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2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四川省泸州高中2009级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教师版).
四川省泸州高中2009级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二)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3x10=30)。
选出下列加点字音错误最多的一项。A
A、稽首 qí qǐ 扫帚 sào 一撮毛cuō zuǒ 虚与委蛇wěi wēi
B、殷红yīn yān 亲家qìn qìng 迫击炮pǎi 心宽体胖pán
C、膀胱páng 蒙古měng 节骨眼jié jiē 未雨绸缪móu
D、巷道hàng 摒弃 bìn bìng 红彤彤 tóng 半身不遂 suì suí
2、选出下列加点的字字形错误最少的一项。D
A、鹿葺 茸 氐族 时光茬苒 荏 脍灸人口 炙
(注意:不是氏族。 氐dī ①二十八星宿②我国古代民族dǐ<书>根本。)
B、蔓廷 延 甲胄 泌人心脾 沁 溢美之辞
C、整饬 恣雎 睢 瞋目结舌 瞠 轰堂大笑 哄
D、气愤 惊悚 开源节流 废尽心机 费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地区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常误用为形容火灾。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大,沿海地区大量川籍失业农民工失业返乡,四川劳务部门积极努力,开办农民工再就业促进会,提供了6万多岗位,但是对于上百万失业返乡的农民工而言,实在是不足挂齿。 不足挂齿: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形容事情很小,不值一提。是谦辞。这里使用“杯水车薪”更合适。
C、泸州老窖1573以清冽芳香醇厚绵长的滋味倾倒了众多消费者,08年1573系列白酒的销售额使其他品牌的清香型白酒难以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但是必须使用在否定句中。“不可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等于“望尘莫及”。
D、泸州市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在江阳区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首当其冲,占了污染总和的百分之四十。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他公开说不适当地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没有好处,教务处应予以制止。(歧义。教务处应该制止的,究竟是他的公开言论,还是不适当地布置作业的现象。)
B、经大忠坚强镇定地于“5.12”地震中在北川县组织抗震救灾工作,为全国基层干部做出了表率,感动了全中国。(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坚强镇定”表状态,“于’5.12’地震中”表时间,“在北川县”表处所,正确的状语语序应该是:时间,处所,范围,状态,对象。)
C、科学的发展普及和深入人心,逼得伪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D、科学界普遍担心,克隆技术如果一旦运用在人体上,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来的两性生殖方式,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重复。“如果”和“一旦”都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删去任意一个。)x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动工。“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 书院教育直接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同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5.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答案】C “人才培养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错,从第一段结尾倒数第二句话可以看出。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 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答案】B “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错,从文段第二段第三句话可以看出。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 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C. 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 D. 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答案】C 文中第二段只是提及书院也接受了为官方说接受的思想,并没有说官方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民间思想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3X3=9分)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元朔二年,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捕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青校尉苏建有功,以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
元朔之五年春,汉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溃围北去。得右贤裨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青三子为侯,青固谢曰:“臣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列地封为三侯,非臣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
天子曰:“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
其明年,右将军建、前将军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前将军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奔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霸曰:“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大将军为人退让,以柔和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己,何与招士!”其为将如此。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删改)
8.对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白羊、楼烦王 走:使……逃跑
B.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 当:抵挡
C. 诸将皆以兵属大将 属:隶属
D.是示后无反意也 反:反叛
答案:D 反,通“返”,返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卫青“为人退让”和“战功显赫”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D A项均是表退让,B项“青不患无威”既非“退让”又非“战功”,C项均是战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元朔二年,卫青属下的校尉苏建因作战有功,被封为平陵侯。
B.元朔五年,卫青率汉军,包围了右贤王,俘获了右贤裨王十多人,天子亦因此拜卫青为大将军。
C.元朔六年,前将军赵信在与匈奴兵作战中,失败而降,被单于封为翕侯,苏建所率军队亦败,士兵伤亡殆尽。
D.最后一段评语很有特色,司马迁借他人之语,委婉地表达了对卫青为将的看法。
答案:C 赵信不是被单于封为翕侯,而是汉朝封其为翕侯。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展开余下试题 (1)用斜线(/)断句。
以 人 臣 之 尊 宠 而 不 敢 自 擅 专 诛 于 境 外/ 天 子 自 裁 之/于 是 以 见 为 人 臣 不 敢 专 权/不 亦 可 乎 (3分)
(2)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列地封为三侯,非臣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4分)
译文:我的儿子年龄还小,没有立下任何功劳,皇上划地封(他们)为三个侯(或:封他们三人为侯),这不是我用来(或:所用来)勉励士卒奋力作战的本意啊!
