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0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9]
陕西省西安市200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说明:①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②本试题满分为156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③本题(卷)共8页。1—4页为选择题。5—8页为非选择题。
④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题
目要求的。
一、(12分。每小题分)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摈弃(bǐng) 引吭高歌(háng) 喑哑(yn) 韦编三绝(wéi)
B.戏谑(xuè) 令人咋舌(zē) 汲取(jí) 怏怏不乐(yàng )。
C.角逐(jué) 提纲挈领(xié) 蕴藉(jiè) 呶呶不休(náo)
D.鞭笞(tà) 雄关锁钥(yuè) 锃亮(zèng) 针砭时弊(b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959年的西藏百万农奴获得解放是与美国解放黑奴、欧洲废奴运动和南非废除种族
制度比肩而立的伟大历史事件。
B.学校工会准备组织教职工去太白山春游,大家兴致勃勃,团委书记王华更是推波助
澜,积极鼓励年轻人搞生态自助游。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的近万亩的野生紫荆,是秦岭北麓独一无二的紫荆大群落。
游人可以在这里欣赏姹紫嫣红的紫荆胜景,感受融人大自然的惬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古专家在高陵杨官寨遗址南部发现了一组距今5000余年的窑洞式建筑群遗址,是
目前已知最早的窑洞式民居建筑群,证明5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居住窑洞了。
B.今年清明节,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在黄帝陵拜祭轩辕黄帝后,还特意在国民
党元老于右任诞辰130周年之际赴他的故乡陕西三原县,参观于右任纪念馆。
C.昨日下午,中国经济信心之旅”十城市巡讲活动在西安浐灞生态区成功召开,著名经
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与西安地区知名企业家以及主要媒体的负责人等共话两安发展大计。
D.美国航天基金会2009午“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
每年主要奖励在推进空间探索、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与上下文衔接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表在美国《耶鲁全球化》杂志最新一期上的一篇文章认为, 对出口的严
重 ,中国的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 。
经济危机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会,它在 危机的洗礼后会变得更强。
A.由于 依靠 拖累 而且 经受
B.虽然 依赖 冲击 但是 经过
C.尽管 影响 拖累 并且 经历
D.鉴于 依赖 冲击 但是 经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秦直道——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从咸阳一直延伸到当时匈奴人的居住区,可以说,它的行进路线约有一半是在秦
人并不十分熟悉的鄂尔多斯高原,这里的地势虽然不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那样跌宕起伏,却


浏览完整试题也是丘陵延绵、沟壑纵横。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目前,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北起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约160公里。杨泽蒙说,纵观鄂尔多斯的地貌及秦直道的走向不难发现,现今秦直道路线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察后选定的。直道不偏不倚修在低丘陵地带,再往东一些,就是高丘陵的大沟地带,而再往西一些,就是沼泽地带了,在洪水季节路很有可能被冲垮。
难道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
能了吗?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一个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地质条件都十分陌生的区域内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这项浩瀚工程的顺利实施,难道凭借的就是蒙恬率领的那数十万内地百姓的智慧和力量
吗?秦直道作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是否借助当时的其他力量呢?
杨泽蒙表示,在文献记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
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后,便让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开始实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战略,这其中就应该包括对九原郡的设置、对这条“直南”道路的勘测、南渡黄河渡口的营建等等一系列活动。
那么,在这条由秦国大将蒙恬主持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盼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
中,是否蕴含着赵国人的辛勤汗水呢?还有,当时大部分已被蒙恬的大军撵到阴山以北,而原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是否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
5.下列对“秦直道”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北起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
约160公里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B.“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穿越陕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沟通南
北的重要军事要道。
C.“秦直道”是秦人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查后修筑
的一条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D.“秦直道”是秦国大将蒙恬率领数十万内地百姓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
公路。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鄂尔多斯高原丘陵延绵,沟壑纵横,而且有沼泽地带,道路在洪水季节很有可能被冲
垮。
B.秦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C.现代人要想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鄂尔多斯高原完成修筑“直道”这么大的一项工程
是绝难想象的。
D.赵武灵王设置了九原郡,为了攻打秦国而开始了对“直道”的勘测,并且营建了南渡
黄河的渡口。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之所以派蒙恬实施这样一项浩瀚工程,是因为它在经济、政治,特别是军事上有
重要意义。
B.世世代代居住在鄂尔多斯地区而又被蒙恬打败的匈奴人极有可能参与了直道的设计工
作。
C.没有赵国之前的勘探和准备,蒙恬就绝对不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修筑直道这样
浩瀚的工程。
D.随着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赵国称霸天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已经开始实施与秦国的
军事争霸计划。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散,完成8-10题。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淳化三年,就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拜定州通判。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还朝,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为户部判官。先是,岭南输香药,以邮置卒万人,分铺二百,负担抵京师,且以烦役为患。诏策规制之,策请陆运至南安,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广、英路自吉河趣板步二百里,当盛夏时瘴起:行旅死者十八九。策请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
后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时洪州水,知州李玄病,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上曰:“南昌水潦艰殆,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子外计也。”王旦言:“策莅事和平,可寄方面,望即以江南转运使授之。”饶州产金,尝禁商市鬻,或有论告,逮系满狱。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人甚便之。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初,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时以为异。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九年,自蜀代还。真宗尝对王旦言:“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旦曰:“策性淳质和,临事强济。”上深然之。是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时榷茶之法[注]弊甚,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同议经制,稍宽其旧。明年疾甚,不能朝谒,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六》,有删改)
【注]:榷茶之法:茶叶专卖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 俭:歉收
B.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 徙:调职
C.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 责:责问
D.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 存:看望,问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凌策“生淳质和”和“临事强济”的一组是
A.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 策请陆运至南安,……大省转送之费
B.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稍宽其旧 策请由英州大源……人以为便。
C.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人甚便之 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
D.策莅事和平,可寄方面 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
1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后来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中进


