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0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校模拟考(语文)
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校模拟考(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  
(1)师者, 。 (韩愈《师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2)地崩山摧壮士死 , 。 (李白(蜀道难))   
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民生各有所乐兮, 。 (屈原《离骚》)   
(4)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
马 伶 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曰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趾相错也 错:交错
B、遍征金陵之贵客之人 征:召集
C、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责备
D、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甚远 凌:超越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是马伶技艺大增的一组是:( )(3分)
①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②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⑤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A、①②④ B、③⑤ C、③④ D、①②⑤


浏览完整试题4、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李伶之为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5分)
(2)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之哉!(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6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王夫人提出为凤姐过生日,办法是凑份子,刑夫人也被叫来了,王夫人带头出二十两,贾母命尤氏全权办理,尤氏体恤平儿、周姨娘、赵姨娘等人,把他们的份子偷偷还给了她们,而凤姐在贾母面前应承替李纨出份子钱,过后又赖掉。
B、愚人节的第二天,当卡西莫多跪在转盘上任人鞭笞时,他看到了弗洛德,心中大喜,以为救主来了,可是弗洛德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催促坐骑快步离开。
C、由于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只好行险退军,赵云断后,临危不乱,确保大军安全后撤,事后诸葛亮对赵云加以重赏,赵云推辞不受。
D、葛朗台太太平静的死去。两年以后,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葛朗台这才放心。
E、跟随吴老太爷来上海避难的四小姐惠芳,七少爷阿萱这对在乡下长大的“金童玉女”刚到上海这个喧嚣繁华的大都市,就贪婪地注视与询问周遭的事物,这让一直信奉《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无法忍受。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倒在床头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 的梦幻而哭?”它是谁,有什么梦幻?梦幻是怎么破灭的?
(2)爱斯美拉达失踪后,加西莫多跟克罗德爬上了钟塔,请概述接下来发生的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巧文言詅色,鲜仁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
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面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
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
(2)在以上材料中,你是如何理解孔子关于言与行的主张。(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山寨文化两面看
解玺璋
“山寨”是2008年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由于价格低廉,“山寨”产品诸如“山寨手机”“山寨相机”“山寨笔记本”风靡大江南北,它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挣脱了牌照的束缚,通过快速模仿主流品牌的外观或功能,加以创新,最终接近或超越这个品牌,赢得了囊中羞涩的人们的喜爱。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不“山寨”了,甚至有人已经在筹划“山寨春晚”,向央视春晚发起了挑战。关于“山寨”文化,一时更是众说纷纭。
仅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响彻两千多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流民草寇,占山为王,在我们的历史中更是层出不穷。关于这种所谓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有非常精彩的专门论述。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除了急于发财、出名的社会浮躁之气,以“无厘头戏仿”为其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渐成流行趋势之外,不能说没有这种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的支持。但是,就像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毫不奇怪,“山寨”精神也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固然有“三国气”、“水浒气”对于权威、秩序、体制、制度的冲撞,却也有蕴含其中的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仅仅责怪“草根”社会的“游民”情结是不够的,也是不公正的。它或许不够现代,不够文明,却是这些无权无势之人必然要选择的方式。
实际上,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占有从来都不是绝对公平、公正的。少数人支配和决定着多数人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绝非司空见惯。在这种权利结构(比如雅和俗)中,雅文化总是高高在上的,俗文化却被贬得很低。雅文化的趣味总是好的,而俗文化的趣味总是糟的,雅文化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心理优势。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所以,“山寨”文化一定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又称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称山林文化,与山寨仅一字之差,可见大有深意)的反叛和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寨春晚,它的出现,集中表达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心愿,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进程中去,以体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中,这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现在他们觉醒了,觉悟了,既然不能登别人之堂,入别人之室,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搭一座“山寨”,造一座厅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网络视频的出现,也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不过,作为主流文化,不能把它看作是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多年前曾经向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发出过热情的呼吁,今天看来,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大众文化这些年不是很繁荣吗?诚然,这种十分繁荣的大众文化,其实是被限制和规范在商业和市场的生产体制之内的,它所体现的并非“大众”的意志,而只是资本的意志。所以,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山寨”或草根的文化。有时,“山寨”文化也曾戏仿商业流行文化,但那只是表达了对于资本的不满和抗议罢了。当然,“山寨”正在迅速演化为一个泛文化概念,所谓无处不山寨。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危险的另一面正在浮现出来,譬如山寨药品的出现,助长了懒惰和侵权,损害了创造力和竞争力,混淆了公众的判断,质量得不到保证,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2009年01月12日《浙江日报》,有改动)
