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165  
标签:北师大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5]
2009北京各区二模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
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文试题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 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欲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修曰:“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东,恐不足当御。”修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不。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缝其裾为识,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永建元年,迁尚书仆射。是时,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号为“义钱”,托为贫人储,而守令因以聚敛。诩上疏曰:“元年以来,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匈匈②不绝,谪罚吏人至数千万。寻永平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于是诏书 下诩章,切责州郡。谪罚输赎自此而止。诩好刺举,无所回容,刚正之性,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
(取材于《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八》)
【注】①四府: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
②匈匈:喧扰貌。
③蠲:juān:免除。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辟太尉李修府 辟:征召
B.悉贳其罪 贳:赦免
C.又潜遣贫人能缝者 潜:暗中
D.以采綖缝其裾为识 识:识别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非诩不养 理解:不是虞诩我不赡养她
B.长吏听百姓嫡罚者输赎 理解:郡县长官听任因罪受处罚的百姓交钱赎罪
C.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 理解:贫困百姓写状子告发收取百万钱以上的郡
县长官
D.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 理解:州郡长官拿差役的钱向贫困的人放贷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分别直接表现虞诩有谋略和为人刚正的一组是 ( )
A. B.
C. D.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虞诩被县里推举为“顺孙”,国相欣赏他,想让他做府吏,但他婉言回绝了,直到祖母去世,服丧完毕,才离家为官。
B.虞诩认为凉州处于汉军背后,是汉军的大后方,失去了凉州的支援,羌胡东进,汉军将难以抵挡,因而反对放弃凉州。
C.宁季等贼人在朝歌作乱数年,虞诩临难被任命为朝歌长官,到任后巧用妙计将乱贼平定,表现出了他的足智多谋。
D.永建元年,虞诩升任尚书仆射。郡县长官借“谪罚输赎”的方式私自敛财,虞诩上书揭露,使“谪罚输赎”从此停止。


浏览完整试题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D(识,标志,记号。)
7.A(“咸”,都。B前“所以”表原因;后“所以”表手段。C前“若”连词,表假设,“假
如”;后“若”动词,“像”。D“更”,“再次”;后“更”,更加。)
8.A(应为“除了我没人赡养她”。)
9.D(A项②句不表“为人刚正”。B项②句不是虞诩的行为。C项①句是贪官污吏压榨百
姓的行为。)
10.B(“虞诩认为凉州处于汉军背后,是汉军的大后方”错,原文说“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
三铺,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凉州在后”应指在羌胡军队之后。“羌胡东进”
不准确,原文“东进”的主语是“豪雄”。)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钘,其地南至交阝止,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辟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具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器。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闻奢俭之节 节:关键
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C.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文章:文字作品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 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以)缯帛为茵褥
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国君奢”的一组是 ( )
①饭于土簋,啜于土铏 ②觞勺有彩,为饰弥侈
③四壁四帷,茵席雕文 ④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⑤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
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而亡其国。
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
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王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文章,在这里指车服旌旗等)
7.D。(D项两个“为”字,都是介词,给,替。A项两个“故”字,前者是连词,所以,
因此;后者是副词,故意。B项两个“所”字,前者是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构成一
个所字结构,相当于“……的(地方)”;后者是名词,处所,地方。C项两个“夫”字,
前者是语气词,用于句首,以揭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后者是指示代词,相当
于“那、那个”)
8.C(补出来的应该是代词“之”,代前面的“兵势”“地利”)
9.B(②③④⑥表现国君奢,①表现国君俭,⑤秦使戎王奢)
10.C(秦穆公“痛改前非”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语文二模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都。
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 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 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 矜;自夸
7.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子贡)乃仰而应(林类)曰
B.而(人)反以(之)为忧
C.(子贡)以(之)告(于)夫子
D.吾知其可与(之)言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 )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 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 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0.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语文二模参考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责怪)
7.A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是/被。D,在/此)
8.A((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
9.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
10.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身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外汇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B.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C.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D.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②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B.①每以振施为务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C.①士谦家富于财 ②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D.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补出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郡王睿举德行,(睿)称疾不就