展开余下试题 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不久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
B.李顺作乱时,选派到川陕的官员大多害怕到任,凌策自己多次请求表示要到蜀地,廷
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回朝后,被任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人朝为卢部判官。
C.广州、英州地区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
请求从英州大源洞开山修路,直抵曲江,人们觉得很方便。后来他任青州知州。
D.由于凌策在蜀地工作勤奋,处事精审,深得皇帝赏识,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
中丞,在此期间他和几位大臣又共同改革了茶叶专卖之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南昌水潦艰殆,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5分)

译文:
(2)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l)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但通篇不着一菊字,你能说说作者在前两句中是如何写菊
的?(4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通过写菊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
13.名句填空(5分,任选一题)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
以为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是日也,
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2)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 。 (司马迁《倔原列传》)
②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③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④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⑤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4~l7题。(22分)
收藏阳光
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水牛和山羊都散卧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安静地躺在阳光下,有的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就像大地敞开的棉袄。整个大地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
②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每家楼顶上都晒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屋檐下晾着一挂挂夹杆串起的豆腐肠。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阳台上,挖回家的红薯堆在院子一角。村寨在深冬的暖阳下静静地呼吸着。
③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纳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④终于闲了些的母亲,把要腌制咸菜的蔬菜闲适地晾晒在篱笆墙上,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佐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回味阳光的味道。
⑤母亲又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拆洗过的被褥和冬衣。母亲一边翻晒着衣物,
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灰白的头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⑥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寿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庄稼地里残存的庄稼秆,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回忆着自己的满头秀发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着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
⑦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旱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在阳光下尽情的舒展。那满头稀疏白发,还有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一生都忙碌着侍弄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他们一辈子侍弄得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吸足了阳光,也让侍弄得多少的儿孙饱吸了水分和阳光,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⑧唉!一茬茬的乡村人,他们只管侍弄庄稼,侍弄儿孙,常常忘记了自己也是另一种庄稼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就是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竹时候拿出来,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14.请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收藏阳光”的。(4分)
15、第②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5分)
16.解释文章中划线句子的含义。(8分)
(1) 一边细细梳理着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4分)
(2)一茬茬的乡村人,他们只管侍弄庄稼,侍弄儿孙,常常忘记了自己也是另一种庄稼呢。(4分)
17.文章以“收藏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5分)
六、(15分)
18.下面一则手机短信语言不够得体,请你修改一下,使短信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表达祝福的心情。(5r分)
祝你烦恼像驻登一样找不见,快乐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朋友像流行病一样越来越多,成
绩像地震一样给大家带来震撼。

19.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需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
将必须删去的和不能删去的找出来,把各自序号分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5分)
每年的三四月份,北京等城市的很多家长们都很关注一个问题:今年的小升初政策有什
① ② ③
么变化吗?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比如说冲考政策有变化吗?甚至上好一点儿的小学、
④ ⑤ ⑥
上好一点儿的幼儿园,都成了敏感和热门的话题,这也预示了一场场择校大战即将快拉
⑦ ⑧ ⑨ ⑩
开帷幕。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20.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的提案备受关注,他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摘自2009年3月12日新华网
材料二: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产生及形体演变过程示例:

请你针对是否应该‘恢复繁体字”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 (2分)


