打听别人的故事,而一个女人孤身带着两个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但婉似乎将她过往的一切都化成了一片云烟,让风吹散得无影无踪,所有的人最终都无从得知她的过去。
在我的记忆中,婉穿着清雅,头发随意挽成一个髻,说话总是柔声细语,她跟紫竹巷所有的女人都不一样。现在想来,她身上有确实一种别样的韵味让童年的我十分着迷。
她终究和别人不大一样,有时候街坊聚在一起议论:“没见过这样的娘,伢儿去上学,看她那个紧张样儿,一天到晚说什么别顺着墙根走呀。不靠墙走,难道让他们走在马路中央?”
“是呀是呀,那天我的伢儿在墙边走,她也神经兮兮地来说这话。”
“我看这女人,脑子有点搞不拎清。”
隔了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她和墙的故事。而那时候的我,只知道一跑到那堵老墙边玩,她便会放下手里的毛活,过来拉我:“小囡乖,不要在墙边玩哦。”她眼里突然流露出来的关切和惊慌,就像妈妈看到我摔跤时的眼神,让幼年的我无比地依恋。
那个天空暗沉的雨天,婉迈着小碎步跑到古墙边,水花在她的脚下叭嗒叭嗒四处飞溅。她对着那个贴着墙根行走的路人喊:“别顺着墙根走!”她的手伸出去,像是要拉回一个迷路的孩子。
路人惊惧地退后,甩开了她的手,婉趔趄倒地。
那天,我看到一个令我陌生的婉,她坐在雨巷的水洼里,无所顾忌,像一个孩子般肆意地哭泣。我听见妈妈叹息着说:“婉这是要把一辈子的委屈都哭尽喽。”
那天婉的眼泪打湿了整个小巷,打湿了所有人的心。
其实,婉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战火蔓延的年代,一户寻常人家在枪炮的间隙中东躲西藏,却终究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一堵在轰炸声中坍塌的墙壁,那堵沉重的墙,最终埋葬了婉曾经引以为豪的一切——她的丈夫、她幼小的儿子和她全部的生活希望。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坐在藤椅上,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玻璃窗暖洋洋地照进来,竹叶花纹的茶具里冒着氤氲的香气。
战争,一个多么遥远的故事。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感觉战争可以离我们那么近?为什么这个宁静的午后让我感觉如此忧伤?
“后来呢?”我望着面前这个女子。
“后来她收留了我和哥哥,再后来我们就搬到了紫竹巷。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个城市,妈让我走之前来跟你告别一声。妈一直都记得你,说你小时候是个很乖巧的娃娃。”


浏览完整试题 从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去紫竹巷,看看那堵老墙,看看那条曾经承载了我全部童年岁月的古老街巷。
现在这个城市到处是高楼大厦,甚至很难看到一堵真正的墙了。
4、当婉被陌生人“甩”倒哭泣时,我听见妈妈叹息说:“婉这是要把一辈子的委屈都哭尽喽。”这句话中的“一辈子的委屈”指什么?(6分)
5、小说主要写的是名叫婉的女人,为什么以“墙”为题?(6分)
6、说说划线段落“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坐在藤椅上,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玻璃窗暖洋洋地照进来,竹叶花纹的茶具里冒着氤氲的香气”在文中的作用。(5分)
7、根据所学知识,依据文本探究小说主人公婉的形象特点。(8分)
参考答案
4.(1)指婉被“墙”(战争)夺走了她引以为豪的丈夫、幼子和全部的生活希望。
(2)指她的善良举动不被人理解,她被人伤害。(每点3分)
5.(1)“墙”是构成小说的线索。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墙;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和“墙”有密切关系。“墙”把文中所有的人和事都连接起来。(3分)(2)暗示社会环境,是“墙”(战争)造成了婉家破人亡。她和紫竹巷的人们之间好像也有一道无形的墙,“墙“造成了婉的悲剧。(3分)
6.环境描写(1分),描写眼前生活环境的安静和平,生活幸福美好,和婉生活的战争环境形成对照(2分),表现战争的残酷,表达“我“对婉不幸遭遇的同情(2分)。
7.(1)命运悲苦:战争夺取了她的丈夫、幼小的儿子和她全部的生活希望,靠她一个女人抚养两个孩子,紫竹巷的人又不理解她;(2)聪明勤劳:善编织,在服装厂揽了一份织毛衣的活贴补家用。(3)清雅善良:头发随意挽成一个髻,说话总是柔声细语,收留了两个孩子,对他们特别好,她怕紫竹巷的人像她一样受到伤害,总是嘱咐每个在墙边走的人。(答对1点2分,2点5分,3点8分)
安徽省黄山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10、文中交代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这一情节主要的作用是什么?(5分)

11、“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这句话有什么内涵?(6分)

12、简析“半张纸”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13、斯特林堡有句名言:“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探究一下这句话可能指向小说中哪一个或一类人物,并简要说明你的理解(8分)