(“勤劳”“列地”“所以”个1分,大意1分。注意:“列”即“裂”,“列地”即“划地”。)
(3)青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3分)
译文:我不担心没有威严,而周霸拿(用斩周建的方式来)显示(或:树立)(我的)威严(这样的话)劝说我,很违背(或:大失)我的本意。
(“患”“明威”各1分,大意1分。“而霸说我以明威”是介宾短语后置句,应将“以明威”提到“说我”之前翻译。可放宽一点。将就原文语序,通顺即可,如译为“而周霸劝说我,用斩苏建的方式来树立威严”,也可视为正确。)
参考译文:
大将军卫青是平阳县人,他的父亲郑季是县吏,在平阳侯家供职。卫青成年后,当了平阳侯的家骑,跟随平阳公主。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元朔二年,卫青从云中出兵,从西面进攻匈奴,直至高阙,捕获几千敌人,夺取了几十万头牲畜,赶走了白羊王和楼烦王。卫青的校尉苏建也有军功,被封为平陵侯,食邑一千一百户。
元朔五年春天,朝廷命令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匈奴右贤王正处在卫青军队的对面,以为汉的军队不会到达此处,喝得大醉。汉军夜里到达,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乘夜逃跑,突围向北逃去。汉军俘获了右贤王的小王十多人,夺取了牲畜千百万头。天子派使者捧着大将军的官印,就在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其他将军都率领军队归于大将军卫青名下。卫青确立名号,班师回朝。天子说:“大将军亲自率领军队,出师大捷,俘虏匈奴王十多人,加封卫青六千户食邑。”又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坚决推辞说:“我依赖陛下的神圣灵威,军队才获得大捷,这都是各位校尉拼死力战的功劳。我的儿子年龄还小,没有立下任何功劳,皇上划地封他们三个为侯,这不是我用来勉励士卒奋力作战的本意啊!”天子说:“我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现在就来宣布对他们的奖赏。”
第二年,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合为一军,共三千多骑兵,在路上单独遇到匈奴单于的兵马,交战一天多,汉军即将全军覆没。前将军赵信原是匈奴人,投降汉以后被封为翕侯,看到军情危机,匈奴又来诱降,于是向单于投降。右将军苏建的军队全军覆没,只身一人逃回到卫青那里。卫青就苏建的罪过征询军正闳、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的意见。周霸说:“现在苏建弃军而逃,可以斩苏建来树立大将军的威严。”闳和安都说:“不能这样。这次苏建以几千军队抵挡单于的几千人马,奋战一天多,军队伤亡殆尽,也不敢对朝廷有背叛之心,自动归来。杀掉他,这是告诉将士们以后打了败仗就不要有回来的想法,所以不应当斩。”大将军说:“我不担心没有威严,而周霸却用杀苏建以树威严之类的话来劝说我,大失我的本意。况且假使我就算应当斩属下的将领,凭人臣的地位也不敢在国境之外专权而擅自诛杀将领,(还是)让天子自己裁决,由此也可以看出做臣子的不敢专权,不也是很好的吗?”他的幕僚都说:“好!”大将军卫青为人有退让精神,以宽和柔顺取悦皇上,然而天下没有人称赞他。
太史公说,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官职极为尊贵显要,但天下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希望大将军能够效法古代那些招揽提拔贤士的名将,让他为之努力。大将军谢绝说:‘自从魏其侯和武安侯厚待宾客以来,天子常常切齿痛恨。那亲近和安抚士大夫,招选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是国君的权限内的事,当臣子的只需要奉行法令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何必参与招选贤才的事情呢?’”他当将军的做法就是这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南宋诗人,一生穷困潦倒,漂泊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摩。
(1)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的妙处何在?(4分)