展开余下试题理由: (3分)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
●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作文,不要套作。
2009年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摈bìn弃 提纲挈qiè领 鞭笞chī)
2.A(比肩而立:比肩,肩并肩,比喻居同等地位。B推波助澜:比喻助长事物的声势,
扩大影响。多含贬义。在此句中属感情色彩误用。 C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
丰富。不用于商品和货物。D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一齐开放,十分艳丽、好看。
不指一种花繁盛艳丽。)
3.B(A句主语残缺,可将”发现了”改为”发现的”。 C句”活动在……成功召开”不
搭配。
D句主语残缺,后一句“每年主要奖励在推进空间……个人或组织”无主语。)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B(A句”北起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仅是”秦直道”在鄂尔多斯
的起止点,不是”秦直道”的全部,所以错误。C句与文中”难道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
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能了吗?”这一反问句表达的
意思相反。
D句与文章第五段观点冲突,恰与作者观点不符合。)
6.A(B句与”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
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C句省略了原文”
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造成错误。 D句与原文”对这条
‘直南道’路的勘测”有出入,此道并非”秦直道”。)
7.C(全文最后一句”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说明作者只是对”直道”在短时间内修筑成
功的原因做了一些推测和设想,而该句”蒙恬绝对就不可能”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文章
的基本观点。)
三、(9分,每小题3分)
8.C(责为”索取”义)
9.B
10.B(”凌策自己多次请求表示要到蜀地”有误,应该是”凌策自己表示曾三次到过蜀地,
熟悉当地民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10分)(1)(5分)南昌常年水患严重,地方长官可以相机行事,不必事事向上级禀报。
(“艰殆…“便宜”“票”各1分.整句句意2分)
(2)(5分)凌策勤奋工作,处事精细审慎,所到之处有政绩
(“精“审”治”各1分,整句句意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凌策字子奇,宣州泾县人。世代在州县任职,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同族人起初不以礼相待,于是他决定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取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淳化三年,被任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任定州通判。李顺作乱时,选派到川陕的官员大多害怕到任,凌策自己表示曾三次到过蜀地。熟悉当地民俗,朝廷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回朝后,被任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朝为户部判官。此前,岭南运送香药,因此沿途驿站安排士兵万人,分设二百个驿站,由士兵肩挑背负抵达京师,并且因为繁杂的劳役成为灾祸。诏令凌策筹划这件事,凌策请求先由陆路运到南安,然后向北改为水运,只用士兵八百人,大大节省了运费。卢之翰在广州任职,没有廉洁的名声,因凌策能力很强,就命他接替,并赏赐金紫。广州、英州地区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请求从英州大源洞开山修路,直抵曲江,人们觉得很方便。
后来任青州知州。东岳封禅时,因勤于供给,入京任判三司三勾院,出朝任扬州知州。适逢江、淮歉收,盗贼很多,朝廷任命凌策兼任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级为司封。这时洪州发生水灾,知州李玄病重,皇上与宰相逐个挑选朝中大臣,准备调凌策接任。皇上说:”南昌常年水患严重,地方长官可以相机行事,不必事事向上级禀报。”王旦说:”凌策做事平和公正,可以把一个地区交给他,希望随即将江南转运使职也授予他。”饶州产金,曾有令禁止私人买卖,有时接到拳报,逮捕关押的人挤满监狱。凌策请求允许自由买卖,由官府索取利税,人们感到很方便。(大中祥符)五年,任命为右谏议大夫、益州知州。起初,凌策刚刚考中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凌策勤奋工作,处事精细审慎,所到之处有政绩。(大中祥符)九年,从蜀地被接替还京。真宗曾对王旦说:”凌策有才干,治理蜀地时机敏而又果断。”王旦说:”凌策性情淳朴温和,办事精明干练。”皇上很赞同他的意见。当年秋天,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当时的茶叶专卖之法弊端很多,凌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共同负责修订,使旧法稍稍放宽。第二年病重,不能上朝,皇帝多次派宦官带医生前来探望,赏赐名贵药物。天禧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12.(8分)(1)(4分)首句告诫王孙公子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而点出菊的高洁,(2分)下
句紧承上句用重阳节人们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的习俗暗点出菊。(2分)
(2)(4分)前两句诗人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后两句重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全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并远离权位的思想情感。(意思对即可)
13.(5分,任选一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崇山峻岭 流觞曲水 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2)放死而不容 连峰去天不盈尺 乾坤日夜浮 雕栏玉砌应犹在 青青子衿
五、(22分)
14.(4分)(1)整个大地(1分) (2)村寨(1分)(3)村寨里的人(2分)
15.(5分)(1)内容上写出冬日村寨在阳光下的美好,(1分)表现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西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