展开余下试题
参考答案
10.(5分)①引发主人公(或作者)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叹。(3分)②表现主人公新婚生活的安定幸福。(2分)
11.(6分)①明写东西搬完了。(2分)②暗写主人公留连不忍离去。(2分)③家庭破灭后内心的失落。(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2. (6分)①“半张纸”起到线索作用。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为线索展开情节,贯串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2分)②两年来主人公拥有的幸福和遭遇的不幸,都由半张纸连缀起来。(2分)③半张纸改变了主人公对人生的认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分)
13.(8分)略
说明:扣住文本,言之成理。
角度:可以是小说中某一个人物或某一类人物,以“房客”“有的人”为最佳角度。
层次一:只分析“当我们欢乐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天堂里;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就在地狱。”得分不超过4分。
层次二:兼顾分析“但谁又能说痛苦不是另一种欢乐呢?”可得8分。
安徽省宿州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军 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地一声插在我俩对饮的桑木方桌上。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刀柄在肩,刀身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铮铮雷韵。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子面前一一走过。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突然停下了脚步。为什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怦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答:“报告军长——一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
 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
 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泉涌,“砰”的一声给他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
 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含泪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在大额头和方嘴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世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个奶妈哺育幼婴。他对部下郑重交代:侯万山的孩子就是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十八岁后,他们还跟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盅,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孑立,锃锃闪动冷峻的光。
4.小说以“军刀”为题有何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是怎样塑造侯万山烈士的形象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对宋哲元将军的心里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试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加以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答:(1)军刀是小说的线索。(宋哲元):约请锻刀\送行问刀----(侯万山):背刀出征\挥刀杀敌----(雕塑家):创作军刀\赠“我”“军刀”(2)军刀烘托了人物形象。军刀的刚毅、冷峻烘托了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3)军刀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军刀表现了将士们对家庭亲人和国家民族的赤子之爱的精神。
5.(1)肖像描写表现了他的智慧与质朴。
 (2)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刚强坚毅。
 (3)行为描写:表现了他在国难当头之际,舍小家而为大家,有血有肉,深明大义。
 (4)侧面描写:表现他英勇无畏。
 (5)烘托手法:用军刀烘托其形象。
 (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6. (1)对日寇侵华的有力控诉。(2)表现了宋元哲将军的矛盾心里、复杂情感,既有对士兵为国赴难大义凛然的自豪;又有对年轻生命生死难料的无比痛惜。(3)表现了宋元哲将军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答对2点即得满分)
7. 意图一,“军刀”故事由雕塑家述说,且点明“家父所言”,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意图二,小说以我和雕塑家的对话引出军刀的故事,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深化     主题;
意图三,“我”与雕塑家喝酒谈“刀”的描写是铺垫,突出故事的悲壮或为故事烘托悲壮的气氛;
 意图四,这样安排既是后人对抗日军人的纪念,对这段壮烈历史的价值认定,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如果不写艺术感染力会大受影响。
(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 文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心如秤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展开余下试题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塾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俺爹知道。”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简直门可罗雀。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盼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儿,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讲究“诚”,做人岂不如此?
11.小说写了两家米店,详写“丰裕”,略写“永昌”,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2.老掌柜为多赚钱请人星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星秤师傅为多得钱而星不合标准的秤,这些现象表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6分)
答:



13.通观全文,分析新媳妇的人物形象。(6分)
答:


14.试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你觉得文章最后一段结尾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7分)
答:


参考答案
11.因为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丰裕”的老掌柜和四媳妇两位主要人物展开的,详写“丰裕”,使得故事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3分)略写“永昌”,以“永昌”的衰落反衬“丰裕”的兴盛,从而更好地突出诚实是致富之本这一主题。(3分)
12.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社会风气恶劣,以弄虚作假为荣,人们为赚钱而不择手段。(3分)作者这样写反衬出新媳妇诚实经商,让利于人行为的难能可贵。(3分)
13.新媳妇在听到公公让星秤人在秤上做手脚,打算通过坑害顾客赚取黑心钱的时候,不动声色,而是让星秤人改星秤,让利于顾客,这说明她是个有主见,有眼光,讲道德,诚实经商的人;(3分)在米店生意兴旺时,她不摆功,直到年底公公向众人炫耀时才揭开谜底,又说明她处世精明,善于处理好长幼关系。(3分)
14.示例: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结尾画龙点睛,同时由经商拓展到做人,说明做人同样要保持诚实的道理,又升华了主题,因而不能删除。
没有必要写。本文通过公公与媳妇在星秤上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他们经营的不同理念,作者强调的是只有诚实经商才能致富。这一中心通过具体的情节描写已经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加了这个结尾,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使小说缺少了一种含蓄美。(7分)
巢湖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守望天使
三毛(台弯)
圣诞节前几日,邻居的孩子拿了一个硬纸做成的天使来送我。
“这是假的,世界主没有天使,只好用纸做。”汤米把手臂扳住我的短木门•在花园外跟我谈话。
“其实,天使这东西是有的,我就有两个。”我认真地说。
“在哪里?”汤米疑惑好奇地仰起头来问我。
“现在是看不见了,如果你早认识我几年,我还跟他们住在一起呢!”我拉拉孩子的头发。
“在哪里?他们现在在哪里?”汤米热烈地追问着。“在那边,那颗星星时下面住着他们。”
“如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安徽省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