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242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2]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08-0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⒈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波澜(lán) 偌大(ruò) 叩门 (kòu ) 慷慨激昂 (kài )
B. 筵席(yàn) 讹传(é ) 孽障(niè ) 兴致勃勃(xìng)
C. 缄默(jiān) 走舸(ɡě) 懒惰(duò ) 弑君篡位(shì)
D. 濒临(bīn) 奚落(xī) 酗酒(xùn) 掎角之势(jǐ)
⒉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
B.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
C.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
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对戏曲音像的一些收藏。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充满粉尘气息的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它们是我心中的财富。
⒊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C.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⒋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高.考资.源网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景公召而数之曰
D.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以五百岁为春
⒍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浏览完整试题
⒎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会盟而谋弱秦
A. 树之以桑 B. 天下云集响应
C.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二、本大题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庭芝初至扬时,扬新遭火,庐舍尽毁。州赖盐为利,而亭户多亡去,公私萧然。庭芝悉贷民负逋,假钱使为屋,屋成又免其假钱,凡一岁,官民居皆具。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以省车运。兼浚他运河,放亭户负盐二百余万。亭民无车运之劳,又得免所负,逃者皆来归,盐利大兴。始,平山堂瞰扬城,大元兵至,则构望楼其上,张车弩以射城中。庭芝乃筑大城包之,城中募汴南流民二万人以实之,有诏命为武锐军。又大修学,为诗书、俎豆①,与士行习射礼②。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扬民德之如父母。刘榘自淮南入朝,帝问淮事,榘对曰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今边尘不惊百度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
(选自《宋史•李庭芝传》)
【注】①俎豆:古代礼器。祭祀时用以盛牛羊等祭品。②射礼:古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分四种,此处指乡射。
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庭芝悉贷民负逋 悉:获知 B.而亭户多亡去 亡:逃亡
C.官民居皆具 居:房屋 D.屋成又免其假钱 假:借
⒐断句和翻译。(8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榘对曰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今边尘不惊百度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①郡中有水旱,即命发廪,不足则以私财振之。(3分)
②扬民德之如父母。(2分)
⒑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⑴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3分)
答:
⑵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2分)
答:
⒒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每空0.5分)
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荀子•劝学》)
⑵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⑶ ,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⑷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李商隐《锦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2分)
流行歌曲的遗憾
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往往有着太多的遗憾。
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弯月,小桥,小船,阿娇,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时,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前面调动起来的那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那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
再比如《涛声依旧》,歌词里用了不少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还用了一些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句像匆匆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下来,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句像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好像江郎才尽。
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⒓下列对文中“遗憾”的理解,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流行歌曲的情感不能一以贯之,中间存在着脱节和跳跃的毛病。
B.指歌词本身笨拙做作,故弄玄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创作倾向。
C.指歌曲文字玩花拳绣腿,缺少风骨,往往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晰。
D.指流行歌曲本身的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⒔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遗憾”这一论题,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分析《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指出其主旨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处境尴尬。
C.《涛声依旧》讲求艺术技巧,特别是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让歌词显得典雅而意蕴丰富,但仍有笨拙做作的瑕疵。
D.“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作者用比喻的说法表明了产生“遗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字功夫不到家,歌词本身往往是病句。
⒕文章认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两句写得确实不错,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3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
⒖如何避免流行歌曲的“遗憾”,作者的具体看法是什么?(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2分)
迷 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
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后来我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说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⒗小说为什么以“迷路”为题?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
答:
⒘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⒙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全文举例(不少于两个例)分析。(5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3分)
⒚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流畅自如的水和宁静自守的山因为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而分别被看成智者和仁者的象征。
⑴
⑵
⑶
六、作文。(40分)
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⒉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随着岁月更递、时光流逝才逐渐变得有价值起来的。譬如古董,没有岁月的积淀便没有它的价值,年代愈悠久便愈值钱!