9、下列对于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5分)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游民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这种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当今山寨文化迅速崛起的深层原因。
B、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地球村的一员,人们急于发财、出名的心理更加迫切,整个社会充满浮躁之气。
C、大众文化空前繁荣,以无厘头戏仿为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一味迎合大众心理,渐成流行趋势,加快山寨文化的传播。
D、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为山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和诉求的方便、快捷平台。
E、长期处于边缘的、弱势地位的社会大众文化意识觉醒,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
F、由于社会体制不够完善,普通大众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于平等、自由、自由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10、山寨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请分条陈述。(3分)
11、结合本文内容,针对“山寨”文化的现状,谈谈怎样才能健康发展“山寨”文化?(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生活的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当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当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孩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你的愿望,你得在我起身后再在这条凳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那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取材于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也不揭露女子的谎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13、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4分)
14、依据文章内容,分析女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探究汽车在文中的作用。(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①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展开余下试题 ③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2. 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现实感、苍凉感、真实感。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3.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4分)
14.联系全文,从具体含义及象征含义两方面探究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某电视导演欲拍一则公益广告,三幅画面他已想好。一幅是:一条混浊的河流两岸,人们纷纷挥斧砍树。突然,暴雨倾盆而下,泛滥的河水咆哮着冲毁了家园;一幅是:青山绿水中,一座发电站的大坝屹立在河中,电线连着千万户的明亮电灯;第三幅他想用一行15字以内醒目大字作为画面来结束这则公益广告。请你代他拟写第三幅中的广告语。(3分)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小燕所在的班级中“酷毙”、“哇噻”等词流行起来,她也觉得喊得很“爽”。不久,班里的同学开始使用“酱紫”、“GF”(女朋友)、“PMP”(拍马屁)等词语,起先她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同学是从何处学会这种语言的,但很快也就学会娴熟运用这些词语。小学生们说他们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话语交流,认为使用一些有趣的Q言Q语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简单明了,表达直接。
材料二: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学生通过QQ给她发了条信息“酱紫,偶要稀饭,陈老师,88”。看到天书一样的网络语言,陈老师上网有意识的去接触网络语言。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她感觉到,在小学阶段,网络语言应加以控制,不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
(1)一句话概括材料(2分)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5分)
六、写作(70分)
请 以“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9语文模拟答案
一(一)略
(二)
2.C 3、B
4、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
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
(三)
5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1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1分)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1分)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2分)
二、
6.AD
7⑴觉新,他打算中学毕业以后到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还想到德国留学,梦想与表妹结婚,由于他的祖父想抱重孙,他父亲便给他定了一门亲事,结婚的对象不是自己所爱的表妹,并且年内就要结婚,婚姻和升学的梦想都成了泡影。
⑵加西莫多跟克罗德爬上了钟塔,发现爱斯美拉达将被绞死。克罗德也伸长了脖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一幕,他的脸上有魔鬼般的笑。加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愤怒地将克罗德推下钟楼,亲眼看着克罗德跌下去,又远远地看见爱斯美拉达被绞死,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啊!”
8、
⑴B
⑵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认为一个君子应先行后言也就是说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说起。应该是納于语而敏于行。这一点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我们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9.CE.
10、①蕴含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②隐含着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挑战。③传承“游民”情结,对于现有的权威、秩序、体制、制度产生冲撞。(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3分)
11.(4分)①加强引导,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将“游击队”收编为“正规军”,不能一味地责怪、打击、排斥。②加强监管,生产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监督,产品质量得到保证。③加强自主创新,制止侵权行为,让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言之成理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甲文
12.(5分)
B(对男青年形象概括错误)
C(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
13.(4分)
两个例子各2分。举例1分,分析1分。只举不例不分析不得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福州三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