答:(4分)写天空飞翔的鸥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意,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要点:“生意”或“动静”,2分);成双的鸥鸟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要点:“反衬”“孤单”或“孤寂”,2分)。
(2)有评论家认为后两句“不落众人窠臼,另翻新意”,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答:(4分)前人写柳,折柳赠别,咏柳赋别,总与“别”相关,本诗写柳表达“留”之意,与“不别”联系在一起;借柳系舟的意象,通过企盼将来安定、舒适生活,表达现在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要点:分析出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或漂泊之意,2分;分析出一种“新意”2分)
13、默写填空(任选一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一)(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l4~17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湮 没 叶倾城
(1)其实,是没有什么可以真正被湮没的吧?无论是一艘沉在江底58年的军舰,抑或是一段历史,或者人生。
(2)我仍在上班,然而不专心,一直留神谛听的是谁家电视的声浪——终于等到了“出水”的号令,刹那间,我听见锣鼓,听见鞭炮,听见欢呼雀跃,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中山舰是如何缓缓自浩浩江流中拔水而出。此时我突然听见了眼泪,那汹涌而来的,我的眼泪。
(3)不明白,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为什么在每一场战争袭来的时候,都会是一段纤弱的竹,任由刀锋一寸寸将它劈开?有关中山舰的最后一场战役,是武汉大会战,那时它是护在长江咽喉上一双柔弱而执著的手,与铺天盖地的恶相对峙。他们说:中山舰最后的姿态,犹如末路的英雄,在逐渐的沉沦里,仍然高昂着头。
(4)它的最后一根桅杆是怎样消失在命运的视野里?是极快,犹如一支中弹后折翼的鸟;还是极慢,仿佛一双挥着再见依依的手?是惊涛骇浪,动荡好似整个时代的洪潮;还是无声无息,沉重得像一句心底的叹息?它终于跌入深不见底的漩涡,江水从四面八方奔涌而入,填满了它,好像是许多许多的泪水,填满悲伤的心房。
(5)还是静下来了,虽然有那样多、那样多的眼泪,泪水里有爱,也有恨,爱是倾心全意,恨是不共戴天,爱与恨都太强烈,最后只好不再提起,仿佛那静静的、沉船后的水面。要过很多年,才会知道,有些事只是不再提起,却生生世世不会忘记。
(6)只是,在开始,谁也没有想过要那么久。万里长城修了多少年?金字塔耗去了多少时间?一个人的一生里又能有几个58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便是从混沌里的胚胎长成了巨人,整个世界都看得到他的强健而优美,他在飞奔向前,却还记得,来时的路上,曾有一艘湮没的船。


展开余下试题 (7)它的容颜已渐渐锈蚀,它的存在不过是历史尘烟里的一抹泪痕,但它又是深嵌在心房里的一粒弹片,不可触及,在每一个有风有雨的日子里,都会隐隐作痛。
(8)那些焦急的动议和呼声,那些激烈的争论和探讨,却有最甜蜜的名字:酝酿。呵,那一坛在江底酿了58年的酒,即将开瓮而出。
(9)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我才恍惚地记起,我曾与中山舰有过一段小小的因缘——金口镇,是我大学时军训的地点。记忆里有灰紫如雨季的黄昏天空,江堤下是幽静的小树林和疏落的草场,零零散散有一些奶牛低着头专注地吃草,有一次我不知怎么惹了其中的一头,它对我狂追不已,害我跑得几乎休克——倒不大记得江的样子。长江边长大的孩子,永远对江熟视无睹,反正它总是在那里,缓缓地流淌,像国画下方的卷轴,将整个山水云天轻轻托起——却原来,那江中曾有过那样的慷慨悲歌,有过那样惨烈的战争。
(10)或许也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吧。和平安逸的日子,像十月连山不绝的桂花,花香汹涌如潮,穿行在花间,久久,会有微醺的感觉,忘了天地间还有其他——可是其他是存在的,而且不容拒弃,不容遗忘,就像一艘湮没多年的船。
