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4]
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08~200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共15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刘文才
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6分)
1、下列各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炮烙(páo)角隅(yǔ)吮吸(yǔn)胆怯(qiè)拿了鸡毛当令箭(dàng)
B、勒令 (lè)睥睨(bì)毗邻(pí)氓隶(máng)呕心之作(ōu)
C、瞋目(chēn)病偻(lǚ)莳栽(shì)迁徙(xǐ)载舟覆舟(zài)
D、冠冕(guàn)脑髓(súi)鞭笞(chī)谗邪(chán)供不应求(gòng)
2、下列各组一词书写全有误的一项是()
A、篙艾 摩拳擦掌 挺而走险 藕断丝联B、礼上往来 别出心裁 走头无路 弱不经风
C、炫虚 国悴 题纲挈领 即往不咎 D、计日成功 迫不急待 揭杆为旗 倚叠如山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
(2)我厂长期亏损,经过多年努力,今年终于扭亏为盈, 三百万。
(3)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也剃光头,但那并非是 ,恐怕多半出于习惯……
(4)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 的事实。
A以至 赢利 刑法 置疑 B以致 营利 刑法 质疑
C以至 营利 刑罚 质疑 D以致 赢利 刑罚 置疑
4、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一个妇女喊道。
B在这个店,苹果啦,香蕉啦,西瓜啦,你都能买得到。
C《史记》是纪传体散文,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这个题太难了。我是选C呢?还是选D呢?
5、下列句子中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年梅兰芳、杨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北平城曾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盛况。
B这篇文章语病太多,可圈可点。
C这次下乡,一路道听途说,了解了很多情况。
D妈妈责任心很强,干起事来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出差错。
6、下列各项中无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上次月考成绩和这次比较有很大的提高。
B今天班会课上,老师又夸奖了自己。
C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做好7月份的全市统考准备工作。
D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孩子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生动感人,而且历久弥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间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浏览完整试题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 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7.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有多少表现形式,都应该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的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雅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间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欤!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圣人之所以为圣 句读之不知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则群聚而笑之 官盛则近
1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非能硕茂之也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Ⅱ卷
   二、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及默写。
13文言文翻译(10分)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6分)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分)

14、诗歌鉴赏。(8分)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15、默写。(12分)
(1)登高而招, , ;顺风而呼, , .。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采兮辞》)
(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贾谊《过秦论》)
(5)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6)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展开余下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学 会 谅 解
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   ,能         ;谅解是   ,能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和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他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选文有改动)
16、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4分)
答:                         

17、文章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18、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19、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答:                                 
四、语言运用题。(7分)
20、1、将下面的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句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溪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21、仿照文章《学 会 谅 解》第①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
答:谅解是   ,能         ;
谅解是   ,能         。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还有人说,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自选。⑶题目自拟。⑷800字左右。

008~200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文言文翻译(10分)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6分)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分)


14、诗歌鉴赏。(8分)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清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15、默写。(12分)
(1)登高而招, , ;顺风而呼, , .。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采兮辞》)
(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贾谊《过秦论》)
(5)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6)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16、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4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17、文章第④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18、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答:                                 
19、如果将第⑨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答:                                 

四、语言运用题。(7分)
20、填序号:              (3分)
21、(4分)
答:谅解是   ,能         ;
谅解是   ,能         。

1C、2、C3、D。4、B、5、D、6、D。7 答案:C
解析:C与原文意思不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8答案:B
解析: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9 答案:B
10.D 11C 12.B
13、略
14(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等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5、略
三、议论文(分)
16.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 (答出一方面得2分,意思对即可
17.文章第④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18.)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19.(4分)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是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
20、③⑤①②④
21.(4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每句2分。只要局势与画线部分的句子基本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得分。 (222.74.136.3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8~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