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人认为生活不能够等待,否则错失良机,到头来两手空空;有人认为必须等待,不懂等待的人品尝不到果实熟透的甘甜。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以“等待”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008-2009年度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⒈C(A“慨”kăi ;B.“筵”yán;D.“酗”xù)
⒉C(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⒊D(A“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前分别加“是否”;B成分残缺。“满足”后应加“需要”,“营造”后应加“氛围”。;C“两个”有歧义,可改为“两名工人的合理化建议”或“工人的两个合理化建议”。)
⒋C
⒌B(B项前作介词,解作“凭借”,后作连词,表目的,解作“来”;A项均作介词,解作“比”;C项均作连词,表顺承;D项均作动词,解作“作为”。)
⒍D(A判断句;B主谓倒置;C定语后置;D宾语前置。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⒎D(A“树”种植,名作动;B“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名作状;C“小弱”变小,变弱,名作动;D利,使……受利,例句“弱”使……弱,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⒏A(全部)
⒐⑴榘对曰:“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之。今边尘不惊,百度具举,皆陛下委任得人之效也。”(每错一处扣0.5分)
⑵①郡中遇上水涝、旱灾时,就下命开仓,不够时就拿出个人的财产救济百姓。(发:打开,振:救济,各1分。句意1分)
②扬州的百姓非常感激他,把他视如自己的父母。(德:感激,1分。句意1分)
⒑⑴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能抓住新出、竹影阴凉、洁净、清香即可,答到3点可得满分)
⑵诗人希望不要去砍伐、修剪竹子,相信竹子会高入云霄,(诗句解释1分)借此表达了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的寓意。(或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或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1分)
⒒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⑵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⒓D(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说,D项符合要求,其它三项都不全面)
⒔AC(B项,“主旨是多元的”错;D项,“遗憾”的根本原因分析不正确;)
⒕①借用“旧船票”“客船”的名词意象,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一直珍藏的那份感情仿佛一张旧船票,拿出这张旧船票却一直犹豫徘徊,不知是否能越过这时间的间隔重温往日的情怀。(分析2分)②借助动词“重复”将“过去的故事”的含义拓展,既是对往日爱情的追忆,也是人皆有之的怀旧情感的流露。(分析1分。如分析“登上”合理亦可)。(从动词、意象两个角度切人,分析符合文意即可得3分)
展开余下试题
⒖要避免流行歌曲的“遗憾”,必须练好内功,不耍花拳绣腿:(1)情感连贯流畅、丰富多样,适应心灵世界的需求。(2)歌词含蓄自然,不做歌曲的附庸。(只答“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技艺”给1分,只答“练好内功”给2分,只答(1)(2)两点可以给满分)
⒗题目“迷路”有双重意义。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1分)结果是“我”迷失了回家的路;(1分)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1分)
⒘“我”迷路的原因,蕴含着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2分)这句话既照应了开头,使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能唤起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性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2分)
⒙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我”骗了问路的老人后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与后来“我”迷了路“嘤嘤地哭”形成了对比;老人向“我”问路,“我”骗了老人与“我”迷了路,大人带我回家形成了对比。……这些对比鲜明,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每举一个例,分析恰当给2分)(如果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⒚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对应物(1分),因此流畅自如的水被看成智者的象征(1分),宁静自守的山被看成仁者的象征(1分)
【参考译文】
李庭芝初到扬州时,扬州刚遭受了一场火灾,房屋全被烧毁。扬州在经济上主要依赖盐业盈利,但这时盐户大多已背井离乡,公私的生意都很萧条。李庭芝就把盐户所欠之税全部宽免了,并借钱让他们重新修房盖屋,屋建成后不再收回借款。一年之内,官民的居房全部安置妥善。李庭芝又下令挖河四十里接通金沙余庆盐场,来节省车辆运输,同时兼顾疏通其他运河,发动盐户运盐二百余万斤。盐民没有了车辆运输的劳累,又得到免收盐税的好处,出走的人全都回来了,盐利又重新兴旺。以前,从平山堂上可以俯视扬州城,元兵到时,就在上面构筑望楼,用机括往城中连连射箭。李庭芝就建筑大城来围起它,在城内招募汴南的流民二万人来充实军队防守它,皇帝下诏将其任命为武锐军。李庭芝又大力提倡办学,读诗书、兴礼仪,与士人举行射礼。郡中遇上水涝、旱灾时,就下命开仓,不够时就拿出个人的财产救济百姓。扬州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视如自己的父母。刘榘从淮南回朝廷,皇帝问他淮南的情况,刘榘禀告说:“李庭芝老成谨重,军民安居乐业。现在边境战事平息,各行各业都振兴发展,这全是陛下用人得当的成效啊。” (218.76.216.133)
上一篇:
安徽师大附中09-10学年高一语文新生摸底考试
下一篇: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广东省梅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