B.(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C.为(债家)设酒食,对之燔契
D.(己)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
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士谦“轻利重义”的一组是 ( )
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②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③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④“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⑤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⑥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B.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C.李士谦对于给他人的恩惠和人们对自己的赞誉常常看得很淡,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D.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时甚至有百姓愿代其而亡,大家自发地为李士谦树碑来纪念他。
北京市宣武区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6.A。[B项中的“致谢”,今义为“表达感谢”,文中义为“表达歉意”。C项中的“贫乏”,今义为“贫瘠的、匮乏的”,形容词;文中义为“贫困的人”,名词。D项中的“终于”,今义为“到底”,副词;文中义为“死在……”,“终”“于”是两个词。]
7.D。[A项中前“之”为助词,取独;后“之”为助词,提宾标志。B项中前“以”为介词,“把”;后“以”为连词,“用来”。C项中前“于”为介词,“在……方面”;后“于”为连词,“比”。D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表顺承的连词,“就”。]
8.C。[A项:(士谦)称疾不就。B项:(士谦)望见盗刘其禾黍者,默而避之。D项:(所谓阴德者)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
9.C。[①句表明“孝”;②句表现尊崇古礼,道德高尚;⑥句表现不慕虚名。③④⑤三句均为人物如何面对利益和道义的。]
10.B.[“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有误,原文“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和“有兄弟分财不均”之间无因果关系。]
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一10题。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日:“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日:“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展开余下试题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抎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庐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战国策•齐策》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闻之过 过:错误。
B.天子受籍 受籍:授位或赐给封地。
C.立为大伯 大伯:即“太伯”,霸主。
D.惟恐失抎之 抎:通“陨”,坠落。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B.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 我欲因之梦吴越。
C.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毂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吾祖死于是。
8.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
理解:我快步走进去拜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快步出来迎接我则是礼贤下士。
B.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理解:宣王听后,气得脸色大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C.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人。
理解:于是宣王快步走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去。
D.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
理解: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让自己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
9.下列全都能表现齐宣王有得到人才愿望的一项是 ( )
①先生徐之,寡人请从。 ②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
③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 ④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抎之。
⑤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⑥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A.②⑤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主人公王斗具有“直言正谏”的可贵品格,这从“斗趋见王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来。
B.王斗列举先王桓公的事迹,并拿桓公与宣王作比较,直接指责宣王不礼贤下士的缺点,使宣王勃然大怒。
C.齐王虽然有得到人才来治理国家的良好愿望,但因缺乏善于发现人才的眼光,致使齐国贤才未及早得到重用。
D.王斗敢触龙颜,斗胆劝谏,可钦可佩;而齐宣王面对不留情面的揭短,则表现出应有的开明,这样的君王值得称赞。
北京市丰台区2009届高三语文统一练习(二)参考答案
二、(15分,每小题3分)
6.D(意为“失去,丧失”)
7.C(A,而:前者是连词,不译;后者表递进,并且,而且。B因:前者是关联副词,于是,就;后者是介词,根据,按照。C之:均用于主谓之间,表停顿,取消所在句子的独立性;D于是:前者是连词,不译;后者是介宾短语,在这差事上。)
8.B(“说”通“悦”;“不悦”,不高兴之意,并非“说不出话”)。
9.A(②,齐宣王能降低身份主动迎接王斗,这种行为直接表现了他得到人才的愿望。⑤,在齐宣王看来,眼下齐国没有可用人才,如果有的话,他会重用的。这从侧面表明他有得到人才的愿望。⑥,直接表现了齐宣王得到人才的意愿。)
10.B(“气得脸色大变”,是这之前的事)。
北京市崇文区届高三二模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语文试题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衰而怜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肯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土。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早失怙恃 父母的代称 B.自此深自悔咎 遭殃
C.而已陷于刑辟 刑法、刑律 D.惟宽其狂妄 宽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 都相同的一组是 ( )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理解:苏轼自以为拥有天地宽容的恩德,不知道敬畏,更不知道抑制自己。
B.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理解:虽然当年干了太多糊涂事,终有所觉悟,想在晚年时有所报效。
C.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理解: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充分理由来证明。
D.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理解:汉朝的法律因此免了淳于公
标签:北师大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09北京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