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其他类型

阅读:1425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其他类型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25]
初二语文复习4(古文练习)
初二语文复习4(古文练习)马说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栗一石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策之不以其道
(5)执策而临之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辨析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
②食不饱,力不足 (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
④执策而临之 ( )
⑤虽有千里之能 ( )
⑥安求其能千里也 ( )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才美不外见 ( )
②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③不能尽其材 ( )
④其真无马邪 ( )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B.“天下无马!”呜呼!C.其真无马邪?D.其真不知马也。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的名句是:
(2)第二段中写千里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6.朗读时,A、B、C、D句应分别读出什么语气?


7.翻译下列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比喻什么人?


9.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对《马说》一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该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识才之人。
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C.千里马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
D.地位低下的“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
陋室铭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浏览完整试题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4.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草色入帘青( ) 鸿儒( ) 白丁( )
无丝竹之乱耳( )( ) 调素琴( )
无案牍之劳形( )( ) 阅金经( )
5.翻译句子。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何陋之有?
6.找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 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10.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1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3.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2005年浙江省绍兴市)
14.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值:          ②既:          ③全:         
15.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耶?
                                            
17.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伯的行为。
                                        
                                           
第十三课 短文两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火炀( ) 之燔( ) 土贻( ) 石青糁( ) 之椎髻( )( ) 壬( ) 戌( ) 贮( ) 之器皿( ) 黍( ) 髯( )衣褶( )
2.下面六句话中,加点的词有三组同义词,请指出哪几句中加点的词是同义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则第二板已具
(3)此印者才毕
(4)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5)用讫再火令药熔
(6)有奇字素无备者
和 是同义词,词义是
和 是同义词,词义是
和 是同义词,词义是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板印:
盛:
(2)持就火炀之
炀:
(3)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4)罔不因势象形
罔:
(5)尝贻余核舟一
贻:
(6)诎右臂支船
诎:
4.文学常识填空。
(1)常见的四种文言句式是 、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一句属于 。
(2)《活板》选自 ,作者 是 (朝代)人。
(3)活板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 、 、

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B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C.则第二板已具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D.板印书籍 若止印三二本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八每字为一印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每韵为一帖 D.未为简易
7.翻译下列句子。
(1)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译:
(2)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译:
(3)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译:
8.文中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了活板的制作与使用。请将下面六个工序按正确顺序排列。
(1)放置铁范 (2)用火烧铁范
(3)排列字模 (4)按平板面
(5)用药物蒙铁板 (6)设置铁板
排列顺序
9.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读了本文以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杨震拒贿
(杨震)四迁①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②所举荆州茂才④正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④或欲令为开产业⑤,震不肯,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
注:①迁:调动官职。②故:以前。③茂才:即“秀才”。④故旧:老朋友。⑤令为开产业:叫他为(子孙)留些产业。
10.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2)得遗金一饼( )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11.选出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欲之南海 B。操蛇之神闻之 C.以此遗之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翻译句子。
(1)震性公廉

(2)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杨震在去任郡守的路上途经昌邑,遇到了以前的老朋友。
B昌邑县令用黄金去贿赂杨震而被杨震拒绝。
C杨震拒绝昌邑县令时说,做了愧心事早晚有一天会被人知道的。
D杨震自己节俭却为子孙留了大笔的产业。
14.本文赞扬了杨震什么品质?

(一)阅读链接(2005•河北省中考题)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翦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
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左刻“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5.补写出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
16.翻译下面句子。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译文:
(2)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译文:
17.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泛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很高的技艺。
18.解释加点的词。
(1)尝贻余核舟一( )
(2)能以径寸之木( )
(3)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
19.请用原文句子回答: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

第十八课 口技
1.解释加点的字
施八尺屏障(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宾客意稍舒( ) 曳屋许许声( )
众宾团坐( ) 妇抚儿乳( )
变色离席( ) 妇拍而呜之( )
2.辨析加点字的含义
妙 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乳 妇抚儿乳( )
儿含乳啼( )
指 手有百指( )
不能指其一端( )
绝 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3.解释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虽人有百手 古:________今:________
不能名其一处也 古:________今:________
两股战战 古:________今:________
几乎先走 古:________今:________
4.补充被省略的量词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两( )儿 百千( )犬 百( )舌 百( )口
5.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①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②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

③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给加点字注音
犬吠____ 几欲先走__
7.释词
间____ 俄而____ 战战____ 奋____
8.理解填空
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一词可以看出。
9.“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11.用“‖”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展开余下试题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她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无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2.指出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唱了十数句之后,……不禁暗暗叫绝。 ( )
②满园子里便……都听得见。 ( )
13.找出文段中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4.仿写下面的句子。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仿写:
15.“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怎样写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6.“初看傲来峰……愈险愈奇!”这句话是怎样描绘声音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7.用“‖”给文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层意:
18.本文和《口技》描绘声音的手法有什么相同点?

[探究题]勤于思考,勇于挑战,才能突破自我!
19、古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洛阳的句子,请写出两句。(河南洛阳2005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曳屣( ) 皲裂( ) 烨然( ) 媵人(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 )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③色愈恭,礼愈至( )
④卒获有所闻( )
⑤负箧曳屣( )
⑥烨然若神人( )
3.从句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送东阳马生序( )
②媵人持汤沃灌( )
③寓逆旅( )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
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7.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标签: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其他类型
相关:关于“初二语文复”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