(11)忘了是从什么时候起,报纸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小方块:“离中山舰出水还有××天”。中山舰,它曾是迷失的羔羊,沉寂在大江的最底下,然而终会被找回。我们,也将以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实现自己的尊严和完美。我们的泪里带了笑。
(12)而我,终于真切地知道,从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地,被湮没。
(13)无论是一艘沉在江底58年的军舰,抑或是一段历史,或者人生。
注:中山舰于l938年武汉保卫战中被日军击沉于武汉金口,l997年被打捞出水。2008年中山舰在金口登陆,落户中山舰博物馆。
14.作者听到中山舰出水的号令为什么泪水汹涌而来?(6分)
答:作者期盼了很久,很激动;中山舰承载了太多的爱与恨,它的出水使作者想起了历史伤痕;作者感到一种尊严感和骄傲感。)
15.文中作者回忆自己在金口镇的生活有什么作用?(4分)
答:内容上:写自己与金口镇的一段因缘,表现自己对长江对金口太熟悉了。表现很多人在和平安逸中生活太久了会忘记历史。手法上:对比,用长江边上后来的平静与前文中回想的慷慨悲歌、惨烈战争相对比,突出表现历史不容遗忘。)
16.作者为什么用“湮没”作为本文标题?(6分)
答:指中山舰被湮没了很多年,更指一段历史被遗忘忽视了很多年,同时借中山舰的出水来警醒国人历史不可拒绝,不可遗忘。)
17.请赏析第四自然段的语言特色。(6分)
答:比喻拟人的运用。想象联想丰富。句式整饬,多用整句。感性唯美的语言风格等)
六、语言运用(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8、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向落叶送去温暖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注意:要符合秋风、冬雪的特点,语句通畅,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9、下面是傅雷《给傅聪的信》中的一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博雷的观点。(不超过35个字)(4分)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否则即使道理说了一大堆,仍然是隔了一层。一般艺术家的偏于理智,偏于冷静,就因为他们停留在理性认识的阶段上。
傅雷的观点是:(答案: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也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35个字
20、下面文字中有四处属于病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4分)
①夏季,正是最美妙的时节。②当阿尔卑斯山下的地下水涌出,再加上充足的阳光,使格拉斯成为花草丛生的乐园。③由于是坡地地形,在格拉斯各个品种的花都能找到适合的海拔高度而各得其所。④玫瑰、水仙、康乃馨、熏衣草……都能在格拉斯找到它们。⑤据说每年在这个地区采集的花有将近700多万公斤。
答:(1)第②句改为:阿尔卑斯山涌出的地下水,加上充足的阳光,使格拉斯成为了花草丛生的乐园。
(2)第③句改为:在格拉斯各个品种的花都能找到海拔适合的位置而各得其所。
(3)第④句改为:玫瑰、水仙、康乃馨、薰衣草……都能在格拉斯找到。
(4)第⑤句改为:据说每年在这个地区采集的花有700多万公斤(或有将近700万公斤)
(1句1分,修改只要符合原文意思,且通顺都给分)
21、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答:④②①⑤③⑥。怎样来排列这六句话的排列顺序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通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作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因此答案应为:④②①⑤③⑥。)
八、作文。(60分)
命题作文,题目:风吹雨淋过后
要求:①不能改变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⑤不能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地址等。 (218.76.216.13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泸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