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25
标签:
鲁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5]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第Ⅰ卷答案填涂到机读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全部填写到专设答题卷上。
3.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欠工整、卷面不整洁的酌情扣分。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卷,试题卷自己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6题,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苔藓(xiǎn) 间(jiān)歇 骸(hái)骨 茕茕(qióng)孑立
B、抡(lūn)起 蓊(wěng)郁 褒(bāo)贬 奇伟瑰(guī)丽
C、胚(pēi)胎 契(qì)机 窈(yáo)窕 万籁(lài)俱寂
D、竹篙(hāo) 糙(cāo)米 裙裾(jū) 强劲(jìng)有力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叩门 雾霭 酾酒临江 杯盘狼藉
B、漫溯 斑斓 沧海一粟 皇天厚土
C、惋歌 沧桑 沉思冥想 轩然大波
D、流泄 蛰伏 翩翩起舞 横槊赋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面对风云 的时局,我们必须巧妙的调整斗争方略,才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2)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3)她把心血全部 在孩子身上.
(4)文学作品就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创作,所以作品中的人物 都是生活中的。
A、变换 不齿 灌注 原形 B、变幻 不耻 贯注 原型
C、变幻 不齿 灌注 原型 D、变换 不耻 贯注 原形
4、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这件事对我无异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B、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老师们都挖空心思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C、真是怪事,电影院一挂出少儿不宜的牌子,观众反而多起来,都开演半个小时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D、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今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很多观众不了解观看网球比赛的常规(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在运动员比赛时随便走动。
B、 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春节期间一般都要回家过年。
C、 重岩叠嶂,悬泉飞瀑,固然使人惊心动魄;而夜宿山村古寺,卧听那山谷中一声声清细的岩滴,不亦撩人情思吗?
D、 科技组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 射线。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B、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来歇尔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二、(9分,每小题3分)
浏览完整试题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海水正在变酸
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不仅引发温室效应,还威胁到地球生命的源头——海洋。尽管人类一直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部分却只是人类排放量的一半,据专家研究,没有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的归宿是海洋。海洋逐渐变酸是因为它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洋已经足足吸收了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的一半。目前,二氧化碳比几百年前多了30%,而且,到本世纪末,还可能比以前的水平提高1倍或2倍。海洋生物学家对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后果忧心忡忡。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会形成微弱的碳酸。千百年以来,海水中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成的钙可以很好地中和碳酸,从而形成了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微妙化学环境。科学证据显示,由于二氧化碳水平的提高,这种化学平衡被打破了,海洋生物正在受到威胁。比起工业革命之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已经导致现代地球表面海水的PH值大约下降了0.1。PH值下降一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倍,则水的酸性更强。除非人类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然到2100年,海洋PH值将再下降0.3,这意味着海洋将越来越酸。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以目前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到21世纪末,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尽管这一变化很
细微,但它将会威胁到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些重要生物,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属于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的浅层珊瑚礁。科学研究表明,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形成碳酸的能力,使这些生物难以生长,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很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绝。因为海洋对珊瑚礁来说太酸,珊瑚礁造钙的能力将于2065年前下降40%。酸化对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造成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带来一个连锁反应。鳕鱼和其他鱼类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维生,假如鱼类消失,海洋将充斥如水母等生物,而水母可能吃掉其他种类的浮游生物,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将改变。因此,酸化的海水会使许多海洋生物无法生存,这些海洋生物的消失会破坏海洋生物链,从而以人们现在还无法理解或预测的方法改变海洋,改变地球化学构成。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进一步收集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以便研究它造成的变化,以想出解决的方法。但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共生的,人类所做的一切无时不在影响海洋。 (《百科知识》2006年第6期,略改动)
7、下列关于“海水变酸”的原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引发温室效应,从而使海洋受到威胁,海水逐渐变酸。
B、海洋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气体在海水中分解并且转化为酸,从而使海水变酸。
C、海水中由大陆风化的岩石所形成的钙,可以中和二氧化碳融于海水后所形成的碳酸,导致海水变酸。
D、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使现代地球表面海水的PH值下降,氢离子浓度随之降低,是海水变酸的主因。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海洋的表层水将呈现酸性这一变化很细微,但它对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一些重要生物及浅层珊瑚礁的威胁可以预见。
B、海洋变酸将降低某些生物形成碳酸的能力,届时,珊瑚、贝类、海胆和海星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C、海水酸化会使珊瑚礁的造钙能力大幅下降,所以未来几十年内,珊瑚礁将可能灭绝。
D、海洋酸化会带来连锁反应,其最终结果将是导致海洋的整个生物构造成分和地球化学构成的改变。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立即大幅削减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维持海洋PH值现有的水平,就有可能改变海洋变酸的趋势。
B、海洋吸收的排放到大气中的化石燃料碳,主要来自工业革命以后,而且,到本世纪末,还可能比以前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C、科学家们目前已收集了大量融于海水中碳物质的信息,对海洋变酸的问题,已初步提出了相关的
高一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解决办法。
D、对于人类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海洋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海洋,也就是善待人类自身。
三、(9分,每小题3分)
后赤壁赋
苏轼
(一)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节选自第二册课本《张衡传》)
(二)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第二册读本《华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徙:迁移
B、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再:又
C、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差:通“瘥”,病愈
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语:谈论
高一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虽才高于世 ②于人为可讥
B、①十年乃成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①因破取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D、①便饮其麻沸散 ②吾其还也
12.下列对选文(一)(二)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才高于世”,稳重淡泊,不慕名位功利,不受环境与他人的干扰,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对他的仕途是有影响的,后文“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就是例证。
B.张衡虽然年少时就通晓五经六艺,文理兼通,作《二京赋》,却也因此矜持傲慢,无论大将军还是公府征召都不去。
C.甘陵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诊脉,说胎儿已死。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用药为夫人治好了病。
D.尹世苦患病,华佗诊断说试着吃热食,出汗会好,若不出汗,三天内会死,尹世苦立即吃热食,不出汗,华佗说五脏的元气已断绝在体内,三天内会呼叫号泣而死,果如华佗所言。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一)(二)两段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
(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3)
(3)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3)
(4)当引某许,若至,语人。(2)
14、根据上下文意填空默写:(任选3个小题)(6分)
(1)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15、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高一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征人怨
柳中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五、(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8分)
书 院 清 池
①像有珠宝之癖者秘藏昂贵的宝玉一样,我将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②它平铺在岳麓书院〔注〕靠后的院落里。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碧池一汪。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样一幅明丽的水彩画,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③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忘返。清泉之侧的房屋,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热闹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因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而净化。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一六七年)秋八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浚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
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淙淙而潺潺犹似旧时。
⑥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让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
⑦友人说它像一方砚池,我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方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选自《语文读本》第二册第一单元 作者李元洛 有删改)
[注]岳麓书院:书院是过去各地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从唐代开始,历代都有,清末废科举后大都改为学校。岳麓书院是我国最古老的著名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
创办于北宋,历经宋、元、明、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被当代学者誉为“千年学府”。
16、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清池所具有的特点。(4分)
17、根据第③段内容,说说作者建议将“碧沼池鱼”更名为“洗心池”的原因。(4分)
18.作者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具体表现“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的?(4分)
19、文章开头说:“我将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李元洛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心中自有一方“清池”,这使得他能够抛却俗世的繁华妩媚,独留一份纯净清正。请从一、二册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位名家,说说他(她)在世事纷扰中,心中依然追求着什么样的“清池”,并说一说这“清池”对他(她)的人格或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不少于80字,6分)
高一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六、语言表达(12分)
20、学校举办“山水诗文”朗诵会,请为《荷塘月色》《荷塘风起》《归去来兮辞》三篇诗文写串台词。(5分)
21、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__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生动道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体验或人生感悟。
展开余下试题
22、用不超过25 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3 分)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七、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灯,它虽然不如太阳那般炽热、刺眼,却在我们需要的时刻为我们传递温暖,投射光明,指引方向……我们的生命中是否也有一盏弥漫着温暖、光明与希望的灯呢?
请以“我生命中的那盏灯”为话题,完成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温馨提示:书写潦草卷面不洁,酌情扣2-5分;每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
高一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D 5、C 6、C
二、7.B(A“温室效应使海水变酸”的说法不准确。C钙可以中和海水中的碳酸,恰好是降低海水酸性的表现。D原文说“PH下降—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倍”)
8.B(原文说“很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 9.C(原文只说“正进一步收集信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
三、10、C(A调动官职 B 两次 D 告诉)
11、B(A比 ; 在 C 于是; 依靠 D 代词,他的; 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B 原文中有“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所以张衡并不矜持傲慢。
四、15、(1).①一是富有边塞特征的地名或景观,如“金河” “青冢”“黑山”“玉关”都是在边疆;二是内容,题目“征人怨”及细节“马策”“刀环”都提示这首诗是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2)“金河复玉门”反映了对战事频仍的怨恨;“岁岁”“朝朝”从时间上流露出怨情;“三春白雪”则怨边塞奇寒无比;“万里黄河绕黑山”,是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全诗没有直接写“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16、秀美(美);宁静(静、安静);富有文化意蕴。(第一点和第二点各占1分,第三点占2分)
17、因为清池宁静、澄澈,就像明镜一样,人们久在尘世奔波,人也蒙尘,心也蒙垢。(2分)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可以洗去尘垢,净化灵魂。(2分)
18、①视觉听觉的结合 ②动静的结合 ③借助古典诗词,增加文化内涵 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①②点各2分,③④点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
19、参考示例一:陶渊明,他在世事纷扰中依然追求着象征自然宁静、纯真质朴、自由浪漫的南山田野,那是属于他内心温润纯美的一方“清池”。那片泛着青草气息的南山田野,净化了他疲惫已久的心灵,放飞了他自由无羁的思想,赋予了他田园诗人那清新自然、质朴恬美的诗性品格。
参考示例二:徐志摩,他在世事纷扰中依然追求和眷恋着象征爱、美与自由的康桥,那是属于他内心深处温暖而又美丽的一方“清池”。康河清澈温润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教他睁开了诗意的眼睛,康桥情节贯穿在他的诗文中,贯穿在他诗性的人生里,赋予他忧伤浪漫、单纯唯美的诗人品格。
六、语言表达
20、朱自清先生带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荷塘下的月色是清幽的,它聊慰着先生那惆怅的心。那日光下的荷塘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景致?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的荷塘,看看那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请欣赏《荷塘风起》。
一阵风吹过,吹去些许惆怅,吹来些许希望,希望远离喧嚣与污秽,希望自然和谐而安宁。如果依旧嘈杂,如果依旧污浊,那就不如归去。“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请欣赏《归去来兮辞》。
2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意在告诉人们要开好头,起好步。/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意在告诫我们做人要正直、坦荡。 / “半瓢水”意在讽刺那些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
“半路出家”意在说明原先并不是从事这一工作,后来才改行从事这一工作。 /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意在说明某人来得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事半功倍”,意在形容费力小而收效大。
“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意在表明成功往往不是孤立的,离不开配角和他人。
22、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七、作文:【思路点拨】
对于这个话题,可以从三点去把握。首先,“灯”是个内涵丰富的意象, “那盏灯”于“我”的生命而言,可以是父母、亲人、老师、朋友、书籍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教诲、希望、追求、品性等。其次,要紧扣一个“我”字,写出对自己生命中那盏灯的独特体悟,通过第一人称的形式酣畅地传递“真情实感”;或者以主人公独白的形式,写自己的感悟和生命中那盏灯。再次,在行文过程中,要以一种表达方式主体,或记叙,获议论,获抒情,只有在凸显一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才能避免文体的“四不像”,而且使文章显得丰盈、耐品味。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D 5、C 6、C
二、7.B(A“温室效应使海水变酸”的说法不准确。C钙可以中和海水中的碳酸,恰好是降低海水酸性的表现。D原文说“PH下降—个单位,就相当于氢离子浓度提高到原来的10倍”)
8.B(原文说“很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 . 9.C(原文只说“正进一步收集信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
三、10、C(A调动官职 B 两次 D 告诉)
11、B(A比 ; 在 C 于是; 依靠 D 代词,他的; 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B 原文中有“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所以张衡并不矜持傲慢。
四、15、(1).①一是富有边塞特征的地名或景观,如“金河” “青冢”“黑山”“玉关”都是在边疆;二是内容,题目“征人怨”及细节“马策”“刀环”都提示这首诗是写征人的戍边生活。
(2)“金河复玉门”反映了对战事频仍的怨恨;“岁岁”“朝朝”从时间上流露出怨情;“三春白雪”则怨边塞奇寒无比;“万里黄河绕黑山”,是怨环境艰苦、景色单调。全诗没有直接写“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16、秀美(美);宁静(静、安静);富有文化意蕴。(第一点和第二点各占1分,第三点占2分)
17、因为清池宁静、澄澈,就像明镜一样,人们久在尘世奔波,人也蒙尘,心也蒙垢。(2分)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可以洗去尘垢,净化灵魂。(2
上一篇:
河北省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
下一篇: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语言运用专题(根据16份高考试卷汇编而成,有详解)
标签:
鲁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08——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